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0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炎都市區離山村不是很遠,有半個小時就到了的樣子,不過中間還要去上香,也就耽誤了時間。
觀音院寺院不大,挨在這座城市的一角,在炎都山半山,不過香火倒是很旺盛,來這裏求子求平安求前程的人不少,雖然不是旅遊景點,但名氣卻一點不小。
寬敞的crv內舒適平穩,“梁衡臣”坐在後面陪着孫女林玉妍,小傢伙隨着車子的行駛犯糊來的真快,到了寺廟時,不用人擔心,她自己就昏昏的倒在二門子裏了,鎖好車之後,“梁衡臣”看了看車後排的孫女説道:“這樣好嗎?要不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把孩子留在車中,我真不放心。”看着“公公”一臉不太配合的模樣又憂心忡忡的
着手,林徽音笑了笑説道:“都來了,咱們上完香就走,也不耽誤,沒事,走吧!”説完林徽音拉着“老人”的手朝着寺廟走去。
那素包身裙很是合體,把一個緊妙年華彰顯的凹凸有致。噠噠噠的高跟清脆聲從腳下傳來,走了不遠就到了寺廟,門外有一些尼姑走動,更多的是類似上香的遊客還有地攤擺設的生意。
穿過外院,一條二十多米長的青磚石板路,整齊而筆直,路的兩旁栽種着矮松裝飾,已經可以看到寺院的規模。
兩旁內側的僧房齋室,院落裏種着的銀杏和菩提樹,枝杈繁密的往着來客,散發着聖潔,仿若在庇佑着普度眾生。
第四百五十六章、觀音院請歡喜佛琉璃瓦鋪就的大殿莊嚴肅穆,殿前同樣擺放着一個巨大的香爐,手臂細的香燭
在爐中濃郁着散發着繚繞。
一個身穿運動短褲披着外衫腳踏旅遊鞋的“中年男子”和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婦就這樣的穿過左門走進殿中,請了香之後,林徽音心中默唸着:“信者還願,求家人平安求孩子健康求老人幸福!”然後鄭重的把香進爐中。
付了香油錢之後,林徽音問着:“爸你不上香?”
“梁衡臣”也不多解釋,直直的説道:“不了不了,心意有了就夠了,走吧!”老人想着車中的孩子,催促着兒媳婦儘快回去。
走出右門,出了寺廟。一個尼姑模樣的在不遠處擺着地攤正在兜售,上香之前就看到了,“梁衡臣”沒理會,“咱們看看,好玩的。”林徽音拉着“公公”的胳膊説道。
“這個就不要看了吧,孩子還在車裏呢!”
“梁衡臣”想到孩子還在車中有些焦急。
“隨便看看吧,耽誤不了幾分鐘。”玩心一起,林徽音輕輕拉着“公公”的手臂,向那邊走去。
“都看看,都看看,都是正宗的,求個平安,請一尊回家!”那個尼姑模樣的在吆喝着,有左近的人家隨便轉轉的、有外省來的求子拜佛的、學生模樣的青年男女以及類似林徽音這種情況,圍觀的人不少,買賣也在進行着。
“一看就是假的,哄人玩的,你看看,還不是石膏做的,再説,擺這個也是有講究的,不是隨便請的,有誰從他這請的,分明就是個騙子。”
“梁衡臣”衝着林徽音低聲説着。
“看看,當玩玩唄,哄小孩也不錯啊!”林徽音看着滿地的神佛。
這種本的隨意還有自身散發出的異
氣息,很快就被那個尼姑捕捉到:“喂,女施主,你也請一個吧,求平安求福報求子,對,你拿的那個就很好。”尼姑不遺餘力的吆喝着,中氣十足的樣子,顯然她在這裏工作不是一天兩天了。
“公公”耳邊的勸説,還有尼姑的攛掇,林徽音擺着手裏的佛像,這個太大了,拿起來看了看又放下,然後看看別的,她被眼前琳琅滿目的物品
的眼花繚亂,自己對這些物事又不摸頭,自然而然的心理也就沒有了主意。
“剛才那個很不錯的,很多人都請了回去,你要是嫌大,這個小一些你看看。”尼姑隨手從身後的包裏拿出一個遞了過去,手掌大小的一尊小佛像,和剛才那個的樣子差不多。
“這個的價錢多少?”林徽音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詢問價格了。
“你給50吧!”尼姑不客氣的説着,臉上還顯出價格合理的樣子。
“別理她,咱們走吧,就是這裏的騙子,你看她拿的這個是什麼?前些子來的時候,她就吆喝着要我買,我都沒理她。”
“梁衡臣”低低的在林徽音耳邊説道。
看到美女身邊一個“中年人”嘀嘀咕咕的,尼姑繼續勸道:“求了平安,錢財乃身外之物……”不待她説完,林徽音就笑了:“呵呵,推銷了半天,如果我不請一尊回去,都對不起你這半天的口舌了,好吧,我就來這個了!”林徽音拿起這個巴掌大小的佛像,也沒再多看一眼。
那個尼姑開心的接過了林徽音的錢繼續吆喝:“那邊的佛菩薩你要的話給80,對,就是你手裏的那個”這樣的一個生意人,那簡直就是做完一票是一票,易完成,誰還有閒心跟你解釋個一二。
“你啊,她説什麼就是什麼,真是的,你也不看看?!”
“梁衡臣”掃了一眼那尊佛像説道,林徽音不解的看了看,也是一呆,開始還以為是送子觀音之類的,這回細看,發現了蹊蹺,那端坐着的不是觀音,好像是個男,而他懷中抱着的嬌小人兒也不是孩子,而是個女人,女人還是赤
的,更為誇張的是,他們下面竟然是
媾的姿態,看到這裏,林徽音的臉瞬間就紅了,如鹿撞般的起伏着
脯,路人對於這漂亮的年輕少婦的臉蛋為什麼紅,不知道作何設想,也許是夏
的炎熱?那就不知道了。
拿着也不好,丟了也不好,當着外人的面,又不好直接過問“公公”這個到底是什麼,林徽音只好捏在手中,本來打算是給孩子玩的,也沒有細琢磨,買到手中才知道自已有些唐突,心事重重的她來到座駕旁,看到女兒玉妍仍在睡,急忙打開車門透了透氣,稍事調整一下心情之後,便發動了車子,朝鄉下的老家駛去。
沿途的楊樹枝葉茂盛,透過頂部的窗縫,一絲温風拂進,這個時候,氣温還不算太高,車內也不悶熱,沒一會兒就到了村口。
一座平板小石橋展在眼前,那種灰白的橋面,風吹雨打經年累積的坑坑點點,橋下翠綠
的水面上漂散着浮萍,幾隻鴨子在水面上撲騰着捕捉着魚兒裹腹。
村邊稀稀拉拉的有幾個人,隨便的站着的、推着自行車的、小孩子玩耍的,也來不及和他們打招呼,車子就駛進了村子。
村子如今已經修建了公路,早些年的泥土道已不復存在,集體建設的新區排房那青磚碧瓦高門大院,看起來還是很氣派的,順着彎扭的村路,車子繼續朝老家行駛。
這個村子在左近村落中比較大,過了新區,後面是老區,老區的房子稍微有些破舊,一些七八十年代的老房還佇立在那裏,幾十年中,也破爛的不像樣子,青藍大尺寸的磚砌蓋的,有土牆圍着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