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4章民主的本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但這件事就那麼真實地發生了,而且還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效果,幫助美國一舉衝破了歐洲的藩籬,開始在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

同樣的,因為輝煌的執政履歷,讓羅斯福在深孚人望的同時,完全地掌控了整個國家的權力。

而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冷戰的序幕拉開。為了和蘇聯爭奪世界霸權,美國的整體政治需要都迫使失去了主導權的財閥們只要暫時忍耐下來。免得真的爆發了第三次世界大戰,所有的一切都徹底完蛋。

這也是為什麼在過渡的杜魯門之後,上臺的總統會是艾森豪威爾這麼個軍人。

這其中自然是有美國為了應對蘇聯的現實威脅的考慮,認為一個戰爭經驗豐富的軍人總統,一旦在大戰爆發的時候,能夠很好地領導美國抗爭*的擴張。

可惜冷戰永遠都是冷戰。不可能變成熱戰。處於互相之間的忌憚,以及毀滅的核武器的出現,導致美國和蘇聯並沒有辦法取得壓倒對方的優勢。

在艾森豪威爾之後。繼任的總統是肯尼迪。

很不幸的是,肯尼迪跟羅斯福一樣,同樣是聲名赫赫的政治世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按照這種趨勢看下去,政治世家將從此以後一直把持美國的政治。

但意外發生了,那就是肯尼迪被刺殺事件。不光是肯尼迪,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也同樣被刺殺。

從這以後。政治世家在美國的政界的壟斷地位就徹底被打破,恢復了實力和忍耐了許久的財閥們又一次掌控了美國的政治。

肯尼迪總統被刺殺之後。他的副總統林登。約翰遜繼任為了總統。

查看約翰遜的履歷可以知道,此人來自於德克薩斯州。而此地,正是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財團起家之地。

其實在這之後,政閥和財閥之間關於國家主導權的爭奪並沒有停止過。後來的古巴導彈危機中。尼克松總統險些就要將主導權拿到手了。

結果一個水門事件,導致他黯然下臺。而接過了他權柄的人,則是福特總統。

聽聽名字,福特總統,誰能相信他跟汽車大亨福特集團沒有關係?

最最重要的是,福特總統和他的副總統一樣,都是沒有經過選舉而接任的副總統和總統。

而他的副總統,名叫納爾遜。洛克菲勒。

看看福特總統在任期間的政績就知道了,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越南撤軍。徹底地將美國從越南的泥潭中拉了出來。

美國在越南陷的越深,最倒黴的就是各大財閥。所以他們支持的福特總統上任之後,這些財閥們才迫不及待地收縮力量。

但是連年對待的軍事行動。還是給美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加上普遍的經濟危機的爆發,又一次讓財閥們的力量被削弱了。

此消彼長,在財閥失去力量的時候,就是政閥們開始抬頭的良機。

這一點從老布什總統的上臺開始,愈發的明顯。

他之後克林頓總統、小布什總統全都是政治世家的傑出代表。

或許那位奧觀海同志是財閥政治最後的掙扎了。

因為據目前美國的政治形勢判斷,未來能夠勝任總統的人。將不是希拉里。克林頓,就是小小布什。

看看他們的名字和家族關係。赫然就是家族把控國家政治的新鮮的例子。

為什麼美國在實行了多年的看似美好的民主政治後,漸漸地開始步入了政治勢力把控的寡頭政治局面呢?

很顯然,這個現代民主主義的發起國,其中的有識之士也意識到了民主政治的強大缺陷。

凡是實行西方民主政治的國家,都有一個極大的難題無法解決。那就是效率低下、互相傾軋。

只要是政治,就會牽扯到利益。

而在民主政治制度之下,允許所有人發出聲音,擁有干涉政治的權力。那麼導致的結果就是,許多時候反對派純粹是為了反對而發對。

不管執政黨的政策好與壞,他們都會找出無數的理由來反對。

而且民主政治制度之下,大家同樣都很有力量和財富,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可以有人會存在疑問了,為什麼好的政策反對黨也會阻撓呢?

你想啊,你執政黨的政策這麼好,實行起來普通民眾不是受惠了嘛。這些有選票的民眾得到了實惠,會念誰的好啊?

那自然是執政黨了。

這樣的話下次選舉的時候,民眾們念執政黨的好處,當然會把票投給他們了。於是執政黨繼續做下去,在野黨還有上臺執政的機會嘛?

就算為了不讓你執政黨拉攏民心,也不能讓你的好政策施行下去啊。

再說了,這個世界上哪有萬全的完美政策,可以造福國家中的每一個人。所以想要對一個政策找出反對的理由,不要太容易。

試想,在這樣的政治制度下,你能指望一個國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嘛?(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