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瑜用過了晚飯,又去了趟隨禧園,見老太太吃過了藥已沉沉睡了過去,呼聽着還平穩,這才回了自己漪綠樓。(m。!心中一直掛念着母親到底有無跟父親提那事,
鳶喬琴過來催了好幾回,這才懶洋洋預備着要歇息了。送水的新來打雜丫頭進來,把紅漆描金的湯盥盆放地上,笑嘻嘻道:“方才聽灶廚裏的媽媽説,今夜只怕有得忙了,宵夜都不知道要做多少。説後
老太太大壽,老爺要廣佈善米善錢,這就開始要備了。這可真是好事,明
緊趕着叫我娘早些過去排隊。”正給明瑜拆髮髻的丹藍聞言“噗”一聲笑罵道:“沒見過世面的小蹄子,只知道佔便宜。那是老爺給外面的人發放的。到了那
,你還怕老爺不給自家裏的人得好處?”她兩個自顧鬥嘴,明瑜聽見卻是心花怒放,曉得必定是父親被母親説動改主意了,哪裏還肯睡,急忙叫丹藍把自己剛拆了一半的髮髻隨意再梳回去,立時就要往父母的院子裏去。
鳶幾個不敢攔,只得跟了過來。
明瑜到了院子前,見門還開着,看門的説老爺剛出了去前堂,便放心徑直入了江氏的屋子。剛繞過擺放着的丈高四聯梅雀屏風,就見裏面銀燈挑得通明,江氏正穿了件家常繡襖坐在案几前寫着什麼東西。
“不是叫你早些歇了嗎?”江氏抬頭見是她,笑着嗔了一句。
“娘在寫什麼呢…”明瑜爬到了她手邊的椅上,瞄了一眼。
“你那主意好,你爹照辦了。須得儘早叫那些原先收了我邀貼的夫人們曉得,趕着明一早送出去,免得耽誤了。”
“娘何不叫人代寫,這般辛勞…”
“尋常往來人家的帖已分派下去了。只這些素往來叢密的,須得我親自寫了才好顯誠意。”
“我幫娘寫。”明瑜説着,已經坐到了另張椅上,順手拈了只斑竹管花毫筆“孃的字跡,我從前仿過,連外祖也要細辨才認出來。”江氏擰不過,只得分派了些給她,娘兩個對坐,丫頭送上了茶點便退下。江氏看她提筆蘸墨寫了一行,搖頭笑道:“你這鬼丫頭,果然連我自個瞧了都覺着像。”明瑜嘻嘻一笑,低頭用心繼續。此刻滿室寂靜,只聞燈花偶爾噼啪爆裂和筆落泥金信筏的輕微沙沙聲,等琉璃沙漏刻着的時辰到了亥時末,尚有幾家的還沒寫好。
明瑜雖是大人的意識,只這個身體畢竟還是個十歲女童,熬到這時已是十分睏倦了。江氏擱下筆,見她滿面倦容,有些心疼道:“到娘牀上去歇下,等娘寫好剩下的便送你回去。”明瑜熬不住困,點了下頭。江氏牽她到了自己榻邊,鋪展開了卧衾,叫她和衣躺了上去,親自替她除了鞋,這才放下帳子,自己回去繼續寫。
明瑜聞着母親帳子裏淌着的細細甜香,心裏出奇地安寧,打了個呵欠,一下便沉入了黑甜鄉。也不知睡了多久,忽然被一陣説話聲驚醒。
“…再歪纏,仔細吵醒了阿瑜。她晚間過來幫我寫了不少貼,困了正躺牀上呢…”是江氏壓低了的聲音,聽起來卻似乎有些氣息不勻。
明瑜自然曉得箇中緣由,臉一下熱了起來。父母這般親暱,她心裏自然極是高興,卻怕被他們知道自己醒着尷尬,急忙又閉上了眼睛一動不動。
沒片刻,她便覺着帳子似是被掀了起來“還睡着呢。你先歇了等我回來,我抱她回去。”耳邊聽見父親對母親這樣低聲説了一句。身子一輕,父親已是連被衾一道將她抱了起來,朝外走去。
明瑜縮在父親寬厚的懷裏,鼻端聞到了父親身上帶着的一股摻了龍馨茶香的男人味道,心裏一暖,眼眶卻是有些發熱,恨不得到漪綠樓的路越長越好。
阮洪天抱了女兒回她屋子放下,吩咐跟着的鳶喬琴伺候好姑娘,這才離去。
第二阮家眾多本家曉得了阮洪天的決定,那些原本指着靠那
從中撈一把的人極是失望。因了原本排場越大,他們能撈的油水也就越多,阮洪天又素來大方,也從不去計較這些賬目。眼見到手的肥鴨子就這麼飛了,不死心又勸了起來。見他態度果決,這才沒奈何悻悻歇了口。
到了十五這,外面那善事做得如火如荼,滿城百姓稱道不已,榮蔭堂裏也是客來客往,喧囂非常。城中那些平
