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開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鐵樹也能開花嗎?”
“鐵樹是怎麼開花的?”因為我qq網名叫鐵樹開花,所以經常有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這樣充滿疑惑地問我,我總是以勿用置疑的口氣回答:“鐵樹當然能開花,而且鐵樹開的花還是獨具芬芳和燦爛的!”
“只要心中有芬芳,鐵樹開出燦爛的花”這是我在鐵樹開花網名上的個簽名,我鍾情鐵樹開花這個名字,是與我的經歷和成長是密不可分的。
我出生在湖北嘉魚一個偏僻的窮山村,自幼喪母,靠父親一人將我們姐弟六個拉扯成人,家境十分貧困,自小我就飽嘗生活的艱難和磨難,吃不飽是家常便飯,穿不暖也是習以為常。我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天天長大,更為痛苦的是,由於貧困,我不能不作面對一個艱難的選擇,初一上完後,儘管我熱愛學習,作文也寫得不錯,但我不得不——綴學。我如五雷轟頂,我魂牽夢縈的理想、追求,一下子如雲消霧散,萬籟俱灰中,我不得不幹起放牛、打柴、種地的生計,而當時,我父親為我們蓋起了幾間磚瓦房,也為我哥結婚債臺高築,而此時父親也明顯地蒼老了,對我的哺育和成長也是無能為力了,而我也不得不聽天由命了,好在我自幼愛好文學,無論怎樣艱難困苦我都總是以書為伴,以書為樂,無論是上山打柴還是下地割谷,我都揣著一本書,在勞作之餘都會如痴如醉地看上一會,涉獵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書刊,在最艱難的子裡,是文學給我希望和
藉。
正是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我在茫困惑時,部隊到地方徵兵,我便積極響應,夢寐以求到軍隊的大熔爐來錘鍊自已,但事違人願,第一次報名,因體檢沒過關,我被刷了下來。第二年,部隊又來徵兵,我連家人都沒告訴,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偷偷報了名,當時我也沒抱多大希望,沒想到居然在100多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通過了鄉里的初檢,並作為複檢對象報到了縣人武部,這時,我家人才得知我要當兵的事,家裡人有人贊成,有人不以為然,以為我當不上兵,最疼愛我的大姐反對我當兵,她說:農村那麼多當兵的退伍後都不安排工作,而我們傢什麼路子都沒有,你連初中都沒上完,到部隊能有什麼前途?現在農村收成比以前好得多,不要到時是扁擔無塔——兩頭失達”我躊躇滿志地說:“我想當兵去長些見識,還可以學些知識回來,沒準會闖出一條路來哩!”大姐無奈地默許了我的選擇。為了達到初中畢業的要求,我不得不找大姐夫到一所他有
人的中學辦了一張初中畢業的“學歷”就這樣,我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並先後“過五關、斬六將”最終通過了縣裡舉辦的體檢和政審。那天,我騎著自行車,到鄉人武部領取了一身新兵的行頭,當我身著嶄新的肥大的軍裝回到村裡時,我三姐夫從老遠
了上來,一邊幫我推著自行車,一邊
著傷心的淚,我知道那是他為我的前程
到無比擔憂,幾個姐夫私下議論說,要是在部隊沒什麼前途,我就可能會成為一個一無所有的孤兒,這更為增加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離家踏上軍旅的那天,我懷揣著親人送給我的全部家產——三百多元錢,到鄉政府參加了一個簡短的儀式後,便由鄉政府用專車把我們送到了縣人武部集合,當我來到人武部門口剛一下車,沒想到和我從小一起長大、正在縣裡上一中的金波叔匆匆忙忙擠到我面前說,聽說你要當兵了,我在這守了一上午,專程來為你送行,邊說邊從口袋裡掏出一個紅的筆記本說:這是我送給你的紀念品,你保重,我要上課了,說完便匆匆忙忙地去上課了,我打開筆記本,扉頁上是他親筆題辭:“努力拼搏,奮勇進取,為家鄉人民爭光!爭氣!”當時我
動得熱淚盈眶,因為當時由於車子坐不下,所有親人都只有把我送到鄉政府便回家了,沒想到會他會在備考正緊張時趕來為我送行,並給我提出了希望,並以此為紐帶,使他為我在自學成才上起到了指點
津的作用。
