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衍生的思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謝謝小居師、ehime、痕ゞ光的打賞!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繼續把資本投入到生產當中,那麼就會造成供大於求,造成產品積壓,導致經濟危機。
於是為了轉嫁風險,西方社會就從最基本的工業生產中走出來,進入了資本運作的階段,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金融。
眾所周知,西方的金融業異常發達,幾乎遍佈了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這樣一來,造成的一個假象就是好像資本的威力無窮,可以左右經濟與市場的興衰。
但這一點,其實是錯誤的。
在最後崔正源説自己的答案是中國人的思維,就是在告訴三位導師,為什麼美國的資本那麼強大,卻漸漸在淪落為世界最大的負債國。而中國卻漸漸的崛起,成為世界經濟當中舉足輕重的角。
説這番話的意思就是在明確地告訴三位導師,你們的這套資本決定一切的理論不是在哪裏都適用的。
誠然在你們美國,軍火商為了利益,可以攛掇政府到處開戰;金融大鱷們為了緩解壓力,可以去世界各地掀起金融海嘯。
但同樣的,資本也是一柄雙刃劍。既可以用來創造巨大的財富,但也可能會反噬自身。
因為資本運作的回報率遠遠高於實業,所以為了追逐豐厚的回報,很多資本家都把資本投入到金融市場。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導致製造業萎縮,大批基礎工人失業。
看似繁榮了市場,但是卻導致國民生活水平的下降。同時基礎工業的缺少,也會讓國家的競爭力下降。
為什麼美國作為全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同時還掌握着國際貨幣美元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境況?
説穿了,都是資本的逐利驅使的。
一般説起美國和中國的不同,大多數人的想法就是意識形態的區別。
因為一個是資本主義國家。一個是社會主義國家。
但其實,據崔正源涉足國家政治多年的經驗來看,其實中美兩國從本質上來講,
本沒有區別。
無論是資本主義也好,還是社會主義也好,説穿了都是國家主義。
真正不同的地方在於,美國的歷史太短,雖然繼承了英國的資本主義思想,然後又獨立摸索了一些思路。
但是在這樣短暫的歷史中,怎麼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普世的經濟理論。又能最大限度的不產生負面影響?
所以我們看到,儘管經過無數次的調整,但是美國的經濟總是在之後不久就會再次爆發問題。
然後再調整,再爆發…
無限的循環下來,就是西方國家的經濟現狀。
相對於美國那短暫的歷史,中國的歷史則要漫長的多。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確實是最基本的原理。但是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鮮少有出現過經濟能夠直接干涉政治的情況。
歐美國家是打造市場,然後由市場養活經濟。再由經濟決定政治走向。
但是中國數千年來的領導人都很擅長的是另外一點,那就是主動的創造一個經濟模式出來。然後在他們創造的經濟模式下,利用經濟來彌補政治。
創造一種經濟模式,其難度遠遠大於建立一個國家。所以數千年來為了維護這種經濟模式。歷任的統治者鮮少會去做出改變。
這也是為什麼西方世界鉅變迭生,盪起伏的時候,中國能夠利用小農經濟保持了數千年的延續的一個
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