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看到坐在板上的約翰遜之後,斯蒂芬教授立刻飄上前去,站到了板的邊上。

“哦,真是抱歉!讓你們受苦了……你現在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到不適的地方?”被熱情的斯蒂芬教授得有些矇蔽,約翰遜一臉沒搞清楚狀況的表情,看向了趙舒軒。

趙舒軒輕輕咳嗽了一聲,向他解釋道:“這位是斯坦福大學的斯蒂芬教授,也是由美國政府指派的微生物學專家。”說到這裡,他停頓了片刻,第三次看向了手腕的計時器。

“看來你們需要一點時間,我就不打擾你們了。”說完,趙舒軒便飄向了門口,將這“敘舊”的空間留給了兩個人。

看著緩緩關上的艙門,約翰遜總算是回過神來,想起這位教授先前拋過來的問候,遲疑了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我現在一切都好,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回家了?”斯蒂芬教授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很快就可以,運送物資的鵲橋號已經在前往月宮號的路上,華國人答應我們搭乘返航的鵲橋號回到國際空間站上。到時候會有專門的航天器送我們回家。”終於可以回家了。

約翰新覺這大概是自己這兩個多月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看著表情舒緩的約翰遜,斯蒂芬教授饒有興趣地繼續說道:“說起來,火星上的覺如何?方便聊一聊嗎?”約翰遜:“……這是體檢的一部分?”

“不,只是我的個人興趣,”斯蒂芬教授搖了搖頭,笑著繼續問道,“你們是人類的英雄,從來沒有人將自己的腳印印在那顆沙漠星球上,但你們做到了!我很好奇,火星上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聽說你們在那裡種了土豆?用火星的土壤?味道如何,好吃嗎?”英雄……嗎?

面對著斯蒂芬教授連珠炮一般拋來的問題,約翰遜的笑容有些苦澀。

是的,他們成功將腳印印在了火星上,但卻是華國人將他們從那裡帶回來的。

無論怎麼想,這都算不上一次成功的登陸。

而最後的結局也確實如此,新弗吉尼亞號生命維持單元在席捲全球的沙塵暴中沉淪,而他們在堅守了近一個月之後,最終也被迫全部撤出。

看著舷窗外的那顆銀白的星球,約翰遜深呼了一口氣,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想。

“這種覺……你不會想來第二次。”

“簡直糟透了。”第813章Z博士拯救世界?

《昏27天后成功甦醒,阿瑞斯計劃殖民者中兩名已經痊癒!》《緊報解除!火星細菌被月宮號專家團隊聯合攻克!神秘博士“Z”提供重要線索!》《……》幾乎就在約翰遜醒來之後的第二天,關於X-0172細菌研究的最新進展,就通過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公佈給了全球媒體。

當得知三位陷入昏的殖民者,已經有兩名成功甦醒,並且成功清除掉體內的染細菌之後,立刻引起了國際社會的轟動。

在《人人報》首先報道了相關的消息之後,《華盛頓郵報》緊接著對該新聞進行了報道,並且就這次事件採訪了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埃利亞松先生。

一個月前,正是他站在聯合國緊急會議上,宣讀了號召世界各國共同應對這一危機的聯合倡議。

雖然真正促使各國共同應對這一危機的並非是這份聯合倡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那番講話,還是相當具有標誌意義的。

當被問及如何評價各國在應對這次全球危機的表現時,埃利亞松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地給予了相當高度的肯定。

“……這是人類面對自然的又一次偉大的,人的光輝將我們連接在一起,在困難面前我們沒有放棄任何一個人!”記者:“關於還沒有成功獲救的黑人殖民者泰維,請問您如何看待。”埃利亞松:“我認為未能獲救只是暫時的,我相信國際專家團隊擁有足夠豐富的經驗與學識,他們需要的僅僅只是一點時間!”無論如何,三位染了X-0172細菌的患者裡面,能夠成功治好其中的兩個,已經是一個相當大的突破了。

據華國公佈的時間表,約翰遜與瓊斯將在一個星期之內乘坐鵲橋號貨運飛船從月宮號轉移至曙光號國際空間站,在那裡由聯合國派遣專家進行最後一次體檢,然後乘坐返回艙返回地表。

到此為止,關於火星細菌引發的地球生態危機,算是已經進入了尾聲。

在這27天的漫長等待裡,無數人對地球生態系統的未來表示了擔憂,而現在所有的擔憂總算是塵埃落定。

在X-0172細菌牢不可破的芽孢面前,人類文明將不再束手無策,幾乎沒有人懷疑,用不了多久的時間,剩下那位殖民者同樣也會康復過來。

他們所需要的,僅僅是一點點時間。

與此同時,除了即將返回地球的兩位殖民者之外,備受媒體關注的還有在整個事件中扮演了擔當重要角的“Z博士”。

據斯坦福大學的斯蒂芬教授所言,如果不是這位博士提供的解決方案,以及關鍵的信息素分子式和合成方法,他們現在可能還被卡在如何阻斷X-0172細菌形成芽孢這一瓶頸上。

“……他的研究成果對於我們最終清除殖民者體內的火星細菌起到了決定的貢獻!”

