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都是說不好的事情。

畢竟,連對撞機都不知道,750GeV的信號究竟意味著什麼……

而拋開理論物理學界的爭論不談,媒體、公眾們關心的焦點,則是在另一個地方。

對於看熱鬧的外行們來說,這簡直比五夸克態粒子還令人驚訝。

因為……

報告這一發現的。

竟然是一位實習生!

第176章史上最強實習生!

最先報道這一消息的,是英國的《衛報》。

撰寫文章的記者,用驚歎地文字陳述了這一發現。

“……CERN在實驗中捕捉到異常信號,專家稱這可能將成為發現超對稱粒子的重大線索,而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一線索的發現者,竟然是一名來自華國的實習生!”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似乎影響力強子對撞機。

緊接著,又有媒體將這位實習生的身份給挖了出來。

這一挖不要緊,不少人都被嚇了一跳。

比如,在德國《焦點週刊》的最新一版,關於這位實習生身份的報道,便徹底引爆了人們的眼球。

“……在CERN對撞機實驗中發現750GeV特徵峰的實習生,其身份是金陵大學碩士生以及LHCb華國合租成員。而其成就並不只是在物理領域,就在今年年初的普林斯頓學術會議中,他拿到了最佳青年報告人的榮譽,而獲獎報告內容是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明!”

“……本報記者分別採訪了聯邦數學學會的會長弗朗西斯先生,以及菲爾茨獎得主愛德華·威滕。弗朗西斯先生對其的評價是,這是一位思維卓越、富有創新力的年輕學者。而愛德華·威滕的評價則更讓人驚訝,他認為他可能成為第一位摘得菲爾茨獎的華國學者。”本來750GeV的消息並沒有引起廣範圍的轟動,只是在高能物理的小圈子裡傳。但因為《焦點週刊》的這則報道,一下子將新聞的熱度推向了高峰。

“瞞過”了諸位大佬的線索,被一名實習生髮現,這本身就已經夠讓人大跌眼鏡了。而這位實習生的身份竟然還不是“物理出身”,而是搞數學的,更讓人被震驚的無以復加。

消息暫時還沒有擴散到國內,但在國外的社媒體上,已經引發了熱議。

國外某常青藤盟校的校園論壇。

【謝特!本來我都放假了,然而就在昨天,我的導師一個電話把我喊回了學校,神經病一樣地告訴我有新的課題了,現在接開始做……簡直是瘋了。】【這是好事兒啊,我的畢業論文有著落了:)】【那可說不好,萬一下個月CERN就確認了那個信號呢?】【不可能,以強子對撞機的工作效率,年底總結會議上CERN都不一定能搞清楚那東西究竟是什麼。而我,在年底之前,還能再水一篇:)】某北美留學生論壇。

【可怕,菲爾茨獎都滿足不了他了!這都奔著諾貝爾獎去了……】【諾貝爾獎還差遠了,不過也很強了。理論物理是最難出成果的,這個發現雖然算不上什麼重大研究成果,但卻至少解決了一百個高能物理方向博士的畢業問題……這還是往少了說。】【確實說少了,這幾天arxiv上高能物理方向的論文新增數量簡直爆炸,不只是畢業論文,連很多教授都在押寶。】【仰望學霸大佬,等我讀碩士了,也能這麼弊嗎?】【醒醒,別人今年年初還是本科,那時候就已經這麼牛了。】【……給跪。】……

《焦點週刊》那篇關於這位實習生身份的報道出來之後,各大媒體都對那篇報道進行了轉載。

雖然不少媒體都對陸舟的身份背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挖掘,但第一個採訪這位實習生本人的,卻是《自然週刊》。

當然,現在他已經不是實習生了,而是CERN合作國的正式研究員。

八月二號的中午。

內瓦的一家咖啡廳裡,親自開車帶陸舟來到這裡的格雷爾教授,向他介紹了這位《自然週刊》的女記者。

“這位是貝琳達女士,畢業於牛津大學,”格雷爾教授看向了貝琳達女士,繼續介紹道,“而這位,就是我和你說的陸舟。”兩人應該認識。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陸舟的錯覺,總覺得兩人見面的氣氛,有一點點微妙的尷尬。

而尷尬的源頭,似乎是來自格雷爾教授這邊,反觀貝琳娜女士這邊,臉上的笑容倒是很自然。

“您好,貝琳達女士。”陸舟主動伸出了右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