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盛大婚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經過魔師伊相的指引,生死關的神秘區已經探索完畢,兩件可用的東西也都取到,接下來,為了解開魔帝昊蒼留給自己的留言,他還需要一樣東西。
“看來,這一趟是非去不可了。”七夜自言自語了一番,轉身走。
“等等!”劍漫天再次叫住了他。
“還有什麼事?你要知道,還要想利用我的話,可是要付出代價的。”對於劍漫天,七夜也覺她有些奇怪,之前是那樣趾高氣揚,在被自己教訓了一通後,現在反倒變了一個人一樣。
“你…你沒有進入韓家的邀請函,難道你想要硬闖?”
“師妹!”江由在一旁,忙不迭叫住了她。
七夜也是莫名其妙地看着她,對她説出這樣的話,始料未及。
“你有什麼條件?”劍聖宗宗主的女兒,幫助自己去擾亂聯姻,想起來真是天方夜譚。
“帶走韓仙梓,不要讓她和劍辰師兄聯姻!”劍漫天眼眸裏散發着智慧和堅毅的光芒,一時之間,大家彷彿看明白了什麼。
江由的臉比剛才更差,甚至有一種頹敗。
七夜則是不知道説什麼好,難怪劍漫天想要幫自己,説來説去,還是為了自己。
“沒問題,出了生死關,由你帶路。”
“韓家在雲州城內舉辦婚禮,屆時會有數家青年俊傑齊聚,老一輩修士則會被邀請到劍聖宗,這是最好的機會。”如果讓劍封雪知道,自己的女兒為了幸福,破壞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聯姻計劃,他會不會氣地跳腳?
或許,不會吧。畢竟每一個父親,都不會讓自己的子女受到傷害。
七夜笑着,捏緊了藏在袖內的拳頭。放心吧,我一定會努力達到要求,解讀出你的留言。為了師傅,也為了——父親!
…
雲州城,一如既往的熱鬧,今天的雲州城,更加熱鬧。
雲州城兩大家族之一的韓家,韓家家主嫡女韓仙梓,作為正道數一數二的天才,今天就要和正道第一宗門劍聖宗的天才弟子,劍仙劍辰喜結連理。
這是一個大喜事,一件值得舉城同慶的子。
為什麼要説兩大家族,因為葉家已經被另外兩家併,屬於葉家的商務也被兩家瓜分接管,早已沒落。
葉家人被鎮壓的鎮壓,緝拿的緝拿,逃逸的逃逸,猶如一棵乾枯的樹,只剩下枝椏和軀幹,沒了繁茂的綠葉,腐朽也只是早晚的事。
韓家門口,張燈結綵,一派喜慶。
因為劍封雪的一句話,讓小輩們自己組織,令所有人壓力倍減。
這個決策,也為劍封雪贏得了不少人的讚揚和好。
年輕一代,誰又能超過劍辰如今的成就,甚至又有誰能和他比肩?最年輕的的劍仙,當之無愧的第一天才。
站在門口接客人的韓家護院,今天也
覺倍有面子。
來人無一不客客氣氣,帶着大包大包的禮物,臉上討好逢的笑容,甚至比他們還要做作。
做慣了這樣的表情,如今在別人臉上看到,心裏竟無比舒。
“劍聖宗,劍漫天小姐到!”門口唱喏的機靈脩士,高高喊了一聲,周圍原本喧鬧的環境,有一剎那的安靜。
誰不知道,劍漫天是劍封雪的寶貝女兒,如果能得到她的青睞,等於有了半個劍聖宗!
得劍漫天,能與劍辰比肩,劃半座江山。
這是不少外面傳的笑話,半座江山雖然不至於,但在劍聖宗這個第一宗門內部,確實能夠不相上下。
劍漫天來了,後邊一左一右跟着兩個模樣俊俏的青年,沒有帶禮物。
不過,沒有人敢説上一句半句,因為她是劍封雪的女兒。
她身後的兩個青年,也沒有誰去刁難,因為他們看出,這兩個青年是走在劍漫天后面一個身位,而不是並駕齊驅。
這説明兩人的身份,是在劍漫天之下。
有不少見過江由的,知道他是劍聖宗僅次於劍辰的二弟子。
只是旁邊那個臉有些蒼白的清秀青年,看着面生。
“劍漫天小姐,劍辰公子早就在裏面等候多時,最好的位置已經留好,還請您跟我們進去。”那兩個正欣賞着大家阿諛奉承笑容的護院,立馬活學活用地擺開笑臉,對劍漫天三人躬身相。
劍漫天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又朝門內看了看,道:“我知道了,帶路吧。”
“你究竟在打什麼主意,難道你沒有聽説過,我和劍辰曾經在小蓬萊有過爭鬥?”劍漫天身後,七夜嘴微張,也不見撥動,很輕微的聲音從他口中發出,用只有劍漫天聽得到的聲音,傳入她耳中。
七夜的言下之意,劍辰既然跟他過手,就算自己三年來有了些許的變化,總體上還是不難認出。
如果還沒有開始,就被認出身份來,這一次的計劃,就要胎死腹中了。
劍漫天沒好氣地白了七夜一眼,她現在反倒是放鬆得很。
想想也是,成不成都有七夜擔着,自己有劍封雪女兒這一層身份,誰敢對她不利?
“看不出來,你大事上這麼聰明,怎麼對這方面的事情一竅不通,這麼愚鈍呢?難道你不知道,雲州城娶親的習俗?”劍漫天心情放鬆,語氣也變得促狹起來,似乎很樂意看到七夜吃癟。
“説!”七夜看着周圍,那些陌生的年輕面孔,默默計算着怎樣離開,有些不耐地問。
劍漫天撇嘴,不過這一次的計劃,也是為了她自己,只好好心提點道:“真不知道你究竟是來劫親的,還是有別的什麼目的。連雲州城的習俗都不知道。”
“新郎新娘在婚禮開始前,都必須呆在屋子裏面,準備好各自的禮物,等待婚禮開始時,再換禮物,婚禮正式展開…”被劍漫天擠兑,七夜臉
不是很好,不過對於這些東西,他本來就從不研究。
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
七夜跟在劍漫天身邊,來到他們的位置坐下後,悄悄輕踏地面,一層鼓盪的寒真氣,從他體內、從腳下
轉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