“雖然不知道他是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了匿名,但我希望他能夠站出來,接受這份拯救世界的榮譽!”關於這位Z博士身份的猜測,隨著X-0172細菌相關的報道不斷髮酵著。

不只是媒體們好奇著這位不願透姓名的學者的身份,普通大眾們也對這位匿名的學者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

比較有意思的是,如果他的名字大大方方的寫在論文上,吃瓜群眾們還不一定會這麼興趣。哪怕是媒體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大家在看過一眼之後,不久也會忘記。

就好像雖然說起諾貝爾獎大家都知道很牛,但卻沒多少人會記得某一年的諾貝爾獎被誰拿走了一樣。

然而現在,就算是平時對生物學漠不關心的人也都在好奇著,這篇論文的作者究竟是誰,是哪國的學者,又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選擇了匿名……

金陵高等研究院。

生物學研究所。

劉作冰教授將一份報告到了陸舟的手中,用帶著幾分慨的聲音說道。

“難以置信,沒想到我們夢寐以求的無副作用的緩釋劑,竟然在火星上。”在發現X-0172細菌形成芽孢時分泌的信息素能夠促進生物體進行主動休眠之後。

接過了這份報告之後,陸舟略地掃了一眼。

據在小鼠身上實驗得到的數據來看,植入了X-0172細菌之後的小鼠在遭遇零下12-15度低溫時,會主動活體內細菌形成芽孢,釋放休眠信息素推動寄主進入休眠狀態。

休眠時間達到24小時,寄主將進入完全休眠狀態。而到達了該狀態之後,寄主的代謝能力將下降到一個相當低的水平,並且確保寄主的體細胞結構正常,能夠在情況合適的時候能夠重新轉化成營養細胞,恢復休眠之前的代謝水平以及運動能力。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陸舟的眉微微挑起了一絲興趣的神

察覺到了陸舟臉上興趣的表情,站在旁邊的劉教授笑了笑,開口說道。

“還記得前段時間我們拿到的那個線蟲細胞嗎?下一步我們打算將18S-rDNA基因片段入到X-0172細菌中,通過X-0172細菌合成維持休眠生物細胞形態的特殊蛋白。”陸舟將手中的報告翻了一頁,隨口問道。

“給X-0172細菌添加的DNA沒問題嗎?”劉作冰教授:“風險在可控範圍之內。”

“那就按你說的做好了,”將手中的報告還給了劉教授,陸舟點了點頭說道,“記住,任何時候安全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劉作冰教授鄭重說道:“放心,安全上我肯定會一萬個小心。”目前名義上X-0172細菌只在月宮號上由活體樣品,送往地球的樣品都是經過滅活處理的,然而話雖然是這麼說,作為月球軌道施工委員會的總設計師,陸舟在研究上多少還是有“一點”特權的。

早在事情發生之後的第一時間,X-0172細菌的活體樣品就被返航的霞光號送到了高等研究院,受到最嚴格的保管。

只是這件事情沒有公開罷了。

將報告收了起來,劉教授正準備離開,就在這時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於是開口問道。

“對了,那個代謝提取物……您用完了沒?”

“還有一點,我放在辦公室了。如果你需要的話,一會兒我讓人給你送過去……”見劉教授一臉奇怪地看著自己,陸舟微微愣了下,隨口問道,“……怎麼了?”搖了搖頭,劉教授狐疑地問了句。

“有個問題我不知道方不方便問。”陸舟:“什麼問題?問吧。”劉作冰教授:“您認識那位Z博士嗎?”陸舟:“……不認識,怎麼了?”

“我就是隨便猜一下,您別往心裡去,”劉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問道,“那位講論文上傳到Arxiv的Z博士,該不會是您——”輕咳了一聲打斷了劉教授的話,陸舟反問了句說:“你覺得可能嗎?”劉教授很老實地點了點頭。

“一般來說生物學的論文掛預印本發在BioRxiv上的多一點,我很少有聽到同行把預印本扔到ArXiv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ArXiv那邊應該是物理、數學和計算機方向的論文稍微多點。”再加上能夠接觸到X-0172細菌樣品的就那麼幾個人,月宮號上的幾個專家都表示不是自己寫的,地面上又只有金陵高等研究院這邊能接觸到活樣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