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讚譽如潮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崔正源一邊觀看著電影,還一邊留意著觀眾們的反應。

因為他發現,觀眾們的反應遠比電影本身更加有趣。

當看到在派出所內,忠浩建議警察們去搜索他抓到英民的附近小區時,而警察們渾然不顧的情形,現場的觀眾罵聲不絕。

“靠,有沒有搞錯啊?這什麼爛警察,連一點最基本的刑偵常識都沒有。”當看到忠浩以前在警隊的老朋友,在接到他報案時卻選擇去緝捕向市長候選人潑糞,觀眾的怒火來了大爆發。

崔正源就清晰地聽到坐在自己身後不遠處一個學者模樣的人在唸叨,“我們納稅人的錢被如此使用,是整個社會的悲哀。”而在這個學者身邊的人,也都紛紛附和,譴責電影中警察們的荒唐行為。

只是聽到這些,崔正源只能莞爾一笑。

這些人明顯是受到正統教育的影響過深,把社會現實都往理想化的方向思考。

雖然嚴格來說,國家機構收取稅賦,用來服務於公眾似乎是大道理。但其實從政治的本質上來說,這麼想其實是很錯誤的。

因為管理一個國家的,是統治階級。

而統治階級是要靠剝削大多數的下層群體的財富來維持運轉和生活的,也就是說,稅收的本目的,並不是像課本上說的那樣,是用來服務於大眾的。

哪怕統治階級把稅收的資金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投入等用途,本目的也是為了平息民眾的不滿和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同樣的道理,統治者設立警察機構的原因,也不是為了社會治安,確保下層人士的安全。而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鎮壓反抗者。

警察是這樣,軍隊也是這樣。

因此,在不確定的女失蹤事件和市長候選人遇襲事件當中,警察們該如何選擇。也就不足為奇了。

摧眉折事權貴,說的不就是這個嘛。

按照最樸素的道理來解釋,你是地主家的長工。但你不給地主種地,卻跑去幫隔壁的農民除草。

你說。地主能高興嗎?

只是這種最最本質的政治原理,不要說普通的觀眾,就是電影的創意人羅宏鎮也沒有看透。

在《追擊者》中,他更多表達出來的乃是對社會現象的控訴以及對政府機構的批判而已。

不在統治階級生活過,受過,是不會有像崔正源那麼本質徹底的認識的。

幸好的是,他現在就是名副其實的統治階級,享受著這種佔據著資源的幸福。

整部電影當中,都一直充斥著一種矛盾,那是在主角忠浩和看似無關緊要的警察們之間。

忠浩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找人。

找到失蹤的美珍,不讓她的女人變成孤兒。包括抓捕英民,動用暴力,他的目的都是這一個。

但警察們的想法顯然跟他不一樣,因為這群公務員所想的乃是破案。

製造一個駭人聽聞的大案出來。這樣就能掩蓋市長候選人所遭遇的醜事。

按照警察局長的話來說,做不到的話,我們就都完了。

認知上的差距,讓雙方在行事的積極上完全不可同而語。

孤軍奮戰的忠浩經過艱苦的查訪,居然在掌握了國家機器和龐大情報網絡的警察們之前找到了英民的行兇現場。

而可笑的是,在直面顯而易見的殺人犯英民的時候,警察們所做的確實反覆地要從他嘴裡得知犯罪經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