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辰安小郡主還多禮,給他福了個小
,道了聲“多謝”也只得了小書呆一個一揖到底,完了跟着公公又出了門去,回了家。
柳貞吉聽後,琢磨着不對,問身邊忙碌不已的大姑姑梨雲“就是這梅花是那小書呆答應給我家辰安的,讓去送東西的公公們帶回來就是。”何必再來走一趟。
“許是自己送來,方有誠意些。”梨雲温柔答。
“那來了一聲不吭是怎麼回來?”
“章小公子,不是自來不愛説話?”柳貞吉聽了大嘆“辰安可不要真喜歡他的好。”這樣一年到頭都説不了一個字的小書呆,可真別看上的好。
“太子妃,”梨雲見她坐着就在煩惱這個事,也不忙了,有些啼笑皆非“小郡主還小。”還只不過六歲的虛齡,太子妃現在就擔心這事,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你不懂。”柳貞吉朝梨雲揮了揮手,憂心忡忡得很。
辰安哪是小孩。
要是真看上小書呆,她這個當孃的,哪可能想得開。
她家辰安眼光從小就與人不同,就是户公公這種小孩看了都要啼哭三宿,心理陰影能有三年的,她卻最愛與他呆一塊。
這種品味,要説她看上了章小公子,哪是不可能,是恰恰最可能。
**不管如此,定康二十八這個年,是柳貞吉嫁給周容浚以來最舒服的一個年。
太子萬事已定,萬皇后也不在了。
那是個不是惡婆婆,卻勝過惡婆婆存在的女人,柳貞吉對她老實説一點懷念也沒有,甚至因她的不在到輕鬆——她跟皇后可能真是八字不合,那是唯一一個無論她怎麼打動,也不曾對她心軟過的人。
對於這樣的孽緣,能結束,想想都有種劫後餘生的覺。
大周朝有大年初二告祖宗掃墓的習俗,皇族也不例外,所以初二這天,宗族上午要祭皇附,下午地要祭皇廟,一天都不得閒。
上午去皇陵,皇帝也是要去的。
周裕渝跟周辰安一人抄了一本佛經,説要燒給皇祖母。
周文帝知道後,讓他們上了龍輦,一路拉着他們的小手不放。
末了,柳貞吉也找了宗族的一些小孩,請周文帝與他們説了幾句話——皇帝這個人就是如此,高興了,能把人捧上天,不高興了,能把人貶到泥土裏。
太拉仇恨了。
宗族的人雖然不會當着他説什麼,但背地裏,恨皇太孫與儀安小郡主的,總會有那麼一些人。
太子妃確也不是個小氣的,她跟着太子入主皇宮後,宗族的子沒比以前難過,就是以前有站錯隊的,跟錯了太子的,也不是被牽連得太狠,皇宮過年賞下來的節禮,比去年還要重了一點。
百官加了俸銀,也沒少給他們加賞賜。
太子那,罰過被牽連的人之後,也沒打算緊抓着人不放,大夥從族長那也得知,來年有些事,還是會在宗族裏選些人去管管,大家琢磨着,太子還是要給宗族面子的,到時候人還是要用起來,遂心裏也安穩了不少,大家都過了一個好年,所以祭皇附祭皇廟的時候,該熱鬧的時候就熱鬧,該喜慶的時候就喜慶。
一天下來,皇帝身邊圍了不少人説話,就是去見了皇后,心裏有些堵,最後嘴邊也有了點笑。
他跟兒子都不親,跟族人,更是不太親,他當年是踩着親兄弟的屍骨上位的,其中手段殘暴,這些皇室宗親都有點防他,不敢與他過於親近,現在這不談利益的,只説碎事的談話,也是他許多年沒再體會過的。
也就是當年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還見過此景。
沒想,臨死,還能再有一次。
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來是前者樣樣不缺,才能達到最後一樣。
中間少了一樣,都會不妥。
這也是周文帝頭次覺得太子不想後宮太多人,或者在他這個兒子來説,是可取的。
一個家裏,女人多了,*多了,就會太擠,擠滿了就會有人傷,有人死,最終家不成家。
當晚太子依太子妃的意思,送了皇帝回宮。
在太子要走之後,周文帝心平氣和地説“不是朕還想與你過不去,只是只有渝兒一個,朕怕你努力的一切,最終是為他人作嫁裳。”他話還是老話,但口氣是變了。
太子坐了下來,頓了一會,接過了葉蘇小心翼翼端過來的茶,開茶盞,聞了清香喝了兩口,道“我也想過,如若如此,是我兒命中註定與皇位無緣,我做了我能做的,後面的,是後來者的事,您的意思,我明白,您怕皇朝後繼無人,可就是我
這麼多的心又能如何?到時候,我於這個皇朝,也會於您像這個皇朝一樣,是不合時宜的。”周文帝那蒼老的臉上,滿臉的怔仲。
“人是會變的,一個年頭的人,一個年頭的事,”太子也很是平靜地道“我們不能拿一個政令,治理千秋萬代,現在您不行了,到了以後,也會輪到我。”他也是會老的。
他也會老得跟不上,經他一手改變的國家。
那個時候,就該他像他父皇一樣地放手了…
“不能千秋萬代?”周文帝喃喃,臉更疲憊了。
他以為他不過是讓位。
原來,卻是不能千秋萬代。
“嗯。”太子原本想説多説,但見他滿身疲憊,不知怎的,那話到了嘴邊,竟是不能再説下去了。
他低沉地嗯了一聲,最終伸過手去,拍了拍他父皇的手。
他們這種人,要比誰都知道江山易改,沒有誰能一統千秋,他們能有的,就是活着的那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