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拜見劉表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襄陽,居於九州腹地,北通洛陽、汝南,東往豫州、揚州,南下吳越、州,西進巴蜀益州,稱得上是天下中心。襄陽境內水系發達,河
眾多,扼守漢水中游,而且沃野千里,不僅是商業重地,文化大城,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劉表將荊州官署從武陵遷到襄陽,作為州治所,襄陽迅速發展起來。
時至今,已經是文風璀璨,繁華無比。
王燦、龐德公和司馬徽等一行人從新野出發,馬不停蹄的抓緊時間趕路,五天後,終於抵達襄陽。
此時,已經是初平三年元月。
初平二年,戰火不斷。
先是諸侯討董,隨後便是諸侯戰,紛爭四起。
跨過年關,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嶄新的一年。王燦雖然沒有在益州過年,但也是欣然喜之,不為別的,因為他南下荊州,竟然碰到龐德公和司馬徽,還附加一個猛將黃忠,這對於王燦來說,無疑是一個好的開頭。
馬車,進入襄陽地界。
遠遠望去,襄陽城的城池堅固高大,城廓遼闊,巍峨滄桑,雄壯無比,猶如一頭巨獸俯伏在大地上,俯瞰著四方天地。
襄陽能有此氣象,都是劉表將官署遷到襄陽,重新將襄陽城修葺一番,才讓襄陽煥然一新。有劉表的大力支持,再加上龐德公和司馬徽等清名士都在襄陽,使得襄陽的成為荊州的學術聖地。
劉表此人,好讀書,有賢名,對清名士非常看重,這也是襄陽繁榮的緣故。
馬車軲轆轆行駛,最終抵達襄陽北門,在城門口停下來。
王燦從馬車中走出來,下了車轅,站在巍峨的城牆外,抬頭打量著這座巍峨滄桑的古城,眼中出讚歎的神情。
好一座戰略大城!
好一座文化古城!
王燦面帶微笑,沉湎於其中。
司馬徽看見王燦的神情,笑說道:“為先,你看這襄陽城如何?”王燦看了眼司馬徽,說道:“看路過的行人面帶笑容,並無愁,足以證明景升公(劉表,字景升)治理有方,治下的荊州也是繁華富庶,稱得上氣勢不凡,人文薈萃啊!”一句話,不僅
好龐德公和司馬徽,也向劉表示好。
說荊州治理得好,是誇讚劉表的功績和能力。
至於人文薈萃,是指清名士。
龐德公和司馬徽作為荊襄清名士的領袖,聽見王燦的話,都是面帶微笑,臉上閃過一絲得意的笑容。
“好,好一句氣勢不凡,人文薈萃。”城門中,一輛馬車快速奔馳而來,在城門口停下。馬車門簾掀起,一名五旬老者從馬車中走下來,臉上帶著欣喜的笑容。
說話的,正是此人。
老者頭戴進賢冠,身穿黑華服,大步走來。他的聲音蒼老渾厚,底氣十足,舉止投足之間,透出一股書卷氣。
龐德公和司馬徽見老者走來,拱手拜道:“拜見州牧大人。”王燦聽了後,眉頭一挑,這老頭竟然是劉表?
他心中非常的驚訝,沒想到劉表竟然會親自前來接。不過,他臉上卻沒有絲毫的表
,趕忙向前踏出一步,微微彎
,拱手拜道:“後學晚輩王燦,拜見景升公。”見到劉表,王燦將姿態放得很低。
看劉表的模樣,五旬上下,是和蔡邕一個等級的人物。王燦並沒有他是益州牧,和劉表的官職相同,就和劉表平起平坐,而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晚輩,作為一個後學末進,以這樣的姿態拜見劉表。
劉表見王燦謙虛懂禮,眼睛笑得眯了起來。
懂進退,很不錯!
每個人的面子,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掙的。王燦沒有益州牧的架子,主動拋出橄欖枝示好,劉表也投桃報李,臉上掛著和善的笑容,說道:“為先吶,當初你在洛陽的時候,老夫就曾聽說你的大名,可惜無緣一見,今你來荊州拜訪老夫,榮幸之至啊,哈哈!”王燦聽了後,心中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