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26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喜得一子一女,卻原來是產女的這位側妃娘娘更得豫王殿下看重啊?”

“不應該,豫王殿下後院子嗣不豐,盼了這麼多年才盼到如今的庶長子出世,於情於理,那位小庶皇孫也該更得看重才對。”

“難道是小庶皇孫的生母不得豫王殿下喜愛?”

“哎,你們還不知道啊?就豫王殿下身邊那位徐側妃,可不就是先前被滿門抄斬放後唯一活下來的幼子嗎?想當初豫王殿下可是求了陛下許久,用多少恩典才換這位為側妃娘娘洗刷了罪籍,莫不是他早早入了豫王殿下的後院,再不能被升做正室,恐怕如今的豫王府裏早便是他的天下了……”

“你的意思是,這位側妃是豫王殿下的真愛?”

“嗨,不可説,不可説。”這羣人看似是小聲説道,但豫王會武,耳力卻比普通人好了不少。他將這些言語聽進耳朵,再看着那些朝臣又或是勳貴臉上出那種男人之間都會懂得的笑容,只覺得對方看自己的眼神都變得不對起來。

彷彿他已然成為一個為了美而寵妾滅的荒唐王爺一般!

豫王面上的笑容再掛不住,他藉着酒盞低下頭,掩去面上的一片黑沉。

偏偏徐側妃沒受到豫王此時心緒不佳,尚存着出頭之意,想趁着這時候也與豫王親密互動一番,好讓眾人更能明白自己在豫王府的地位,卻是可以與小豫王妃平起平坐的。

小豫王妃表面端莊,但暗中卻只冷眼看着,不阻攔,不嫉妒,儼然是個盛京優秀大婦表率的模樣。

徐側妃以為自己抓住了機會,用慣常與豫王撒嬌的手段去拉豫王的衣袖,只等男人回頭,兩人自有一番恩愛之言。

可誰知想象與現實總有意想不到的偏差,他的手拉在豫王的袖口,尚未用力的功夫,便被豫王一把掃開,又因着他本就打算依到對方身上而偏了重心,竟是一下倒了下去。

“啊!”徐側妃驚叫一聲,惹來全殿的注目。

他赤紅了臉,又一下子轉為青白,臉上紅白替間盡是被人看足了熱鬧。

豫王更是嫌他丟人,恨聲道:“還不快些起來!”又看到右手邊處處端莊的正室,又不説了一句,“上不得枱面的東西!”徐側妃聞言一呆,素來對自己温言軟語的豫王還從未對自己説過這樣的重話,且還是在羣臣勳貴們的目光之下,一時受了刺,徐側妃反應不過來,還是小豫王妃喚了被嚇得戰戰兢兢的宮人説:“還不快扶你們側妃起來。”能來壽宴的都是人,看是豫王與身邊側妃起了不睦,多看幾眼之後便又裝作不知地聊起了其它。

上首嬪妃處,榮妃得知此事,狠狠罵了徐側妃幾句,直言這小蹄子除了生孩子倒是一點本事也無,一時對他再無好,並叫人傳話説,後進宮請安,徐側妃便不必來了。

一干瑣事到底也只是太后壽誕的曲,白果滿臉佩服地看着自家殿下兵不刃血就解決了來自豫王的挑釁,並且叫豫王府丟了個大大的人,不心底一邊憐愛小豫王妃,默唸“對不起,得罪了”的同時,又覺得好生快。

“這麼興奮?”謝臨笑着看他。

白果撥鼓似地點頭,頭頂上的緻的小玉冠都被晃出了重影。

真是可愛極了。

第121章小小一陣風波過後,大殿之上看似又歸於平靜,趙太后這位壽星尚未現身,眾人也只得坐在位置上耐心等待。

而東宮一脈此時出現在眾人面前,便顯得有些姍姍來遲了。

消息靈通的眾人早已得知殿試上發生的事,他們對太子殿下多有同情,但官場老狐狸多是冷漠狡詐之人,只當時作壁上觀,冷眼瞧着東宮此番要如何翻身。……太后壽誕,自然説太后娘娘才是今的第一主角。

趙太后年事已高,身體早已大不如前,有這回整壽做宴,卻還不知道能不能熬到下一個整壽。晉元帝雖人到中年有了許多帝王常有的疑心與猜忌,但對於趙太后,他的孝心卻仍算的上是純粹。

與盛裝出席壽宴的趙太后一同現身,晉元帝親自將太后捧上鳳椅,並將提前準備了許久的壽辰禮展示在了眾人面前。

皇帝的壽辰禮是一副御筆親撰的孝經,大大的“孝”正居牌匾中央,密密麻麻的小字更是井然有序地佈滿紙張。不提皇帝御筆有多值錢,但看趙太后動到無以加復的模樣,卻是叫在大殿的眾人齊齊高呼“太后娘娘千歲,萬壽萬福”。

場面一時盛大而蔚為壯觀。

皇帝得意洋洋地顯白完自己準備好的壽辰禮之後,便到了各位皇子宮妃。宮妃們的壽辰禮多是刺繡一類,也有幾位妃子撰寫了孝經,卻也在晉元帝的對比之下顯得有些平庸且無光。而後續幾位皇子王爺的壽辰禮,卻是五花八門,從金銀玉器到各種能惹老人家好奇地小玩意兒,倒是叫趙太后樂呵呵地合不攏嘴,連連誇讚孫兒們有心。

東宮的壽辰禮夾在其中也是不功不過,倒是叫存心看戲,想要見識一下帝王家父子不合的眾人十分失望。

大抵是沒人樂意在這時候惹得趙太后亦或是帝王不悦,壽誕進行的十分順利,待大臣們也展示完壽辰禮,晉元帝便一聲令下起了宮宴,樂師吹吹打打,舞姬於大廳中翩翩起舞,大殿上朝臣時而與上座的帝王對盞,變着花地去吹趙太后跟皇帝的彩虹

“朕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