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您…”瞅着皇帝爹,不知該説什麼好了。我這所謂的神算子,也不過是點個頭、伸兩個手指頭,諸如此類,濛濛人,寬寬大家的心。您可倒好,直接給陶松、殷琴規定了個期限,成親一年之後,他家小閨女出生。父皇陛下您要知道,一對身體健康正常的青年夫婦,並不見得成親兩三個月就能懷上孩子啊。

“正合適。”皇太子鄭重的點頭“爹算的對極了,大上兩三歲,再合適不過。看看我和小師妹是怎樣的伉儷情深,便能想像得到阿若和小陶陶會是多麼的和諧。”胖皇帝被他哄的很高興。

用崇拜的眼神看了皇太子一眼。十哥,原來你胡話説的這麼好呀,刮目相看,刮目相看。

皇帝任過後,又説了幾句公道話“陶銘夫婦這麼做,其實是對的。費興再怎麼不好,這五個月的孝也要為他守,一則盡了自己的心,二則堵了別人的嘴。”陶松今後肯定是要入仕的,他不能有任何一個可能被政敵抓住大做文章的污點。褚氏的身世很多人都知道,又何苦非要趕在費興去世之後的五個月內成親。五個月而已,稍一蹉跎便過去了。

“陶伯伯和褚伯母做的對不對,我不知道。我就知道,爹您説出來的話,一準兒是對的,再正確也沒有了!”討好的笑着,滿口諛詞。

“小十和都是孝順孩子。”皇帝滿意極了。

這就對了,要揀老人家愛聽的話説,要揀悦耳動聽的話説。

皇帝樂呵呵的代“小十給費家挑個近支近派、人品德行不錯的,讓他繼承平涼侯府。老平涼侯英雄善戰,功勞很大,朝廷不能辜負他。”皇太子恭敬的答應“是,一定給挑個好的出來。”轉轉眼珠,淘氣的笑“這是正經事,我能出個主意不?”侯府,永業田,福祿田,每年一千五百石的俸祿,這是很大的利益,費家族人一定趨之若鶩,人人爭着搶着想做這個平涼侯。要是讓吏部那幫人挑選,費家的族人不知得多少好處過去,最後還不一定能挑出來合適的人。既然這是項德政,要讓老平涼侯的族人受益,就別這麼折騰了吧。

當着皇帝的面,皇太子緊張起來,用責備的目光看向“小師妹,你是不能干涉朝政的。”要説什麼話,不能回東宮悄悄説起十哥聽麼,為什麼要當着爹的面。小師妹,爹是不許後宮干政的,連皇后也不許。

做出害怕的樣子“十哥,我知道了。”她縮了縮身子,臉白了白,看上去很可憐。

皇太子心疼的不行。可憐的小師妹,十哥從沒對你説過重話,這不是當着爹的面做做樣子麼,你難道當真了?

皇帝板起臉“小十你是怎麼了,母子連心,你知道不?你也不想想,若是讓小正正、小平平看見了,會不會傷心難過。挑個平涼侯而已,是什麼了不起的事了,也稱得上朝政?”皇太子唯唯。

胖皇帝招手叫過,慈愛的問她“有什麼好主意?快説出來,讓爹聽聽。”登時來了神,神氣活現的瞅了瞅皇太子,昂首,眉飛舞“其實也不算什麼好主意,不過是我隨便瞎想的。我這個人不是愛錢麼,便想着,十哥給吏部去辦這件事,不經濟,很費。還不如讓褚伯母給看看呢,她在平涼侯府住了十年,族人肯定有些瞭解,誰品行好,誰有才幹,誰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瞞不過她。她這個人又很公正,至少比吏部的主事們公正多了。”皇帝是很欣賞褚氏的,聽了這建議,一開始點了頭“瞎想的這主意,聽上去很不錯。”過了會兒,卻想起愛錢不愛錢這茬事,黑了臉“你記恨在心,還想跟爹辯論錢不錢的麼。”堅決不承認“沒有這回事!爹,我是孝順了,您不愛聽的話,我一律不説。”皇太子也趕忙表態“真的,我和小師妹可孝順了,您不愛聽的話,我們可不敢説。要不,您隨手一方硯台一塊鎮紙的丟過來,我們可招架不住。”見皇帝疑惑的看看自己,看看十哥,顯然還不怎麼相信,笑嘻嘻的加了一句“我們真的不敢,否則,小正正和小平平會跟我們算帳的呀。兩個孩子最親祖父,誰和祖父做對,誰便是他們的敵人。”這下皇帝心裏舒服了,笑咪咪説道:“讓褚氏定是吧?成,準了。”——皇太子原本是把這件事給吏部驗封司來辦理的,皇帝一發話,改成了驗封司提供費家近支資料,人選由皇太子親定。費家在京城的族人本已有不少人託門路想方設法往吏部送銀子,聽了這最新消息,打起退堂鼓:人選由皇太子親定,給吏部送銀子做甚。

褚氏接到讓她定平涼侯人選的旨意,紅了眼圈。雖説平涼侯府待她各種冷落,各種打壓,可是她孃親褚夫人生前不止一回跟她説過“你祖父是好人,愛兵如子,故此你外祖父才會為了救他,寧願自己命不要。女兒,你祖父是好人,你不要以生在費家為羞辱。”褚氏那時雖小,親孃的話卻牢牢記住了,祖父是好人,祖父是好人。後來費興被奪爵,她確曾有過痛快的覺,可是更多的,是覺着很對不起九泉之下的祖父。

