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任飛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父親回來得很晚,又是忙碌奔波的一天。
方筱安望着那悉的高大身影,許多請求的話堵在舌尖,無論如何都開不了口。那一巴掌的疼痛早已淡去,只是還有些殘留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放假回家後,父親什麼都沒説,也沒問她的期末成績,除非必要,連話都很少説幾句,這種氣氛下,要怎麼樣溝通?媽媽推了她好幾次,她仍是支支吾吾地説不出完整的字。
方媽媽嘆了口氣,索不再管他們父女倆,徑自去忙家務。
方爸爸吃完熱好的飯,拿起一張報紙,邊看邊煙。
煙是緩解工作壓力的一種方式,在無數次戒煙失敗後,方媽媽跟丈夫約法三章,在家一天最多隻準
兩
煙,不要讓親人
二手煙。方爸爸知道
子身體不好,一般在家都不
煙,現在明顯是心情不大好,才會點了一
。
方筱安站在客廳與卧室的走廊處,進去也不是,離開又不甘,大熱的天,汗水順着額頭滴了下來。
“你很熱嗎?”方爸爸突然開口,嚇了她一跳。
“沒、沒有。”方筱安戰戰兢兢地搖頭,心想,父親竟然沒有回頭就發現她汗,真是瞭解她。
“那為什麼站在電扇跟前?”方爸爸扭過頭,發現女兒驚慌失措的樣子“你擋着空氣通,一會兒滿屋子煙味,又讓你媽不舒服。”
“知道我不舒服就別啊。”遠遠地,從陽台傳來方媽媽的埋怨。
“可以不我早就不
了。”方爸爸無奈地把煙
股按在煙灰缸裏,對着方筱安指了指廚房的櫥櫃“去把‘艾葉’拿出來,給我泡一杯茶。”
“好,我馬上去。”方筱安二話不説就去準備。
屋子裏只聽到“嗒嗒”一陣拖鞋響,接着是瓶瓶罐罐的碰撞聲,方爸爸眼望天花板,起身去廚房一探究竟,看到方筱安手忙腳亂的,真想把她扔回卧室看書“以前不是跟你説過,説鳳凰茶八個步驟,少一個都不行,你怎麼還沒記住?”
“我…”方筱安一緊張,滾燙的熱水濺到手上,想起在學校那次燙傷的經歷,嚇得整個茶壺都鬆了手。
方爸爸手疾眼快接在手中,不然一套名貴的茶具就這麼報銷了。
自知闖禍的方筱安下意識地揚起手臂,遮擋縮起的小腦袋瓜“對不起…我會改。”
“我要是想打你,就算你媽來擋着也沒用,何況是你這隻胳膊?”方爸爸重新擺好跟前的茶具“看清楚,先把艾葉在水中滌洗,然後把紅蛋放入月牙狀的白器皿,艾葉要擺在蛋黃上,茶壺蓋口對準艾葉沖水,控制好茶壺的力,使瀉出的形狀像銀河,壺的“
”直對“銀通”下瀉時水
的纏繞狀,最後用滾燙的大水壺在茶杯上,下瀉澆灌,喝茶的人才能看到一隻金鳳凰在艾梢上,白雲纏繞太陽的樣子…明白沒有?”許久沒有聽父親用這麼柔和的語氣對自己説話,方筱安有種受寵若驚的
覺,忙不迭點頭。
“別急着點頭!”方爸爸皺了皺眉“從小到大都是這樣,問你懂不懂,就只會點頭,我和你媽都以為你會了,下次再看你還是不懂!你自己説,這要我當你是忘大,還是當你故意惹大人生氣?”
“爸爸…”方筱安咬着嘴,泫然
泣“我…對不起…”
“‘對不起’不能解決問題!”方爸爸看她又掉淚,低吼道:“哭只會讓人更煩躁,你也不小了,為什麼還是渾渾噩噩地過子?有話就説出來!”
“如果我説了,爸爸會生氣怎麼辦?”方筱安怯怯地説。
“那是你老爸我的事,不説就是你的責任!”方爸爸沏好一杯茶,遞給她“端去給你媽媽,再回來説。”
“嗯。”方筱安一路小跑到陽台,又匆匆地趕了回來,生怕會有什麼變故。
“走慢點,廚房地上還有水,摔個仰面朝天,你又要哭。”方爸爸的話音未落“撲通”一聲響,有人應聲倒地。
“好痛…”方筱安狼狽地低,沒臉去看父親的表情。
“生活瑣事都需要父母在旁看護,你還要讓我們給你足夠的自由?”方爸爸將女兒拉起來,遞給她一條巾“你小時候跌倒,爸爸從來不拉你,知道為什麼嗎?”
“怕我依賴你們…”上次被水燙,她已經深深領悟到堅強有多重要。
“現在拉你是為什麼?”方爸爸點點頭,對她的回答很滿意。
“…”方爸爸摸了摸女兒的頭髮,嘆息説道:“筱安,上次爸爸打你,你心裏一定很牴觸,是不是?即使你不敢表現出來,心裏還是的。可是,你要知道,做人最基本的是誠信,幼兒園的娃娃都會説‘説謊不是好孩子’。但這句話,大人也未必做得到,我生氣不是你本身做了什麼,而是你做的事竟是讓父母從別人嘴裏得知,那就不一樣了,善意也好,惡意也罷,家人最不該有的就是欺騙。如果連家人都瞞,還有什麼立場要別人相信你?”方筱安恍然大悟,那時父親一切的震怒,不是對她的行為不能理解,而是緣自於被家人欺瞞的傷,為什麼,她到現在才
受到呢?
“難得你長大了有主見,爸媽不能再用以前的教育方式強制管你,只能在一旁扶助,所以你跌倒前我會提醒你,你摔倒後我會拉你一把,可是在你選擇踏出第一步的時候,誰也干涉不了你的選擇。”方爸爸揚了揚手,自嘲地笑了笑“你剛才的反應,就像在控訴我是個暴力分子,以後也不會了,你要自由,我們給你自由。”
“爸爸,不是的,我不是在控訴!”方筱安着急地辯解“我是一個很笨的人,從小隻會讓爸爸和媽媽心,是我不好,你們打我罵我,我都沒有怨言的!”方爸爸一邊往卧室走,一邊品茶“以後不會打你,你老爸年紀也大了,打你一次,自己也累得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