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演員的選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浩宇忙不迭地翻出《聽見你的聲音》的劇本。還視若珍寶地擦了擦上面本不存在的灰塵。

崔正源可是難得說什麼劇本好,他既然這麼表示了,那足以說明,兩部戲孰優孰劣。

“剛才我看了一下,這部戲裡面男、女主角的年齡察覺比較大。所以男主角不如讓李鎬、女主角讓河智苑部長來演?”李浩宇自己預想了一下演員的陣容。

崔正源呵呵一笑,否決了他的想法。

“李鎬現在光是廣告都拍不完,本沒有行程拍戲。河智苑部長那邊也不行,她下半年有一部大戲等著,要調整狀態。”河智苑的大戲不用說,自然是那部火爆異常的《奇皇后》了。

也正是通過這部戲,河智苑重奪電視劇女王的稱號,讓人們見證了她的實力。

因為是古裝大戲,還涉及到很多文化種類,所以目前河智苑已經不接任何的行程,專心為《奇皇后》做準備了。

這一次《奇皇后》的劇本也是崔正源編纂的,不過裡面的一些不合理的情節,都被他做了修改。

比如那位高麗國王居然敢那麼強硬地跟蒙元王子說話,這是完全不符合宗主國與附屬國之間的地位的。

當然了,裡面那些蒙古人跑到高麗的地盤上搶奪民女的部分,他明知道不對,但為了劇情考慮,也就沒有做什麼修改。

那個時代,中原發達,半島貧苦,所以有很多的朝鮮人背井離鄉,跑到中原來討生活。

哪裡需要中原王朝過去搶人啊,都巴不得能夠來中國的花花世界,賺錢養家呢。

雖然那些大字不識的朝鮮人來了中原,也做不了什麼太好的工作,但即使是丫鬟和太監,也不是蹲在朝鮮半島那窮的喝西風的地方能比的啊。

你想想,能夠去做宮女、丫鬟和太監、傭僕的地方,不是皇宮王府,就是大戶人家。

在這種人家裡生活,即使是雜役,最起碼有衣服穿、有飯吃啊。而且幹了一段時間,還能攢點錢。

到時候把這些錢寄回去,讓家裡人也有個吃喝啊。

怎麼看,生活條件也比留在半島強啊。

用的形象的比喻就是,那個時候去中原,就跟今天去美國一樣。

你說你要去美國做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結果被人抱著你要死要活的不讓去,你會做何想?

肯定是以為丫的腦子有病吧,還是嫉妒哥們混的好啊。

再說了,那個時代朝鮮人在中國混的好的比比皆是,也不盡然都是埋沒於宮傭雜院裡。

除了那位具備傳奇彩的奇洛之外,後來的明成祖朱棣的一位妃子,同樣也是朝鮮人。

而且朱棣每次進軍蒙古的時候,都會帶著這位妃子一起出徵。

無從考據這位妃子姓甚名誰,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妃子的本家在朝鮮肯定有著莫大的影響力。

朱棣帶著她一同征伐蒙古,顯然是存了利用她的身份,瓦解奇洛遺留下來的高麗人的勢力,穩固遼東和朝鮮局勢的目的。

與戚繼光齊名、視努爾哈赤如走狗奴隸的遼東總兵李成梁,也是朝鮮人後裔。

而且在明朝時,還有一位朝鮮士子參加可科考並且榮登進士榜單。

這名士子後來還不授予了蘇杭一帶的一個富裕縣的縣令之職,最終因為不明當地風土民情,才辭官返回了朝鮮。

試想,那樣的中原,怎麼可能被朝鮮人畏懼如虎?

但影視作品嘛,誇張一些也無所謂。不如此,真按照歷史事實去描寫奇洛,劇情豈能好看?

“那怎麼公司還有合適的人選嗎?”李浩宇糾結地問道。

崔正源卻呵呵一笑,反問道:“誰說了一定要用公司裡的人啊?外人就不行嗎?”

“呃…”李浩宇話語一頓,才明白是自己陷入了誤區。

崔正源先說這部戲好,又歷來都有使用本公司藝人的傳統,所以他本能地就認為這一次也不例外。

既然反應了過來,他也懶得瞎猜了。

“那你說吧,到底誰合適?只要說出人來,我自己親自去請。”他一個電視臺的社長,要親自出面邀請演員加盟,估計沒誰敢拒絕。

在韓國,藝人得罪電視臺的社長,那是最不聰明的做法。

崔正源也不打玄機了,直接說道:“有個年輕的演員,以前是模特,不過現在人氣不錯,叫李鍾碩,你可以找他來演男主角。至於女主角嘛,李寶英畢竟合適。”對李鍾碩,崔正源多介紹了幾句。因為他怕一個小年輕,李浩宇未必知道是誰。

但對於李寶英,那就不需要說的再多。

人家已經出道十多年了,聲名卓著,演技優良。特別是去年那一部大熱的《我的女兒素英》,更是為她賺足了名氣。

果然,一聽說是李寶英,李浩宇就雙眼放光。

“這個好,有她在,這部戲不火都不行。”

“既然你都說了親自出馬,那我就不管了,相信你李大社長這點面子還有的。不過我要提醒你,李寶英正在準備跟池城的婚禮,可能對演戲的**不大。你最好拿出點過得去的條件,另外還要從池城那邊想想辦法。枕邊風這種東西,男人對女人吹也是有用的。”崔正源提醒道。

“安啦安啦,我自有辦法。大不了到時候我告訴李寶英,如果她答應出演的話,我就給她男人安排一部你寫的戲就是了。”李浩宇混不在乎,但轉眼之間就把心思暴了。

“我靠,你也太無恥了。”崔正源無言以對,只好對他奉上了中指。(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