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轟然一響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的頭都昏了。”
“雖然我們很難理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情形,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一種現象,它將對我們的世界觀有很大的影響。”
“什麼現象?”
“太空中的銀河系顯然沒有一個留在固定的位置。宇宙中所有的銀河系都以極快的速度彼此分開,愈離愈遠。它們離我們愈遠,移動的速度就愈快。這表示各銀河系之間的距離在不斷增加。”
“我正試著想象這幅畫面。”
“如果你有一個氣球,而你在它的表面畫上許多黑點。然後你愈吹它,那些黑點就分得愈開。這就是宇宙間各銀河系所發生的現象。我們說宇宙在擴張。”
“怎麼會這樣呢?”
“大多數天文學家都認為,宇宙擴張的現象只可能是一個原因造成的。那就是:在大約一百五十億年以前,宇宙間所有的物質都集中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由於物質密度極高,再加上重力的作用,使得這些物質溫度高得嚇人。溫度趨上升的結果,這一團緊密的物質終於爆炸了。我們稱這個現象為‘宇宙大爆炸’。”
“嚇人的。”
“宇宙大爆炸使得宇宙中所有的物質都向四面擴散。當這些物質碎片逐漸冷卻後,就形成各個星球、銀河系、衛星與行星…”
“你不是說宇宙還在繼續擴張嗎?”
“是的。而它擴張的理由正是由於一百多億年前的這次大爆炸。因此目前宇宙各星球並沒有固定不變的位置,宇宙仍然在形成中。它是一次爆炸後的產物。各銀河目前仍繼續以極高的速度向宇宙的四面飛散。”
“它們會永遠這樣下去嗎?”
“有可能,但還有另外一個可能。你還記得艾伯特告訴過蘇菲有兩種力量使行星一直在固定的軌道上圍繞恆星運行嗎?”
“是不是引力和慣?”
“對,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各銀河系。因為即使宇宙仍繼續擴張,引力的作用卻剛好相反。也許幾十億年後有一天,當大爆炸的力量逐漸減弱後,重力會使得各星球重新凝聚,然後就會發生一種‘反爆炸’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內破裂’。不過,由於各銀河系之間的距離過於遙遠,所以情況會變得像是電影的慢動作,就像你把一個氣球裡的空氣放掉以後的現象。”
“那這些銀河系會不會再度聚攏成一個緊密的核心呢?”
“沒錯,你說對了。但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又會有一次大爆炸,而宇宙也會再度開始擴張,因為到時同樣的自然法則又會發生作用。所以會形成新的星球和新的銀河系。”未來的宇宙“說得好。關於宇宙的未來,天文學家認為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宇宙一直擴張下去,使得各銀河系間的距離愈來愈遠。要不就是宇宙會開始再度收縮。究竟會發生哪一種現象,要看宇宙有多重、多大而定。而這點天文學家目前還無法得知。”
“但是如果宇宙重到使它開始收縮的程度,那麼也許這種擴張、收縮又擴張的現象以前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結論顯然應該是這樣。但在這一點上,各家理論不同。也許宇宙的擴張現象只會發生這麼一次,但是如果它永遠不斷擴張下去,則這個現象是從何處開始的問題就變得更加迫切了。”
“沒錯,因為這些突然間爆炸的物質最初是從哪裡來的呢?”
“對於一個基督徒來說,這次大爆炸顯然就是創造過程開始的時刻。聖經告訴我們上帝說過:‘讓世上有光吧!’你可能也還記得艾伯特說過基督教的歷史觀是‘直線式的’。從基督教相信上帝創造萬物的觀點來看,宇宙應該是會繼續擴張下去的。”
“真的嗎?”
“東方文化的歷史觀則是‘循環式的’。換句話說,他們認為歷史會不斷重複。舉例來說,印度就有一個古老的理論,主張世界會不斷開合,因此造成所謂的‘婆羅門’(brahman’sday)和‘婆羅門夜’(brahman’snight)輪
替的現象。這種觀點自然比較符合宇宙會永遠不斷擴張、收縮的看法。在我的想象中,那就像是有一顆宇宙的心臟不斷在跳動的情景…”
“我認為這兩種理論都同樣令人無法想象,也同樣令人興奮。”
“這就像是蘇菲有一次坐在花園裡思索永恆的矛盾:宇宙要不就是一向都存在著,要不就是突然無中生有…”
“喔,好痛!”席德用手拍了一下額頭。
“怎麼回事?”
“我好像被牛蠅叮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