第41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楚名棠清醒过来,神如常走下马车。这种喜怒形于的小人他才懒得去理会。

楚名棠随着汤受望穿过几扇门,来到朝堂之前。不少人已经到了,见汤受望走来,纷纷行礼。看到走在汤受望身后的楚名棠,虽大都不识,但楚名棠所着官服却是人人认得的,众官都脸一变。

汤受望带着楚名棠走到众官最前列,道:“请太尉大人在此等候,下官归列了。”楚名棠微笑道:“汤大人请自便。”楚氏一族的官员纷纷前来拜见,态度恭敬,这些人原本昨就想上楚府晋见,可楚天放传下话来,为避人口舌,太尉大人要等见过皇上后才接见楚氏官员,众人才各自回府。

楚名棠微笑着与众人寒喧,虽然大都未曾谋面,但也闻名已久。楚名棠知道自已虽已登上宗主之位,但毕竟基尚浅,想要让这些人完全心服,还需假以时,因此举止之间不敢有丝毫怠慢。

“哟,这不是名棠么。”楚名棠一回头,只见相国方令信笑地看着自己。当年楚名棠在京任吏部侍郎时,方令信曾任吏部尚书两年多,当时楚名棠深受皇上宠信,方令信对他也相当客气,两人之间关系还算过得去。

楚名棠身边官员纷纷闪开,这几年楚家和方家虽不能说水火不容,但也泾渭分明,这些表面功夫双方都懒得去做。

楚名棠施礼道:“参见相国大人。”方令信拉着楚名棠笑道:“名棠是何时到京城的,也不告知老夫一声,老夫好为你接风啊。”楚名礼部申报。”赵明帝道:“哦,是这样啊。只是楚卿久住逍遥府恐怕不大方便吧,要不要朕让礼部为楚卿另寻一住处?”楚名棠有些犹豫,知道如果拒绝的话等于和皇上彻底决裂了。可想想自己还能退吗,只好低头说道:“皇上不必为臣费心了,臣在逍遥侯府住得很好。”赵明帝大怒。昨天得知楚名棠进京后便住到了楚府,他对楚名棠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告破灭,在书房破口大骂,把方令信和郭怀吓得噤若寒蝉。今见了楚名棠,他出言试探,不想仍为楚名棠拒绝。

赵明帝抚着口,强抑怒气道:“那朕倒省心了,退下吧。”楚名棠退回原位,心中也有几分愧疚之情。毕竟如果不是皇上当年大力提拔,他也不会当上平原郡太守这一职,也就不可能入主楚府;但赵明帝让他对付楚氏一族,他是绝对不愿意的,这样一来他将被天下楚氏族人所不齿。赵明帝出生帝王之家,本不明白世家子弟对家族的情,对所有楚先行的后人来说,上京楚府是他们的,楚名棠绝不想做随波漂的无浮萍。

赵明帝了几下,道:“还有什么要上奏吗?”方令信出列道:“启奏皇上,京城附近几位知县来报,近来京城附近不甚太平,盗贼四起,恳请皇上派兵相助。”赵明帝道:“这些小事也来烦朕,军统领赵无尚,命你派兵到京城各县协助剿匪。”一个身着武将服的官员出列道:“启奏皇上,京城军平可动用兵力不过二万人,且部分还需作为机动,若还调兵到各县剿匪,恐怕力所不及。”方令信道:“可京城附近治安也不容忽视,赵统领还是勉为其难,想法派些人去吧。”郭怀突然看了楚名棠一眼,出列道:“皇上,近年来京城及附近各县人益增多,仅凭五万军维护治安实在是捉襟见肘,臣恳请皇上另行调一万大军到京城外驻扎,现有五万军护卫皇和京城,新调一万人可命名为城防军,负责京城附近地区的治安。”赵明帝点点头道:“郭卿言之有理。”汤受望出列道:“郭大人,那这城防军领军授何官职,又为几品?”方令信道:“赵统领为二品将军,那城防军领军就为三品吧,受赵统领管辖。”楚名棠见皇上和这几人一弹一唱,显然是事前商议好的,仔细一想,顿时浑身冷汗。

楚名棠看了看,几个楚氏一族的官员也面焦急之,向他暗中示意,楚名棠心中不由得暗暗叫苦,难道上任第一天就要和皇上针锋相对吗?

可这城防军一旦建起来,就如同一把利剑高悬在楚氏一族的头顶上。楚名棠年轻时也在京中多年,知道卫军原本是从各大军营中挑选而来的最勇猛之士,可是经过数百年已大不如前,如今的卫军军官大都由世家子弟组成,在楚名棠看来,其战斗力还远不如南线大营,而且卫军中楚氏族人也有不少。但再建一支城防军就难说了,极有可能调一支锐部队过来,那楚家可就受制于人了。

楚名棠突然上前一步道:“皇上,臣有事启奏。”赵明帝看了看他,没好气地道:“楚卿请讲。”楚名棠从袖中拿出一奏折,道:“臣在南线大营时,倚我大赵鸿运、托皇上之福,击溃南齐水师十万官兵,俘敌六万余人。南齐朝廷慑皇上天威,派使臣前来议和,已赔偿我朝黄金万两、珍宝古玩无数,并献给皇上南齐歌一百名。微臣已将此全部带至京城,并一一登记清楚,请皇上过目。”一旁的太监将奏折从楚名棠手中接了过去,呈于龙案之上。赵明帝看了看,不出一丝笑容。赵明帝自登基以来从未动过兵戈之事,此战取得如此大胜,可以说是大壮国威。

