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直搗黃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是初四的晚上,浮雲掩月,星斗無光。

在熊耳山深處,一道外窄內寬的山谷之中,卻是燈光如晝,照耀著雄踞在谷底的一座城池!

城中樓閣連綿,正中央則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宮殿!

燈光如海,人影幢幢,彷彿極為忙碌,直到五鼓將屆,人影方始漸漸靜止下來,消失在樓閣殿宇之中。

燈光依然照耀如同白晝,但到處卻是靜悄悄地,不知那些忙碌了一晚上的人又在幹些什麼?直到…

東邊的山巔,隱隱現出一抹魚肚白,五鼓已盡,黎明將臨,驀地…

“嗚…”一聲雄渾悠長的號角破空而起,劃破了山谷的靜寂,緊接著四面八方號角之聲齊鳴,震撼著整個山谷!

隨著這號角齊鳴的雄偉音,只聽一陣陣整齊的步伐之聲,從四面八方傳來。

燈光照耀之下,但見八隊衣分紅、黃、藍、白、黑、綠、灰、紫八種顏,男女老少僧道俱全的人,從八個方向齊步而來,朝著巍峨宮殿前面廣場中央的一座白石平臺集中…

這八隊人,每從約十數名到廿餘名不等,個個神抖擻,佩掛著各式兵刃,步伐齊一來到白石平臺前面,便在領隊之人一聲口令之下,整齊地面向平臺列隊。

最令人驚凜的是這八名領隊之人,除了衣著的顏不同而外,個個的長相竟然部是一模一樣,就好像是一個模子鑄出來的一般!

八個活生生的忠義俠陳道隆!當然,這八個陳道隆絕不會是真的,他們個個神氣活現,就只有那身穿黑衣的,似乎是昨夜沒有睡好,神顯得有些恍惚,站在隊伍前面,看起來不大自然。

這八隊人鴉靜無聲地肅立著…

號角之聲已然停止,整座山谷,靜得如同死域!

這座白石平臺,高約二丈,廣闊三丈有奇,四面是白玉雕欄,正面是一道寬達一丈,共有二十一級的白玉階,從臺上直到地面。

正對著這道白玉階,有一海碗細,七八丈高的旗杆,矗立於地上,但旗杆頂上卻是空著,未曾升起旗幟。

此際,東方山巔上的曙漸濃,淡淡的青中,已摻著一抹抹的橙紅,朝陽快要升起來了。

就在這時候,只聽一陣管絃細樂,隱約飄蕩於空中,逐漸由微緲而清晰,由清晰而高昂,眨眼之間…

管絃樂聲倏然停止,白石平臺上面,竟已現出一名身穿王者服飾,頭戴王冠,臉垂黃紗之人,端然坐在一把向著平臺正面的虎皮椅之上。

此人身後,侍立著兩名貌相怪異,年約六旬的老者,一名身穿赭袍的懷抱著一柄寶光四的連鞘長劍,一名身穿紅袍的雙手捧著一柄兩尺多長的白玉如意,兩老者目中光電,令人悚慄。

這時,肅立在平臺下面之人,個個雙手叉於前,低低的垂下,齊齊朗聲道:“參見‘聖主’,願我主武林稱尊,一統天下!”那“聖主”把頭左右一轉,微微擺了擺手,發出像狼嗥一般的聲音道:“諸卿免禮!”臺下之人又齊齊說了聲“謝‘聖主’!”這才抬起頭來,雙手肅然下垂,百十雙目光,齊向平臺上望去。

那“聖主”再次左右掃了一眼,緩緩說道:“本主創建‘聖城’,十載於茲,承諸卿先後效忠,基業大固,自五年前首次行動,即旗開得勝,剷除了以武林領導者自居的‘忠義俠府’,並生擒了陳道隆老匹夫,足證我‘聖城’實有天助…”話聲微微一頓…

平臺下面之人,雙手高舉,發出一陣歡呼!那“聖主”微一頷首,待歡呼之聲停歇,又繼續用那狼嗥一般的聲音道:“在此五年當中,本主巧妙地以諸位愛卿冒用陳道隆老匹夫之身份,建下了許多豐功偉業,使武林震懾,成了人人自危,縮頭不出的局面,此種情形正乃本城一統武林之良機,故本主選定這黃道吉,興師大舉,望諸卿同心協力,共成此不朽偉業,名垂千古…”說至此處,臺下又是一陣歡呼。那“聖主”卻稍稍回顧身後的紅袍老者,沉聲道:“李少卿到泰山去還未回來麼?”紅袍老者搖了搖頭,俯身低聲道:“‘聖主’是否要等他…”話猶未了,驟聽一聲宏亮的大喝:“吉辰到!”這時,東邊的山巔已現出小半輪紅紅的朝陽,似乎把山谷中的一切都披上一襲淡紅的輕紗!

那“聖主”一擺手,止住紅袍老者的話語,低聲道:“不用等了,一切照預定行事。”紅袍老者躬身應了聲:“是!”便直起來,面向臺下,洪聲道:“掌旗來!”又是一陣號角齊鳴,兩名黃衣大漢,四隻手擎著一面巨大的三角形杏黃旗,從一座偏殿中緩步而來…

晨風飄揚著那巨大的旗幟,旗上繡著“武林聖主”四個鮮紅的大字,隨風飛舞!

兩名黃衣大漢擎著巨旗來到旗杆下面,肅然屹立,號角之聲倏止。

平臺上面,那身穿赭袍的老者冷厲地喝了聲:“把祭旗人押來!”話聲一落,另一座偏殿的大門立時出來一列隊伍,前面是一名手捧金盆的大漢,緊跟著是一名肩上扛著一柄大砍刀,戴著黑布頭罩,赤著上身的魁梧大漢,大漢的後面,赫然是忠義俠陳道隆,被五花大綁著由兩名黑衣大漢挾扶而行,押後的則是四名懷抱雁翎刀的紅衣大漢。

這一列怪異的隊伍在全場靜肅中行到旗杆前面,停步轉身,正對平臺,肅然屹立。

那陳道隆似乎已完全失去了掙扎能力,十分順服地被人押送到旗杆前面,作為祭旗的犧牲品!

平臺上面,那“聖主”把頭緩緩左右轉動一下,然後沉重地把頭一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