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明生死之碧海爭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隆的戰鼓聲,如同悶雷一樣,響徹在天地之間。
崖山之戰,分為陸上和海上兩個戰場,其中,主戰場是在海上。
崖山地形崎嶇,宋軍據險而守,元軍倉促之間難以攻破,遂將攻擊的重心轉移到了海上,由張世傑率領的元軍水軍,擔任主攻。
張弘範,從血脈上講是漢人,但若從立場上將,則是比韃子似乎還要純種的韃子的奴才,自張弘範的父輩起,就開始給韃子做奴才,張家做韃子奴才的歷史,似乎稍晚於長子丘處機的賣身投靠。
是以,張弘範才能成為韃子奴才中出類拔萃的一員,當然,張弘範本人的能力,還是有的。
若是比水軍,南宋水軍並不弱於元軍,只是,為了表現與敵一戰誓不後退的氣概,宋軍的總指揮下了一個荒誕的命令,命令宋軍的海船首尾相連,形成了一個圓形陣。
龐大的宋軍水師就這樣被限制住了,宋軍將戰場的主動權拱手相讓,元軍水師如同覓食的野狼,三五成羣,撲向行動不靈的宋軍陣線。
不管押送文天祥的韃子首領是誰,這廝的心態很明確,就是要讓文天祥目睹南宋政權的覆滅,讓文天祥親眼見證他所守護的帝國的倒塌,進而打擊文天祥的信心。
只有讓文天祥自己放棄,才能將這個大汗親自點名的傢伙説降。
隆隆的戰鼓,道道縱橫飛躍的火鴉(宋時水戰的火器,是火箭的雛形,放火的利器)在海面上點起了一堆堆的狼煙,投石機扔出的火雷(土製的地雷,導火索引燃)發生出轟轟的雷鳴,英勇的戰士們烈的廝殺聲,種種聲音
錯在一起,響徹雲霄。
宋軍,在絕路中,並沒有放棄。
漢人。在困境中。依然在戰鬥。
謝鴻悄然靠近了外圍地一艘海船。這是一艘能乘坐百人地海船。上面有六十多名一臉兇悍地韃子士兵。看樣子。實力不弱。
前方地戰鬥太過烈。以至於這些韃子地注意力都放在了正在
鋒地水軍上。沒有人注意到近在咫尺地威脅。
何況。也沒有人想象地到。竟然有人能夠橫越二十里地水面。悄然無息地出現在他們地下方。
這樣地高手不是沒有。但是這樣地高手。現在應該在宋這個末代帝國地末代皇帝身旁。而不會遊離在幾十裏之外地地方。
真氣貫注在無鋒槍上。謝鴻手腕抖動。在海船地底部破開了三個碗口大地。然後單臂在海船底部用力一推。借力遊向了另一艘海船。
如法炮製,謝鴻轉瞬間就將七艘海船的底部破開了大,此時,驚慌的叫喊聲才傳到他的耳中。
“船沉了,船沉了…”當雙腳沒在了海水中時,船上的韃子才注意到不對,此時,他們也才注意到,他們強徵來的船伕竟然在第一時間躍下了水,已經游出了幾十米遠了。
這些船伕注意到了漏水,只是,他們哪裏會去提醒這些殺千刀的韃子啊?
驚慌,隨着這些韃子躍上臨近的海船而迅速的蔓延開去,船下降的速度隨着載重量的加大而愈來愈快,這些韃子絕望地發現,不是一艘船漏水,而是七艘船都在漏水。
雖然這些韃子會水,可並不代表他們願意穿着幾十斤重的鎧甲游水。
跳船,繼續跳船,不停地跳船。
“拉兄弟一把…”場面亂作一團,不少的海船因為混亂而互相碰撞,更是加劇了這種混亂。
“各船拉開距離,不得隨意打撈人,嚴防刺客混入。”一聲飽含着真氣的厲喝,讓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控制,這聲音,這些韃子並不陌生,這是他們的統領突兀魯的命令。
突兀魯的命令,讓遭劇變而心生慌亂的韃子鎮定下來,有大帥在,有國師在,還怕什麼?
剩下十三艘海船馬上向四方駛開,待拉開一定的距離後,突兀魯無視那些在水中漂泊沉浮的士兵的命,悍然下達了第二道命令:“搭弓上弦,瞄準水面,覆蓋
擊,嚴防刺客靠近!”蓬蓬蓬…
杯弦震動,蓬蓬作響,一道道利箭弦而出,沒入了水面,更有不少的利箭,穿透了那些正在浮沉的竭力靠近海船的韃子身體,濺起了朵朵璀璨的血花。
刺耳的慘叫聲愈來愈小,隨着箭矢的減少,突兀魯終於下達了停止擊的命令,此時的海面上空蕩蕩的,誰也不敢確定,剛才那一番密集的箭雨,有沒有將這個隱藏在水底的刺客擊斃。
突兀魯緊鎖濃眉,如果這是在陸地,那他無所畏懼,只可惜,這是海上,不是他突兀魯擅長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