到部隊後,每天除了緊張的軍訓,便是想家了,於是我便發揮自已喜歡寫作的優勢,給親友們寫信,每天都寫,寫自已在軍營所看、所想及受等,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他們給我很多的鼓勵和關心,其中,金波叔的一封回信使我深受啟發,他說,我得知你愛好寫作,從來信中也看出,你也有一定的基礎,為什麼不走軍旅創作這條道路呢?他還舉了一個例子說,以前有一個參加過自衛反擊的戰士,只上過小學五年級,卻在部隊自學新聞寫作,在各級報刊發表作品150多篇,復員後被地方媒體錄用為記者。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使我恍然大悟,我也愛好文學,也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只是我一直沒有勇氣來自學文學創作,因為文學對我來說是太神聖、太難了,太高不可攀了,但有了他的提醒,我也鼓起了創作的勇氣,我便堅定了自學創作,做起了軍旅作家或軍事記者的夢來。然而,看花容易繡花難,自學創作,就憑我初中一年級的學識,無異於是難於上青天,我只有靠刻苦自學,於是,我如飢似渴地閱讀大量的報刊和書藉,先後參加多種文學創作培訓,為了學習寫作,我就從寫書信開始,每天都把給親友寫信作為創作的基本科目,有時一封信總是要翻來覆去地修改好多遍,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還陸陸續續地給一些報刊投稿,然後,每次發出去的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但我仍沒有灰心氣餒,我相信這樣一句哲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將勞其筋骨、苦其心智、餓其肌膚”為了夯實基礎知識,我重新撿起初中課本進行自學,不懂的,就以身邊的領導和戰友為老師,以最短的時間,自學了初中的全部課程,然後又用自學了高中的課程,還報名參加了漢語言文學的大專班的學習,為了學好這些知識,我每天除了緊張的工作,就是把自已關在宿舍裡,如飢似渴地看書,做功課,練習寫作,熄燈號吹響後,便打開手電鑽在被子裡學,有的戰友不理解,認為我活得太累,活得太苦,不免冷嘲熱諷的,有的甚至以為我腦子出了問題,
神不正常,說我只能當個“坐家”要想當作家,恐怕是痴心妄想,就在這種情況下,我在部隊苦苦地創作了六年,但仍沒有一篇作品見過報,當我把我的飽蘸心血的一批作品投給一家報社仍被無情地退回來時,我的
神支柱便徹底地崩潰了,自認為不是寫作的這一塊料,心想六年光陰啊,是花也該結果了,是樹也該成材了,然而我的人生最美的青
年華呀,卻如“紅樓玉壁夢,醒來一場空”我便憤然地一把火燒燬了全部書稿和各種文學書藉,發誓不再寫作了,正是天無絕人之路,正當我無比沮喪時,部隊有一個搞文藝的兵姐姐正在幫一家報社搞發行,這是內蒙古一家剛創刊的報紙,名叫《中國益智報》,當時這位大姐正需要稿件,她聽說我喜歡寫作的消息後,便輾轉找到我,她看了我的作品後,挑出幾篇(首)作品,說要推薦給報社,我也沒抱多大希望,反正這樣的結局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再傷一次也無妨了,萬沒料到,不到一個月,我的一首小詩《有時候》便發表在這家報紙的副刊上,記得這首詩我原稿有16行,被編輯刪除到12行,署名是大連某部我的名字,當時,看到我的第“女處作”居然姍姍來遲地見報了,我竟看了一次哭一次,哭了一次看一次。就是這一首小詩,使我又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使我又看到了希望,我便又重新提起了塵封的筆,信心百倍地又創作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作品開始不斷地在軍地報刊、電臺上發表,寫部隊的新聞,寫軍旅小說、詩歌,使我深切體會到文學帶給我的快樂。部隊領導也不斷地鼓勵我多創作,多發稿,還讓我登上禮堂主席臺作為軍隊自學成才典型在全團作經驗
介紹,當年底還為我榮記三等功一次,就是這樣不停地寫,不斷地投稿,我居然在軍地報刊發表了100多篇文章。
退伍回鄉後,在安置接收困難、機構改革、工作難找的情況下,我被安置到廣播電視部門工作,由於擅長寫作而被電視臺為任命為編輯、記者,我依靠從部隊自學的寫作技能,工作起來如魚得水,特別是在我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前兩年,我作為電視臺專欄記者,一人擔負起攝錄、撰稿、剪輯三職,我利用自已的寫作優勢,在專欄中開設了“焦點追蹤”、“創建動態”
“每週通報”等幾個子欄目,運用現場見聞、新聞述評、動態報道等多種寫作方法,使一個原本較為固定模式、枯燥無味的電視欄目做到期期都彩,期期有亮點,使老百姓喜聞樂見,成為
品欄目。與此同時,我還利用業餘時間進行文學創作,已先後在《人民
報》、《湖北
報》、湖北電視臺等幾十家宣傳媒體發表各類作品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獎兩次,作品被選入多種文集,被幾家報刊聘為特約通訊員、多次被上級評為優秀記者,2006年,因工作成績突出,當選為第五屆“嘉魚縣十大傑出青年”沒有比腳更遠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通過我這些不平凡的經歷,我悟出一個道理,是金子,終究會發光的,只要認準的目標,就是要鍥而不捨地追求下去,終究會有水滴穿石、石破天驚的時候。
因此,每當朋友們看到我鐵樹開花這個網名的時候,請不要懷疑和惑不解,因為只要心中有芬芳,鐵樹就能開出燦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