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終,他輕聲嘆了口氣。
“很抱歉,我親愛的朋友,如果你只是想與我探討等離子體湍的物理模型,或者是其他關於物理或數學上的問題,我都可以解答你心中的困惑。但在有關可控聚變的問題上,我沒法給你更多的提示。”
“正如你所說的,這是一項全人類都將從中受益的技術,然而遺憾的是,你們的傲慢與偏見導致瞭如今的局面。如果不是在ITER會議上鬧得不歡而散,我們原本有機會一同分享這一勝利的喜悅。”說到這裡,陸舟停頓了片刻,繼續開口說道。
“更何況,STAR-2示範堆不是我一個人的成果,是上百家研究單位心血的結晶。如果現在我幫助了你,那將是對那些和我一同努力過的同胞們,最大的不負責。”克雷伯教授表情複雜地看著陸舟。
“我原本以為你會認同科學無國界的觀點……”
“是的,直到現在我依然認同這一點,”回應著他的視線,陸舟輕聲說道,“但在此基礎之上,科學家有國籍。”對話陷入了沉默。
看著低頭不語的克雷伯教授,陸舟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但我能說的話只有這麼多。不過,如果你們真正渴望這項技術,我倒是可以給你指出一條明路。”克雷伯教授猛地抬起了頭。
“你說吧。”陸舟說道:“讓你們國家的政客來談吧,不是來找我,而是找那些他們應該去找的人。”
“這些研究之外的事情,和我們這些學者們已經沒什麼關係了,不應該由你來為你的祖國求情。”
“華國是一個開放的國家,無論是經濟、文化還是科學亦或者其它領域,我們從來沒有迴避過融入國際社會的大家庭。然而,融入與接納,是屬於雙方共同的義務,並非應該以某一國單方面的妥協為代價。”
“我相信,只要你們願意放下偏見,願意拿出足夠的誠意,我們之間依然存在著合作的可能。”第573章凌雲!
兩杯咖啡最後是陸舟請了。
在謝過了陸舟之後,從咖啡店離開的克雷伯教授,當天便坐上了回國的航班。
因為身體不便,陸舟沒有去機場送他,不過卻是吩咐王鵬將他送到了機場。
至於他會做怎樣的選擇,歐洲又會做怎樣的選擇,這些事情只有未來才知道了。
大年初九,上京的大會堂內,可控聚變示範堆點火成功的表彰大會,在大會主持者的致辭與一片熱烈的掌聲中拉開了帷幕。
在表彰大會上,大長老向在示範堆工程中做出傑出貢獻的研究人員,親自頒發了二十六枚金的五八五紀念勳章以及鮮紅
的證書,並對這些奮鬥在科研陣線的第一線上、擁有傑出貢獻的科研工作者,表示了崇高的謝意。
還記得那是1958年的天,華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二部(現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對磁約束聚變的研究正式立項,拉開了可控聚變研究的序幕。
到現在,可控聚變的研究,已經走過了六十多個年頭。
幾乎三代人的時間,這項世紀工程終於被完成了。
這場表彰大會,也算是為這轟轟烈烈的科研工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低頭看著前那枚金光閃閃的勳章,坐在席間的李健綱院士擦了擦眼角,用只有他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聲唸叨。
“老師,我們成功了……”他依然記得,那是82年的新年,從哈工大船舶核動力專業畢業的他,原本的理想是成為一名航母設計師,結果導師的一句話,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投身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可控聚變研究的事業中。
二十年後又是二十年,在這條彷彿永遠充滿希望卻看不到頭的路上,他後悔過,也茫過,然而最終還是義無反顧地堅持了下來,並且在祖國最需要他的時候放棄了牛津Culham實驗室的職位,回國扛起了可控聚變研究的大旗。
或許此刻的光景,他的導師已經看不見了。
但他相信著,若是他導師在天有靈的話,一定會為他的今天,和他做過的那些選擇到驕傲和自豪……
坐在他的旁邊,摸著前的勳章,王曾光院士心中一陣
慨。
“沒想到我這個搞了半輩子核電的,退休前沒見證到四代核電的曙光,倒是見證了三代核電的絕唱了。”裂變堆本來就是昂貴的能源,上網電價比火電不知道高出了多少個百分點,更遑論還會產生難以處理的核廢料。
等到盤古聚變堆完成最後的調試,併網供電之後,估計以後國內不會再有新的裂變堆建設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