“老平涼侯有位同母弟弟,在青州任指揮僉事。”褚氏回憶“他老人家曾寫信怒斥過太夫人母子,還差人到柳條衚衕看過我和我娘。不過,那時平涼侯已經娶了新人。”費興生平別的本事沒有,也沒見他殺伐決斷過,就只有那一回,事情辦的很利落。他得到老平涼侯在福建生了重病的信兒,便立褚夫人帶着才出生的女嬰離開,之後他很快娶了王氏。等到老平涼侯病逝的消息傳到京城,王氏已有身孕了。

“因為叔祖父不屑太夫人母子的所作所為,青州和京城的來往並不多。不過,不管我住在柳條衚衕,還是住在平涼侯府,叔祖父都差人送銀錢送各項應用之物給我,一直到我十歲那年,他老人家過世。”褚氏滿是依戀之情的回憶起往事。

平涼侯府對她來説太過冰冷,所以,叔祖父的這些温情,她一直牢牢記着。

皇太子命人查了老平涼侯同母弟的兒子們。他有兩個兒子,長子費舉襲任指揮僉事,次子費譽任奮威將軍,兄弟二人很友愛,至今也沒有分家,相處和睦。

長子肯定是不能過繼的,皇太子下令召次子費譽進京。

費譽和褚氏的生父費興是堂兄弟,卻不像費興似的養尊處優,他是從小跟着父親練兵的,還親自剿過幾回土匪,看上去很有幾分英。皇太子親自召見過,微笑“這人才配做平涼侯。”拋棄女的那位,就算了吧,他只配被趕回老家,鬱鬱而終。

一般人猛的得了個侯爵爵位,該是喜之不吧?費譽卻是呆了許久,失聲痛哭。他不是平白無故就要做平涼侯的,是要過繼給他的伯父,老平涼侯。雖然父母都已過世,可是要認伯父為父,改稱自己過世的父母為叔父、叔母,費譽覺得心理上很難接受。

他也不能拒絕。這是朝廷的恩典,費家人不能不識好歹。而且,費家的爵位能失而復得,對費家來説是再好不過的事,做為費家子孫,他不能拒絕。

費譽接受了平涼侯的爵位。

費譽和褚氏見了面,各自唏噓。

“阿蓮,你有孃家了。”費譽眼中含淚“平涼侯府,就是你的孃家。”褚氏連連點頭。褚夫人生前對太夫人母子很是不屑,對平涼侯府卻還是有情的,褚氏能重回平涼侯府,心中甚

費譽想讓褚氏改姓,褚氏拒絕了“我孃親是我外祖父的獨養女兒,褚家只有她一個。不瞞您説,我本來打算着,若是生了兩個兒子,便要有一個跟着我姓褚,可惜我只生了阿松一個兒子。”

“那,讓松兒多生幾個,要有一個孩子姓褚。”費譽也很為褚副將嘆息,提出這麼個建議。

“我們也這麼想呢。”褚氏微笑“只是,也不知松兒子女緣上,究竟怎樣。”她和陶銘恩愛了二十多年,只生下一子一女。對於陶松的子嗣,她也不敢有太大的奢望。

“給松兒娶個好生養的媳婦便是。”費譽笑了“定了殷家姑娘,對不對?阿蓮,你等着抱孫子吧。”殷姑娘將門虎女,可和京城裏頭風一吹就能吹倒的美人們不一樣,身子好着呢。這樣的姑娘,你還用愁她子嗣不豐?

褚氏舒心的笑了。

松兒,娘真的是迫不及待,等着抱孫子了。

次年天,陶松參加會試,出了貢。殿試是皇太子主持的,他拿着陶松的策論看了好幾遍,思之再三,最後定為第一甲第三人。

算了,已經過去的事,不計較了。陶松確實有才,而且,所有參加殿試的三百人之中,他相貌最好。

陶松中了探花,緊接着娶了他睡裏夢裏也忘不掉的殷姑娘。大登科後小登科,得意到了極處。

房夜,新婚夫婦温存過後,新娘慵懶的問道:“探花郎,這小登科的滋味,比大登科如何?”新郎淺淺笑“大登科算什麼,本不值一提。娘子,小登科才是我夢寐以求的美事。”新娘笑了笑,兩人重又吻在一起——阿若和阿倚已經會走路,會説話,會滿世界亂跑了。

皇帝越發的懶惰了,政務常常給皇太子代管,他在乾清宮裏偶爾也召見大臣,不過,更經常的是召見孫子。小正正,小平平,阿若,阿倚,全是他的心肝寶貝。

這天他格外高興,抱起阿若親了親“乖孫子,今天你岳父和岳母成親啊。”阿若傻呵呵的樂了樂,顯然也不明白皇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對於他來説,這話顯然是太複雜了。

“你要有小媳婦了!”皇帝瞅着寶貝孫子的傻樣,忍不住又親了一下。

阿若扭捏起來,他伸出兩隻小手,捂住了自己的小臉蛋。

不好意思了。

作者有話要説:謝謝my2birds送的地雷,謝謝大家的支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