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比如你在A期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在某個領域或者方向有重大突破,被B期刊看中,該雜誌就會找一個該領域的牛人把你發在A期刊的那篇文章的亮點給概括一下刊登在B期刊上(也有是自己寫Highlights的)。

這種情況在化學和生物兩個領域比較常見,發在子刊上的文章被主刊挑中並不算什麼新鮮事,但同時被《自然》和《科學》進行Highlights的,卻是比較罕見的。

相比起工業界的冷靜來說,學術界對這篇論文的態度,簡直可以用“狂熱”一詞來形容了。

如果這篇論文是真的,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並不會因此而利益受損,反而會因此受益。

原因很簡單,工業界對鋰電池的顧慮,主要便是集中在鋰枝晶導致的一系列安全問題上。如果鋰枝晶的問題能順利解決,毫無疑問大筆的研發資金將湧入這一領域。

哪怕有那麼幾個研究負極材料的實驗室被砍掉經費,也會有更多的經費和課題湧入進來。

因此,不到短短的一個星期,幾乎是百分之八十的研究鋰電池的實驗室,都對這篇論文展開了重複實驗。

這種盛況很快引起了新聞界的關注。

哥倫比亞廣播電視臺科技欄目的記者做了一期採訪節目,採訪了位於康奈爾大學的羅斯·克雷爾教授。

很巧的是,當哥倫比亞電視臺記者抵達的時候,克雷爾教授的實驗室正好在對該論文進行重複實驗,而且已經進行到了最後階段。

當被問及該項技術的意義時,克雷爾教授一臉嚴肅地說道。

“……我們的研究團隊正在重複該項實驗,如果這不是一場意外,那麼這項技術毫無疑問將改變整個行業的面貌。”

“因為無論是鋰硫電池還是處在概念階段的鋰空氣電池,都繞不開枝晶問題。反過來鋰枝晶的問題能在負極材料上得到解決,我們甚至不用對以往的設計做出太大的改動,直接更換負極材料就可以了。”克雷爾教授的回答,讓記者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毫無疑問,他要的大新聞就在眼前。

“可是克雷爾教授,據我們採訪IBM集團前鋰空氣電池項目負責人得到的反饋是,工業界對這項技術的看法持悲觀態度,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克雷爾教授想了想,回答道:“悲觀很正常,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實驗室宣稱自己解決了鋰枝晶問題,對於新技術保持謹慎是必須的。老實說,即便是現在,我依舊保持懷疑,因為投稿人在論文中提到的解決思路並不是什麼新穎的東西,甚至有點過時。”記者立刻追問道:“為什麼這麼說?”克雷爾教授:“因為我們現在主做法是提高電解質的粘稠度,甚至直接採用固體材料。或者在鋰負極上做個碳材料結構,放電時限制住鋰金屬生長後的外形,充電時也能保證鋰全部進入正極後負極結構不塌陷。陸教授採用的在負極材料上塗膜的設計,事實上在二十年前很多實驗室就已經嘗試過無數次了。而且……”記者:“而且?”克雷爾教授聳了聳肩:“而且他是一個數學教授。我對計算材料這門最近才出現的新興學科不瞭解,但即便如此我也知道很多東西光是創建模型是不夠的。”然而就在這時,背後的實驗室裡,突然響起了歡呼聲。

聽到這聲音之後,克雷爾教授和記者都愣了下。

記者:“發生了什麼?”克雷爾教授和自己的助手相視一眼,一臉古怪地看向了那個記者。

“不知道……也許是成功了?”第266章材料學,LV3!

克雷爾教授的推測沒有錯。

當他快步返回實驗室中,放在場發掃描電子顯微鏡上的樣品沒有冒煙,沒有爆炸,一切都好的令人驚訝。

通截取的幾組SEM圖像,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鋰離子逐漸沉積在具有改PDMS薄膜保護的電極上,就如同一層美麗的銀苔原。

但這層“苔原”並沒有像其它鋰電池中那樣野蠻生長,發育出致命的枝晶,而是安靜地躺在改PDMS薄膜的下方,隨著時間的推移平緩起伏著。

成核現象並沒有發生,或者它發生過,但卻被疏導了。

不出意外的話,這種狀態會維持下去,一直到整個充電過程完成。

毫無疑問,他們成功還原了實驗。

“難以置信……”站在電腦的旁邊,看著旁邊場發掃描電子顯微鏡不斷生成的圖像,克雷爾教授連著說了三句難以置信,依然無法宣洩心中的震撼。

即便同樣的圖像在《自然化學》中已經貼出過,但遠遠沒有親眼見到那般直觀。

站在他身後的哥倫比亞電視臺記者卻是一臉的困惑,並不明白這些研究人員到底在高興些什麼。

即便站在這裡見證了偉大的時刻,他也看不出來這幾張SEM圖上存在任何玄機。

出於困惑,他開口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