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滿載基因航行過生命的一艘小船…

星期天上午,席德被一聲響亮的碰撞聲驚醒,原來是講義夾落地的聲音。昨晚她一直躺在上看蘇菲與艾伯特有關馬克思的對話,後來就仰躺著睡著了,講義夾放在棉被上,邊的檯燈整晚都亮著。

她書桌上的鬧鐘現在正顯示著8:59這幾個綠的發光數字。

昨晚她夢見了巨大的工廠和受到汙染的城市,一個小女孩坐在街角賣火柴,而穿著體面、披著長大衣的人們來來去去,連看都不看她一眼。

席德在上坐起來時,突然想到那些將會在他們自己所創造的社會中醒來的立法委員,她很高興自己醒來時還在柏客來山莊。

萬一她醒來時身在挪威另一個陌生的地方,那她會不會害怕呢?不過,這還不只是在哪裡醒來的問題而已。她會不會醒來時發現自己是在另外一個年代呢?譬如說中世紀之類的,或一兩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席德想象自己坐在山口,製作獸皮的模樣。

在世上還沒有一種叫做文化的東西以前,當一個十五歲的女孩會是什麼滋味呢?那時的她會有什麼想法呢?席德穿上一件衣,使勁把講義夾拿到上,然後便安坐上,開始讀下一章。

*****

艾伯特剛說完“下一章”便有人敲少校小木屋的門。

“我們沒有其他選擇吧?”蘇菲說。

“我想是沒有。”艾伯特嘀咕道。

門外的臺階上站著一位年紀很大的老人,有著長長的白髮和一臉白鬍子。他一手拿了柺杖,另一手則拿了一塊板子,上面畫了一艘船,船上載滿了各種動物。

“老先生貴姓大名?”

“我名叫諾亞。”

“我猜也是。”

“孩子,我是你的老祖宗。不過現代人大概不免費認識自己的祖先了。”

“你手上拿著什麼?”蘇菲問。

“這上面畫的是所有從大洪水裡獲救的動物。拿去,孩子,這是給你的。”蘇菲接過那塊大板子。老人又說道:“我得回家去照管那些葡萄藤了。”說著他便跳了起來,雙腳在空中啪答互敲了一下,然後便以輕快的步伐跳進樹林中。只有年紀很大的老人家在一種很不尋常的情緒下才會有那種步法。

蘇菲和艾伯特走進屋裡再度坐下。蘇菲開始看那幅圖畫。可是在她還沒來得及細看之前,艾伯特便很權威地一把將它拿了過去。

“我們首先要談談大綱。”

“好,好,先生!”

“我剛才忘了提到馬克思一生的最後34年是在倫敦度過的。他在1849年遷居到那兒,並在1883年去世。這段時間達爾文就住在倫敦近郊,在1882年去世,在一場隆重盛大的典禮中下葬於西寺,成為英國最傑出的人士之一。就這樣,馬克思和達爾文在人生的旅途上曾經錯。達爾文死後一年,馬克思也去世了。當時他的友人恩格斯說:達爾文創立了有機物進化的理論,而馬克思則創立了人類歷史進化的理論。”

“喔,原來如此。”

“另外一個在作品上也與達爾文有關聯的大思想家是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他最後幾年也是在倫敦度過的。佛洛伊德說,達爾文的進化論和他自己的神分析理論對於人類以自我為中心的天真無知態度構成了挑釁。”

“你一下子提太多名字了。我們現在要談的究竟是馬克思、達爾文還是佛洛伊德?”自然主義“我們可以更廣泛地談到從十九世紀中到我們這個時代所免費的一股自然主義風。所謂‘自然主義’指的是一種認為除了大自然和官世界之外,別無其他真實事物的態度。因此,自然主義者也認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一個自然主義的科學家只相信自然現象,而不相信任何理假設或聖靈的啟示。”

“馬克思、達爾文和佛洛伊德都是這樣的人嗎?”

“一點也沒錯。從上一世紀中期開始,最免費的幾個字眼就是自然、環境、歷史、進化與成長。當時馬克思已經指出人類的意識形態是社會基礎的產物,達爾文則證明人類是生物逐漸演化的結果,而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研究則發現人們的行動多半是受到‘動物’本能驅策的結果。”

“我想我多少了解你所說的‘自然主義’的意思。可是我們是不是最好一次只談一個人呢?”

“我們要先談達爾文。蘇菲,你可能還記得蘇格拉底之前的哲學家曾試圖為大自然的變化尋找合乎自然的解釋,因為他們不接受那些古老神話中的說法。同樣的,達爾文也不接受教會對人與動物如何創造出來的說法。”

“不過他算是哲學家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