往來密切的人家雖曉得阮家老太太的大壽
因了身體緣故,取消原本擺在意園的壽筵改成做善,只出於禮節,也仍是攜帶了壽禮上門探望,連知府也親自登門。阮洪天和江氏忙了一
,陪話宴客不停,接下來幾
又照各府所送的壽禮重新另備了份加重的回禮,或親自登門道謝,或派了大管家送出去,如此一直忙忙碌碌了大半個月,這才漸漸消停了下來。
祖母那場原本被指逾越了禮制的壽筵終於如自己所願的那樣安然度過,明瑜心中終於鬆了口氣。且待這大半月過去,孫郎中被請來診看,老太太的病情也已是好得差不離了。前世之事,明瑜因了祖母對自己冷淡,又有些不滿她對江氏的態度,平
自然也不會刻意去接近,到了幾年後老太太去時,祖孫兩個也還是淡淡的。到了如今,卻因了這一個契機,老太太見這孫女幾乎
陪在己側用心侍奉,人心終是
長,待明瑜已是好了許多,只是對江氏,那態度仍是照舊。
明瑜記得從前就是在老太太這六十大壽後,母親就會張羅給父親納妾了。心中有些不安,恨不得把父母就關在屋子裏不讓出來,早一刻有孕了才好,偏偏自己一個小女孩家又不好摻和這些,也只能暗自心急。這午後無事,和
鳶喬琴一道帶了小丫頭在樓下臨水的閣子裏做針黹活,聽她們低聲説着閒話,耳邊不時聽到幾聲清脆鳥鳴,本該是個閒適的午後,只自己心裏卻始終有些浮躁不定。手上拿了一面圓繃子在繡早半個月前便開始的貓撲彩蝶,那貓眼的挑絲,返工了好幾次卻仍不滿意,惹得
鳶不解地看了她好幾次,終是忍不住勸道:“姑娘若是手不順,先歇了片刻,回來不定就又好了。”明瑜笑了下,丟下手上的繃子和針線,正要起身,突然想到杜若秋正是個女紅好手。自己隱約記得前世她成了父親的妾後,父親對她也並無多少寵愛,且她自己瞧着也是終
鬱鬱寡歡,並沒想爭寵的樣子。如今既這樣了,何不先探下她的口風再做定奪?想妥了,便又拿回了自己方才丟下的那繡繃子,往繡房裏去,身邊只帶了
鳶。
杜若秋自被送進了阮家,江氏既未讓她近身服侍,也沒派去做什麼活,見她針線好,一直放在繡房裏,不過是給府中的下人們做四季衣衫而已。
杜若秋正埋頭在做手上的一件青布袍子,忽聽邊上眾多嫂子在叫“大姑娘”抬頭看去,見是府上的大小姐明瑜過來了,急忙跟着人站了起來。本以為沒自己什麼事,不想她卻直直到了自己跟前站定看了過來,便有些不安地把手上的那件袍子往身後掖了下。
明瑜注意到了她這動作,卻當沒看見,只是順手了那衣角,看了一眼,笑道:“我聽説你針線功夫好。這針腳果然細密齊整。我繡的這貓眼,幾回都覺着不滿意,你幫我瞧下。”杜若秋這才鬆了口氣,急忙把手上的袍子胡亂捲了下,
進腳邊的一個衣物簍裏,接了明瑜的繡繃子,略微端詳了下,道:“我用滾針試試。”那滾針以針針
緊而繡,後針
入前針中部偏前些,將針腳藏於線下,第三針接第一針針尾偏前,適宜繡走獸飛禽的鬚眉發眼等處。明瑜從前也跟繡娘學過。此時見她飛針走線起來,針法比自己不知道靈活了多少。沒片刻便已是好了。
明瑜讚道:“果然好針法。我那裏還有個繡樣,不如勞煩你一道跟去看看?”杜若秋急忙應了,跟着明瑜一道往漪綠樓去。到了園子口的海棠叢前,明瑜示意鳶停下,自己往邊上甬道盡頭的亭子過去,杜若秋雖有些不解,只也跟了過去。
“杜家姐姐,你也過來坐。”明瑜坐在了個鼓墩上,側頭看着她,笑道。
杜若秋大是意外,急忙搖頭:“大姑娘折殺我了,叫我名便是,怎敢當姐姐之稱…”前世自己母親的屍身最後還是杜秀才和匠人顧選給收的,且杜若秋最後也陪了母親自盡,明瑜記念這情分,心中對杜若秋也是存了幾分親切,笑了下道:“我見了你親切,叫一聲姐姐也無妨。”杜若秋心中極是不解。她入了榮蔭堂半年多,和這大姑娘統共不過只打了幾回照面,從前也未覺她如何留心自己,怎地突然説見了她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