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崔正源的計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且他的為人也確實很積極,沒有在乎自己的身份,主動給崔正源介紹起了其他陪同的人。

“來來來。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就是我們央視的當家人,趙h勇台長。”王w章拉過一個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男子。報出了對方的身份。

崔正源一愣,沒有想到中國方面到場的居然都是兵強將啊。

不過旋即他的心裏就升起濃濃的喜悦。因為對方派出的人越重要,説明對方對這次的合作就越重視。

心裏一邊轉着念頭,他一邊向趙h勇問候。

“這些年來,央視在趙台長的英明領導下,進步非凡,鄙人可是傾慕已久啊。”趙h勇和王w章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笑起來的聲音很朗。

“哈哈哈,不敢當,我曾經和貴台的李浩宇社長有過一面之緣。和李社長的年輕有為相比起來,我們都算是過時了。”

“哎,話不能這麼説。趙台長幾十年來一心撲在廣播事業上,論起工作經驗來,都夠我們這些後輩學習一輩子的了。上次李社長還和我慨過,説趙台長不愧是廣播人的楷模。嚴謹的作風,求實的態度,難怪央視能夠越做越強,獨領啊。”對於這位在央視台長任上時間最長的一位,崔正源倒也不是説客套話。

王w章介紹了趙h勇之後,其他人就不再介紹了。看樣子其他人的身份還不到讓他出面的程度。

回過頭來面對崔正源,這位大部長笑道:“既然來到這裏了,崔常務,活動一下如何?”此時雖然還是臘月,但是粵省地處中國南方,氣温相當的舒適。所以崔正源下西裝外套,扔給鄭星懷,然後從球童手裏接過球杆。顯得興致地道:“好啊,整天忙於公事,今就偷得浮生半閒。”球童很有眼力價,快速地把球擺放在了位置上。

崔正源當仁不讓,走過來擺出十分專業的架勢,向着遠處瞄了瞄,就奮力揮動了球杆。

只是和剛才的王w章比起來,他的落點更加離譜。顯然,這一下較量,高下立判。

王w章雖然技術不怎麼樣,但是對輸贏去給在乎。此時見崔正源輸給了自己,立馬開懷起來。

“哈哈,看來崔常務也是醉心工作的人。可敬可佩啊。”崔正源之後,趙h勇也加入了戰團。只是他的成績也不如王w章,和崔正源伯仲之間。

“走吧,咱們邊打邊聊。”王w章微微一笑,信步走去。

他當然看的出來。崔正源和趙h勇是在刻意讓着他。不過社會現實如此,也沒有必要刻意深究。

三人走走打打,漫步在綠草如茵的球場上,沐浴着温暖和煦的陽光,倒也輕鬆愜意。

最開始的話題天南海北,大家聊的也算是很入港。

等打到了一半的時候。趙h勇眼見時機差不都了。清咳一聲,開始引入正題。

“崔常務提出的合作方案,我們台裏十分。彙報到中央那裏,各位領導也相當重視,指示下來。希望我們雙方能夠拿出最大的誠意,一起做成跨國文化合作的典範來。”崔正源點點頭,對這一點早有準備。

像這樣的合作,看似只不過是兩家電視台之間的事情。但背後的影響力,自然會受到國家領導層的關注。

“我們韓國方面這次是懷着極大的誠意,希望能夠和中國的同行們互惠互利,各取所需。所以請各位放心,我們是帶着最大的誠意裏的。真誠希望雙贏是我們共同的美好結局。”王w章點點頭,嚴肅地道:“是啊,還要多謝韓國朋友的厚愛。我們中國的文化廣播事業。起步晚,當年又受到意識形態方面的約束,和世界同行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每次看到我們的同行們取得什麼了不起的成就,我們這些人啊都是心急如焚。現在韓國同行們不辭辛苦,願意幫助我們中國的廣播文化事業進步。這就是了不起的友誼,是要被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恩情。”見這兩位實權人物都説的火熱。崔正源也決定趁熱打鐵。於是問道:“不知道中國的同行們想要就哪方面展開合作呢?”他已經準備了幾套方案,但是具體採用哪一種。還要看中國方面的意思。

但不管是哪一種,相信都可以讓中國方面滿意的。

因為崔正源知道。目前中國的電視廣播行業,在技術方面和國際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任何一個能夠收、學習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説,都是寶貴的收穫。

聽到崔正源問起。王w章和趙h勇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最後趙h勇一看不能讓領導受窘啊,所以他只好站出來道:“實在慚愧,我們在任何方面都受到了不足,恨不得在所有方面都能提高。不過我們也知道這有點痴人説夢,貪心不足了。這樣吧,在這方面崔常務是老師,不知道有什麼建議嗎?”崔正源心裏瞭然,也明白眼前兩位的心思。

看着全世界電視廣播技術的發展新月異,中國的電視人已經受到了急迫。只是因為各種歷史因素,他們在哪一個方面都不足。

想要在短短時間內頭趕上,這個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現在的情況就是,韓國方面提出了合作的計劃,就等於在他們面前把芝麻、西瓜、穀子、玉米等等全都擺上了。

他們是看着很好,那個也不錯,是哪樣也捨不得。

心裏糾結之下,不免就有些患得患失。

瞭解了他們的心境,崔正源就能對症下藥了。

抬手招過鄭星懷,拿過兩份文檔,崔正源遞了過去。

“其實兩位的心情我很理解,但萬丈高樓平地起,與其去想那些空中樓閣的事情,我覺得我們還是務實一些,從具體的細節方面去做比較好。等到時間推移,聚沙成塔,整體的質變也就會不期而至。”王w章和趙h勇均是眼前一亮,明白自己想的岔了。

是啊,基礎本來就差,偏偏還要貪多嚼不爛,到最後,肯定會撐死。與其如此,還不如像崔正源説的那樣,從一個小的方面着手,逐步收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技術。等到徹底消化之後,才能以此為基礎,學習更多更先進的東西。

那麼。現在就好好看看,崔正源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新的東西。

懷着這樣的心情,兩人分別打來了文檔。

只見兩份文件上,分別有一個醒目的大標題。

一個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有一個是《變形記》。(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