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造勢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天之後,崔正源帶著集團最後的意見,正式和梁白騎展開了協商。
事實上,對於那些條款裡面,集團能接受哪些,大家都心知肚明。
當時梁百騎提出來那麼多項,也不過是漫天要價,等著崔正源就地還錢而已。
政治上的事情,原理和商業沒有什麼區別。
但顯然崔正源沒有耐心和他討價還價,而是直接一步到位,將所有的枝枝蔓蔓都砍掉,把最核心的一部分呈現了出來。
就像我們去小攤買東西一樣,講價的時候,講著講著拋出來一句:就這麼多錢,你要是不賣那我走了。然後小攤老闆肯定會說:算了,看你誠心想買,賣你了。
難得崔正源求到頭上,中國方面是完全的佔便宜,自然也不能太過分。要不然回報和付出不成比例,崔正源肯定不幹。
2002年8月17,這天的《中央
報》上面的一則新聞,引起了普通民眾的注意力。
那是一份調查報告,內容是關於k-pop在韓國以外地區的影響力及發展形勢。
韓國國家小,歷史上也沒什麼輝煌的成就。能夠在國際上值得一說的東西不多。但這兩年來,隨著政府對娛樂文化產業的扶持,韓劇和偶像組合開始走出國門,在亞洲地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
尤其是最近兩年,公司的誕生以及崔正源的橫空出世。更是讓這種影響力更上一層樓。
越來越多的韓國人,開始把韓當作一種值得自豪和炫耀的事情。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
引,紛紛湧入進來,為韓
事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
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所以這份調查報告也就引起了不小的輿論風。
《中央報》是韓國三大報紙之一,其影響力覆蓋整個韓國的任何角落。而且權威
方面讓人信服。不會對報紙上刊登的數據產生懷疑。
正因為如此,調查出來的結果,才讓關心k-pop的人憂心忡忡。
在中國、本、澳大利亞、美國、法國等地,隨機
取了一千人為調查對象,得出的結論讓原本很自以為是的韓國民眾大失所望。
受調查對象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對k-pop完全不瞭解。百分之三十的人知道蘭斯。那是因為他在美國出道,不能完全算是k-pop音樂人。
其餘的百分之十一的人知道k-pop但不喜歡,百分之四的人能夠練地叫出李東健、權相宇、裴勇俊、宋慧喬、全智賢和hot等韓
的代表人物並且有著喜歡的偶像。
最後剩下的百分之五,不要說韓了,就連韓國的印象都沒有。
這份調查報告一經推出,立即在韓國民眾中產生了劇烈的影響。
原本這兩年韓劇和偶像組合的紅火,讓民眾以為這些他們為之自豪的東西能夠在國際上有著多麼深遠的影響力呢。
孰料。一切不過是假象而已。
尤其是報道一條重點劃出的理由,更是引了人們的視線。
在受調查對象當中,很多人都是知道k-pop但卻不喜歡。
而不喜歡的理由裡面,語言和文化的差異造成不理解的因素最大。但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才是讓民眾熱議的原因,那就是韓國方面在免費文化領域的封鎖政策,讓國際上非好。
在這個報道的最後,同樣附帶了一份調查,收集韓國民眾對於此事的看法。
自己為之驕傲的韓,在外國遭受了冷遇。
巨大的反差讓韓國的民眾積極參與進來。漸漸形成了一股討論的風。
《中央報》颳起的風,自然也被社會各界注意到了。並且韓
才剛剛被政府確定為支柱產業沒幾年,還處在蓬
發展的階段。
如何讓還沒形成規模的韓更加健康向上的發展,是當前的重中之重。
一時間,社會評論家、國會議員、名人代表等紛紛在各種媒介上面開設了專欄。就此事發表自己的意見。
持需要開放態度的意見和持封鎖態度等韓站穩腳跟再開放,兩種意見從一開始就爭執的如火如荼,並且慢慢地取代了其他方面的意見,成為相抗衡的主
。
全民的討論熱,也
引了國際友人的關注。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的文化參贊梁百騎就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中國方面對於引進韓並不是很熱衷。蓋因韓國單方面的文化保護政策,使得雙方的
並不對等。
韓國的影視作品和歌手可以隨意到中國去演出,而相反卻對中國的影視作品和歌手的演藝活動有諸多限制。
這不是一個開放、文明的國家該有的行為。
本駐韓國使節真武勝之也透
說,
本政府正在著手考慮限制韓
在當地的發展。因為韓國娛樂市場的不開放姿態,已經引起了
本國內有識之士的警惕。
目前的階段,中、和東南亞是韓
主要的市場。所以中國和
本的官方人員的態度在韓國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再加上之前《中央
報》的報道,兩邊互漲聲勢,將輿論推動到了最高點。
到底目前這種封閉式娛樂市場,是有必要還是阻礙了韓的發展?已經成了大部分國民和政界、娛樂界、經濟界人士關心的問題。(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
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