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0章此心安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這裏,兩旁的樹木幾乎就是緊挨着小路。

人從小路上走過,樹葉輕撫在人的手臂上,好像這是一條洗禮之路一般。

順着小路蜿蜒直上。足足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算看到白雲掩映之間,一座孤零零的茅草屋若隱若現。

知客僧走到了這裏,就停住了腳步。

“二位施主,濟雲師祖就在裏面。請自行前去就可。”看看知客僧的年紀,起碼有三十五六了。連他都稱呼為師祖的人,那該是多少的閲歷?

崔正源和河智苑的內心當中,陡然升起一副仙風道骨的卓然形象。

辭別了知客僧,崔正源挽着河智苑的手,漫步向茅草屋走了過去。

和拔地而起的佛國寺不同,茅草屋本身就已經十分低矮。加上又在後山,更加的不為人注意。

如果不是知客僧引導,他們無論如何是不會知道這樣的所在的。

行路總有終點,茅草屋已在眼前。

到了近前,他們才發現茅草屋不是那麼孤零零的存在。

屋前一片不大的空地,用竹篾編成的籬笆圍起來,其中居然有三兩隻小雞才歡快地奔跑、啄食。

在這些可愛的小生物旁邊,一個矮小瘦弱的老僧正在慢條斯理地整理着農具。

如果不是那樸素的僧袍和頭頂上的戒疤,説他是一個普通的農夫都有人相信。

老僧沒有白鬚飄飄的美髯,也沒有拔嶽峙的身姿。唯獨那雙渾濁的眼球,好像能夠穿透時空,解讀人世間的一切喜怒哀樂一般。

一直到崔正源和河智苑走到近前,老僧才慢慢抬起頭來相

看到崔正源的音容相貌,老僧居然雙手合十,笑道:“小友,經年未見,想不懂如今已為人中龍鳳了。”不光是河智苑,就連崔正源都有些莫名其妙。

他可以十分地確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這位老僧,不明白他為什麼會稱自己為小友。

看出了他茫的神,老僧慢慢地解釋起來。

“二十年前,崔武龍老先生曾懷抱小友到此一晤。時光荏苒,不知令高堂一切安好與否?”崔正源渾身一震,才明白其中的因緣。

二十年前,他才兩三歲的年紀。即使有着前世成年人的思維,但肯定記不住當年的事情了。

只是聽到老僧提起爺爺,他的神黯淡下來。

“高堂已然過世,無法再和大師敍述前緣了。”老僧倒是顯得很淡定,慢條斯理地道:“人既已逝,往登極樂。獨留下我們凡膚*在這塵世裏受苦,小友自不必為先人傷懷。崔老先生一生崢嶸。為國為民貢獻良多。不管到了哪裏,都會得到禮敬愛戴。”

“多謝大師讚譽,高堂泉下有知,定能欣。”崔正源趕緊畢恭畢敬地道謝。

不管怎麼説。對於崔武龍的讚賞,都是他的榮耀。

“你們是來這裏解籤的吧?”老僧慢慢坐回一個小凳子上,問道。

他這裏遠離佛國寺,一般少有人來。但凡能夠尋到這裏的人,那麼目的自然也就只有一個。

和這樣的高僧面談,河智苑就變得畏首畏腳起來。

那些充滿了古意文風的詞語,可不是她這樣的人能夠宣之於口的。所以此時面對的情況,她只能寄希望於崔正源了。

好在這個年輕的男人不會讓她失望,對答應禮絲毫無差,井井有條。

“大師睿智。我等凡人總是被各種俗事糾纏。舍不下、忘不掉、揮不去。只好勞煩大師出馬,指點一條明路了。”老僧不置可否,依舊沉穩自如。

指了指河智苑,道:“是這個女孩子有心事吧,小友你的籤就大可不必再求了。二十年前。你的定語在此就已經下好了。”崔正源又是一陣無語,想不到當年自己懵懂的時候,居然就已經在這裏求過簽了。

只是當年的事情他本就不記得,此時當然想要了解一下了。

“不知道小子當年所求的籤,定語如何?”老僧微微一笑,緩緩念道:“風好借力,萬里看桃花。”崔正源默默唸叨了幾次。實在不解其意,只好求助眼前的高僧。

“大師,這籤是為何解?”重見古人,老僧似乎也很高興。聽了崔正源的問題,詳細地解釋道:“這是一支不能再大吉大利的上上之簽了。小友這一生龍騰虎躍,無往不利。俗話説。風得意馬蹄疾,一看盡長安花。可小友卻是看盡萬里錦繡,那樣的景象豈是人意可決?”其餘的話已經不需要老僧繼續解答,崔正源已經能夠明白了。

長安是為何處?此乃大唐國都。

老僧拿在此處用了出來,其比喻的自然是權力中心。

這句籤語。確是在説,崔正源這一生註定了權傾天下、名利無雙。

就連河智苑都明白了,豔羨地看着還在品味的男人。

出身豪門世家,如今又是無雙名士,手中掌控着韓國最大的娛樂產業。

身邊還有自己這樣的國天香,而且憑藉女人的直覺,肯定還不止一個。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又是如何?

這麼一想,河智苑的臉不免忐忑起來。

好在崔正源兩世為人,什麼樣的稀奇都經歷過了。並沒有被這突然而至的極致讚譽衝昏了頭腦,他還在注意着身邊女人的受。

“大師,不知道她的籤運如何?”老僧深深地看了河智苑一眼,然後拿出了紙和筆,説道:“女施主,隨意寫一個字就好。”原本崔正源和河智苑以為求籤,會像別處那樣是從籤筒裏拿出一支竹籤,然後請高僧點化呢。

這別開生面的解籤方式,讓河智苑更加的緊張。

手中握着筆,猶豫了半晌之後,才在紙上落下了一個“安”字。

看到這個字,老生卻是一聲長嘆。然後悠然念出了一首七言詩句。

“浮雲若生浮雲夢,此心安處是故鄉。女施主,在下一次的幸福到來之前,且珍惜眼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