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李安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坐上三聯書店提供的車輛,崔正源一行人靜悄悄地從vip通道離開了首都國際機場。
還在普通通道那裏等候的幾千名粉絲卻不知道,他們等候的偶像,是不會再從這裏出現了。
三聯書店提供的座駕是一輛奔馳商務車,內部空間雖然不是很大,但非常舒適。從此也可以看出,中國方面對於這次活動的重視。另外還有一個豪華中巴車搭載了隨行的工作人員。
出了機場後,艾如綰一行人先行告辭。
晚上六點,他們要在王府井的東來順宴請崔正源一行。到時候,王皓權會出席酒宴。
現在的他們,正在三聯書店的安排下,前往酒店休息。
雖然經過了長途飛行,但是崔正源今天的行程安排的非常緊湊。
回到酒店稍加整理後,下午將會錄製一期訪談類的節目。這期節目是文化部安排下來的,目的是為了推廣崔正源的品牌形象,為之後的宣傳活動預熱。
當崔正源得知將要參加的節目時,也很意外和驚喜。
《楊瀾訪談錄》,由此時中國最具才氣和名氣的女主持人楊瀾所創立的陽光媒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陽光衞視的品欄目。
這時候的中國國內媒體在採訪外國人方面還沒有太多的經驗,尤其是中央電視台的一干經典欄目還沒有出現。水均益、崔永元、朱軍等人還沒有成長起來的情況下,還真沒人能做好這份工作。
所以文化部就委託了從美國留學歸來並且創辦了自己節目品牌的楊瀾,因為她有過多次的採訪國際知名人物的經歷,所以能夠勝任。
當崔正源從艾如綰嘴裏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和那些花瓶式的主持人不同。楊瀾的學識水平和語言功底非常的厲害。再加上在國外做過節目的原因,見識方面也很廣博,進行起節目來非常大氣。
當聽到自己即將面對這樣一個英人物的時候,崔正源不免有些惴惴不安,暗暗準備着一些資料。免得到時候被問住了。那可就丟臉了。
不過他現在最主要的工作,還是要和公司中國分部的負責人李安好(書友安好猥瑣客串)一下。
他在中國只有短短的三天時間,行程安排的滿滿當當。只好趁着現在的一點乘車的時間,和這位首次謀面的“諸侯”換一下意見和對工作中的問題的看法。
李安好大學畢業後,選擇來中國留學,在bj大學攻讀企業資源管理碩士學位。
畢業的時候。恰好趕上公司招聘中國分部負責人。於是他就遂自薦,遞
了應聘書。
經過金英的一番考察後,他就走馬上任了。
從這段時間的成績來看,他的能力説不上好也説不上壞。如果非要評價的話,只能説是中規中矩。遠不如美國分部的張家督和本分部的金大利(書友馬馳虎躍龍騰客串)出彩,在中國的市場開拓效果一般。
這次崔正源來到中國。第一個面見的就是他,也是存了現場考察的心思。
因為他是金英招聘進來了,和崔正源尚是首次見面。因為不
悉,所以崔正源也不想武斷的評定他的能力。
俗話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果經過他的考察,李安好的能力確實一般的話,他就要考慮更迭人選了。
中國市場是未來公司發展戰略的重中之重。不容有絲毫疏忽。對於目前的進展緩慢,崔正源心底多多少少有些不耐。
顯然李安好也知道這段時間來,自己的工作不夠盡如人意。所以在機場的時候,除了和崔正源打了一聲招呼外,就再也沒有説過話。只是一個人靜靜地躲在一邊,想着面對上司時候的措辭。
現在在車裏,他和崔正源並肩而坐,心跳更加的劇烈了。
雖然自從進入公司後,就一直在中國工作。但是從來自韓國的同事那裏,多多少少也瞭解了一些。
相比起比較温和的金英和隨
的韓成豪。這位崔常務在員工的眼裏,簡直就是惡魔的化身。所有和他工作過的人,就沒有不被罵過的。不管男女老少,經常要接受他的口水洗禮。
如今輪到自己了,是不是也要受一番磨難呢?