堂下众臣也纷纷向皇上道贺,只有方令信隐隐觉得楚名棠此举肯定别有用意。

赵明帝笑道:“南线大营此战取得如此大捷,楚卿功不可没,朕赏你黄金两千两,南齐歌二十人。”楚名棠躬身道:“谢皇上。臣还有一事启奏。”

“说吧。”

“南线大线代统领王明远托臣启奏皇上,如今南齐水师丧失殆尽,江边防务如同虚设,是否可以乘胜追击。臣敢为王明远担保,若南线大营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即使不能灭掉南齐,也可迫南齐向我大赵称臣,年年进贡、岁岁来朝。请皇上谕示。”赵明帝有些犹豫,南线大营战功已经如此显赫,再打下去自己都不知怎么封赏了,难道还要把楚名棠的内弟王明远再调到朝中来,那楚王两家势力岂不又大增?

方令信出列道:“楚大人此言差矣,我朝既已收下南齐所赔财物,又岂能失信于南齐,再度举兵南下。”楚名棠道:“古人云,兵不厌诈。何况臣与王明远并未与南齐签订合约,一切请皇上谕示。”赵明帝想了想道:“依朕看来方卿说的甚是,此战就到此为止吧。”楚名棠低头道:“微臣遵旨,不过臣有一事不明,想请郭尚书指教。”赵明帝一愣,道:“讲。”楚名棠转身向郭怀道:“郭大人,本相想以前南线大营统领的身份请教一事。”郭怀脸愕然,拱手道:“太尉大人请说。”

“请问郭大人,南线大营战事已结束多久了?”郭怀道:“已有一月。”

“南线大营此次与南齐水师作战,歼敌十万,俘敌六万,郭大人认为此战果如何?”郭怀点了点头:“战果辉煌,可以说是自太祖以来我朝对南齐最大的一次胜仗。”楚名棠肃然道:“那直至昨,兵部对南线大营将士的嘉奖为何仍未到?如此拖延,难道不怕寒了将士的心吗?”郭怀默然,偷偷看了一眼赵明帝,对南线大营的奖赏折子他早已呈送皇上处,可皇上一直将它置之高阁,自己又能如何。

楚名棠继续说道:“南线大营此次战事其战功最为显赫的是郭大人调拨给南线大营的一万黑骑军将士,这一万将士勇猛无比,特别是楚洛水将军,率领黑骑军克服北疆军不习水战的弱点,连夜渡江直捣南齐水师大营,指挥黑骑军和骁骑军两万人全歼南齐水师九万余人,俘敌近五万,这样的战功,兵部至今仍不闻不问,请问究竟是何……居心?”郭怀尴尬无比,当初他只为西、南两线战事考虑,给楚名棠拨了一万黑骑军,并特意由楚氏族人楚洛水领军,为此他已被赵明帝训斥多次,没想到如今楚名棠也会因此发难。

赵明帝咳嗽一声,道:“楚卿不必着急,郭卿前已将请功折子已经送给朕,朕阅过后即便发至南线大营。”楚名棠转身身赵明帝拜道:“臣谢过皇上。皇上,依朝廷例律,楚洛水将军如此战功,是否应该越级提升?”赵明帝想了想,无奈道:“正是。”楚名棠道:“楚洛水将军现今是五品偏将,按朝廷律法,应封为三品副统领一职。”方令信立刻出列反对道:“皇上不可。”楚名棠斜眼看了看方令信,道:“西线大营方统领闭城不出,未打一仗,前去增援的北疆大营五万将士人人都有封赏,难道相国大人觉得楚将军反不应提升吗?”方令信登时语,心中暗骂郭怀当多此一举,否则哪来今此事,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楚洛水提升为副统领,迟疑了一下道:“楚大人说的是,楚洛水将军是应提升,可是北疆大营已有两位副统领,实在不宜再行增加了。”楚名棠道:“那好,南线大营还缺一位副统领,楚洛水正好可以接任。可楚将军是北疆大营的将领,按朝廷律法,三大营间将领互调可自带亲兵,楚洛水升任副统领,可带一万人,那这一万黑骑军就留在南线大营吧。”赵明帝立刻摇头道:“不可,南线大营刚刚击溃南齐水师,南齐暂时无力对我朝有何威胁,这一万黑骑军乃是我赵国最锐的骑兵,不宜留在南线大营。”北缰大营一共才五万黑骑军,这一万给了南线大营,岂不是如虎添翼。何况楚洛水勇猛过人,南线大营二十万大军如果由他来调教,后果可想而知。

楚名棠微微一笑:“皇上说的是。楚洛水越级晋升皇上已准奏,北疆副统领编制已,也不宜留在南线大营,臣觉得那有个地方可以安置。”赵明帝不问道:“是哪里?”方令信心中打鼓,不会是西线大营吧。西线大营已经有了个副统领王明声,是王烈的亲侄儿,如果楚洛水再领着一万如狼似虎的黑骑军过去,自己堂弟非给架空了不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