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理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朝一龍抬頭,雄雞一唱天下白。
直到如今,崔正源都在懷疑,中國的領導人的繼承,已經在很早之前就制定好了計劃。
每一屆的領導人和他的班子該做什麼,已經提前制定好了具體的規劃。
鄧的開拓、姜的生聚、胡的發展,最終有了席的大國風範和強力反腐。
如果真是這樣,每一屆的政府都有着它特殊的歷史使命,並且在全黨的監督下去執行,那麼幾乎就可以保證這種一體政治不會向盲目的獨裁方向發展。
因為領導人一旦偏離了既定的發展軌道,立馬就會受到全體人的拋棄。
千萬不要低估中國人的政治智慧,和西方那些完善了不超過三百年的政治體系相比,中國人玩權謀的歷史,已經超過了數千年。
只不過因為近代科學生產力上的落後,才讓中國失去了在世界上的聲音。
但那只是生產力的落後,而不是政治智慧上的拙劣。
畢竟政治上較量的是力量和智慧,而這些東西,又是中國的政治活動家們最不欠缺的素質。
任何小瞧了這一點的人,都會在這上面吃大虧。
就像很多西方國家甚至是國人,都很瞧不起解放軍的戰鬥力一樣。回顧起曾經的戰爭歲月,都認為這支軍隊是靠着人海戰術才取得的勝利。
比如在韓國的戰爭影視中,一旦有反應志願軍的部分,肯定就是漫山遍野無畏衝鋒的人海和遮天蔽的紅旗。
好像織如網的彈雨沒有任何作用,這些人已經被洗腦的無畏生死一般。
甚至就連很多國人,説起自己的子弟兵,也都嗤之以鼻。覺得他們除了會抗洪救災之外,就做不了符合軍隊身份的事情。
殊不知,作為一支從1927年8月1成立,一直到1953年《板門店停戰協議》簽訂為止,長達二十六年的時間裏始終處於戰爭狀態下的軍隊來講,會缺少作戰的智慧嗎?
更不要説,這二十六年的歲月中,這支軍隊始終都在面對着比自己強大無數倍的敵人,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作戰和生存。
他們不但沒有被打垮,相反還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最終推動了新中國的誕生。
試想,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敢小看這支軍隊的戰鬥力?
翻遍史書,那些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無不是讓人大書特書的史篇。
可就算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這樣最典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最多持續時間也就一、兩年而已。
可人民解放軍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裏都以弱對強,可見這支軍隊的韌是多麼的強大。
不是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朝鮮半島上,以小米加步槍硬撼武裝到牙齒的聯合*呢?
這樣的軍隊,沒有先進的軍事思想,可能嗎?
所以,任何小瞧中國的眼光,都是不明智的。
現在作為能夠左右韓國政局的一份子,崔正源更加懂得從這個充滿了智慧的鄰居那裏汲取知識和養分的必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如何為韓國找到一條最理想的出路,就不能撇開旁邊的中國去對待這個問題。
而從政治制度方面來看,一體政治和民主政治孰優孰劣,還需要通過他來給六千萬國民進行普及。
一邊是眼前切實相關的利益,另一邊是整個國家、民族的發展,這樣的平衡點,任何一個人都很難衡定。
在韓國的政界,擁有跟崔正源一樣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但他們從來都只做不説,沒有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甚至有的時候,他們還會用民主的外衣,包裝自己的理念。
只是這樣的後果實在太嚴重,很容易就陷入泥潭當中,拔也拔不出來。
比如樸槿h,恐怕做夢都想恢復她父親的榮光。但是她不但不敢這麼做,連説都不敢説。
因為在洶湧的民主思之下,她的
身份敢這麼做,立馬就為國民所不容。
明知道在這樣民主思氾濫的國家裏宣揚自己的政治理論是危險的信號,但崔正源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政治理念這個東西,不能藏着掖着,也不能粉飾扭曲,必須從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表達出來。
或許一開始會遭遇極大的阻力,但只要這個理念是正確的,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和不懈的努力,肯定會有越來越多認同它的人團結過來。
相反你要是給它披上了虛偽的外衣去宣揚的話,雖然可以一時矇蔽了許多人。但是當這些人靠近過來之後,發現實質上與自己的理想不同的話,那麼看似無比強大的組織迅速就會分崩離析。
這些原本的盟友甚至會轉過來成為反對你最烈的一部分。
而且你還逃不掉一個政治騙子的名號,政治生命徹底地終結。
民主選舉的過程中,這樣的實例層出不窮。
有很多的被選舉人在競選的過程中,拿出了一個個看似完美、利國利民的政策和方案,紛紛表示自己當選之後怎麼怎麼做,騙取了民眾的信任,將票投給了他。
但是此人一上任之後,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典型的説一套做一套,久而久之,民眾就會對整個政治的現狀極度失望,導致國家和民眾的離心離德。
崔正源是想要建立一個強大、統一、團結的政治組織的,那麼這個基礎,就必須要奠定好,容不得一絲一毫不純淨的因素存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