駛過一段隧道。車廂裏陡然明亮起來。
為了躲避陽光,崔正源微微眯起了眼睛。表情和語氣平平淡淡,讓人完全受不出裏面藴含的情緒。
“李代表,進入公司也有一段時間了吧?”李安好一直都等着他問話,因此聽的清清楚楚,趕忙回答道:“是的,常務。自從今年年初進入公司,已經差不多有七個月了。”聽出他的聲音裏壓抑不住的顫抖,崔正源知道給的壓力太大了。遂調整了一下情緒,稍顯温和地問道:“初入職場,就在異國,還習慣嗎?”崔正源的態度還算不錯,説起話來和風細雨。但李安好也不是笨蛋,並不會覺得這位常務真實品就是這樣。之所以不發火,也許是因為兩人初次見面而已。
經過這麼將近一年的共事,公司的職員對於這位老闆算是有了一個基本的認知。
創作上才華橫溢,天馬行空。
每一個經過他手的藝人和作品,都紅的發紫。不管是金鐘國、李貞賢等歌手,還是《藍生死戀》和《我的野蠻女友》等影視作品,都橫掃了今年的韓國娛樂圈。
現在在公司內部,已經有一種説法在傳。那就是不要在娛樂策劃上和崔常務意見相左,他總會證明你是錯的。
雖然有個人崇拜的成份在裏面,也確實説明了崔正源的能力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
而在經營上,崔正源更是奇招迭出,頻頻出人意料。偏偏效果還很好,甚至好到讓人膛目結舌的程度。
就連公司以外的同行們,都在研究崔正源的作手法,學習其中的可借鑑之處。最讓人震撼的是,東國大學藝術和影像經營系堂而皇之的開了一門課,專門用來研究崔正源曾經做過的策劃案例。
這件事被媒體爆出來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崔正源何德何能,以十七歲之弱齡居然讓韓國的知名院校專門為他開課。
當時甚至有一些學者在報紙上撰文,批評東國大學不遵從學術之嚴謹,行小丑之事。連帶着,崔正源也受到了不少的責難。
有一些身份曖昧、意圖不明的人,還將矛頭對準了教育部。認為正是教育部的責任缺少,讓一個正應該接受學識教育的孩子,貿然出來經營企業,才出現揠苗助長的事情來。
這件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連教育部都險些受不住壓力。
還好此時崔正源的《生命之杯》橫空出世,像最耀眼的彗星一樣光芒萬丈。
一下子,因為崔正源的緣故,連帶着韓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都提高了不少。
社會輿論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原本還是教育反面題材的崔正源瞬間成了國民英雄。面對如滔天巨一樣的讚頌,再也沒人不識趣的拿崔正源的教育問題説話。
這一系列成就在外人眼裏自然是光彩奪目,神奇無比。
但在公司的全體員工眼裏,這個已經神話了的常務可不是那麼的讓人喜歡。
“反貪風暴”時候的雷厲風行、嚴酷無情還説得過去,畢竟是那些蛀蟲們做錯了。就算崔正源的手段再烈,那也是對待敵人,無可厚非。
可在常的工作中,這位常務的要求都已經到了吹
求疵的程度。
不管是多麼小的事情,哪怕是無關大局的錯誤,只要被他看到,絕對少不了一番責罵。他才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不對,一定不會嘴下留情。
今天這麼一反常態的平和,還真讓飽受傳言困擾的李安好不適應。
思來想去,他決定還是保持謙恭一些的態度比較好。既然常務問起,那麼就實話實説。
“確如常務所言,自從在這裏工作以後,覺很多東西都捉摸不透,辦起事來屢屢出錯。要不然公司的業務也不會展開的這麼艱難。”崔正源莞爾一笑,對李安好的説法心知肚明。
中國的社會現實,和國際上的通用標準相去甚遠。很多初來乍到的人,都拿着國際慣例的那一套來行事,結果每每被碰的頭破血還不自知。顯然,現在李安好就遭遇了這個問題。
不過換做其它人也一樣,整個公司裏面除了崔正源自己,沒人悉這裏的一切。所以説這不是李安好的錯,而是沒有把握好脈搏而已。
崔正源在腦海裏搜索了一下資料,問道:“我在公司的時候,看過這邊分公司的財政報告。我發現你每月的公關費用都會剩下不少?”聽到這個問題,李安好不有些自豪。看樣子自己誠心誠意為公司省錢,被常務注意到了。連忙
神抖擻地回答道:“是啊,公司正處在起始階段,到處都需要錢。我就想着,這裏省下一點,就能給總部減少不少負擔。”(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
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户請到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