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章微小的改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相反,當執政黨想要做些什麼的時候。在野黨和其他政治勢力只會扯後腿,那麼對於這個弱小的國家來説。絕對是不幸中的更不幸。
想要做到這一點,緩和矛盾就是第一選擇。否則的話。矛盾繼續化下去,韓國自己就非得內亂不可。
為什麼會選擇在此時做這件事,那是因為時機正好。
當初李明b上任伊始,利用職權對盧武x窮追猛打,最終釀成了前任國家領導人的悲劇。
這件事讓mz黨顏面無存,怒火中燒,一心在醖釀着報復。
可以這麼説,如果這一次的大選,獲勝的不是樸槿h的話,那麼李明b的下場不會比盧武x好到哪裏去。
如果這次選舉,新gj黨失敗,mz黨上台,那麼李明z也遭遇了和盧武x同樣的下場,那麼新gj黨肯定也不會善罷甘休。
等到將來某一天他們上台後,採取的報復措施會成倍的增長。
那樣一來,仇恨會越積越多,最終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也就會變成國家的混亂。
至於民意如何,説實在的,這玩意兒能夠起到的作用真的不大。
別看總統和政黨的上台,是要靠選民一票一票投出來的。但是政治的走向如何,卻跟民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謂的天下大亂、民怨沸騰,終有英明之主登高一呼、改天換地的説法,也只是一種説辭而已。
但凡政治格局出現改變,大體都是因為新的政治勢力渴望取代舊有的政治勢力而採取的行動罷了。
至於民意,只不過是被時機恰當的新政治勢力所利用,以達到最佳效果罷了。
決定政治走向的東西,或許是生產力,或許是利益,或許是國家關係,或許是天災,但絕對不會是民意。
民意可以利用,但是卻無法主動地做出什麼來。
假如位於最高層次的政治勢力之間發生裂痕,彼此內耗不止,下面的民意如何,是本阻止不了的。
但這樣的趨勢,對於國家來説,傷害就太大了。
韓國本來就小,資源匱乏,軍事實力也遠遠沒有紙面上那麼的強大。在周圍都是強敵的情況下,自己內部在出現問題,那真的就跟找死差不多了。
前世樸槿h上台之後,韓國政府在屢次的重大事件中都表現的很拙劣。比如歲月號。還有mers的入侵。
尤其是mers的防治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更加證明了政治勢力之間的矛盾,已經化到了何種程度。
否則的話,也不會發生地方政府悍然拒絕中央政府遣送過來的隔離病人的情況了。
但凡對政治一點的人,都能知道。發生地方明目長大對抗中央的事件,背後意味着什麼。
正是因為對後政局的走向有一定的預見
,所以崔正源才選擇了在沈夏均事件當中進行妥協。
他就是要利用手中掌握的證據,來緩和新gj黨與在野黨之間的關係。
從mz黨的角度去考慮,文在y是他們目前唯一拿得出手,可以跟樸槿h一較高下的代表。
如果文在y鋃鐺入獄的話。那麼mz黨未來幾年內都不可能緩過氣來。
就算他們採用同樣的方式搞掉了樸槿h,但新gj黨這邊還有鄭夢z呢。不管怎麼算,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甚至是五年後的下一次大選,mz黨都不會有什麼機會。
所以崔正源把已經冒出了苗頭的沈夏均事件給mz黨自行解決,不管怎麼説都是一個善意的表現。
鑑於崔正源在新gj黨內的地位和作用。他的這個舉措立馬就起到了緩和局勢的目的。
雖然雙方之間沒有什麼,但是卻形成了默契。
本來應該甚囂塵上的輿論對攻,漸漸地開始銷聲匿跡,繼而轉變為對自己陣營政治理念的宣傳。
在崔正源看來,這才是一個良好的政治氛圍。雙方在執政權上面的競爭,只是出於實踐自己政治理念和為國家謀求利益的角度,而不是為了利用權力壓制反對勢力才去這麼做的。
當雙方之間的矛盾緩和之後,在國事上面。才能誠合作,共襄盛舉。
否則的話,再發生歲月號事件、mers事件。韓國政府的表現還是不會比現在強多少。
甚至可以説,崔正源利用這次的事情,算是挽救了李明b未來的安全。
即使這次選舉樸槿h落敗,讓mz黨上台。但是考慮到崔正源的網開一面,mz黨也不好再對李明b趕盡殺絕。
一旦李明b在任期終結之後還能夠安然無恙,那麼代表韓國的政治勢力各方。也必將走出曾經的互相仇視階段,開始有了重新合作和互補的可能。
而沒有了這樣的無意義的內耗。那麼韓國從上到下,集體一心。經濟的重新騰飛也就為時不遠了。
畢竟在它的身邊,有着一個龐大且益發展壯大的中國。依託這樣廣闊的市場,足夠讓韓國的經濟再上一個台階。
讓韓國的政治勢力之間結束敵視和互相攻訐只是第一步,在這之後,崔正源打算針對韓國的國民教育這一塊,重新制定規劃和策略。
前幾十年深受美國的影響,讓韓國緊隨本之後,變成了亞洲地區的異類。
但問題是,太平洋太寬,美國太遠。
隨着美國的持續衰落和中國的強勢崛起,在亞太地區大國之間的影響力也正在發生眼可見的轉變。
身為想要生存和發展的小國,那麼在這種大形勢的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才是至關重要的。
前世樸槿h所面臨的一系列的挑戰和困難,其實也是這種轉變所帶來的後遺症。
畢竟在韓國有許許多多的人是美國影響下的受益者,他們當然不甘心於失去以往的利益。
相信只要過最初困難的幾年,那麼韓國的面貌將會煥然一新,重新煥發生機。
崔正源要做的,就是在樸槿h的政治層面之外,更多地利用經濟、文化和地域的優勢,從其他方面改變韓國的方向。
在本持續右傾的情況下,如果韓國國內的爭鬥無法平息下來,崔正源不敢確定,這裏會不會最終變成東北亞的巴爾幹。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國家變成戰亂不休之地,尤其是在這種創傷並沒有消失多久的現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