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柳貞吉離開皇宮前,轉身向那巍峨雄偉的皇宮望去。

躬著身的長殳看她眼神寧靜,輕叫了她一聲“王妃。”柳貞吉回過頭來,嘴邊泛起苦澀的笑“孰非無情。”豈非是沒有情,如果沒有情,人豈非有恨,豈有不原諒,眼淚又怎麼可能有那麼多…

只是,瘡痍滿目的現實,總是讓最應該親密無間的人們成為最悉的陌生人,哪怕知道不諒解只會更痛苦,也不會選擇去原諒。

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柳貞吉這次沒再猶豫,頭也不回地往宮外走去。

她嫁進了她的丈夫那天,就代表了,她剩下的一生,要與他共同承擔他的命運,而那命運是他們兩個的命運,她選擇了,就無迴路可走。

她必須站在他的身邊,好壞都能讓他轉頭能看到她,而他的敵人就是她的敵人,他的仇人就是她的仇人。

他不能諒解的,她也需去拒絕那隻和解的手。

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的原諒。

**皇后的病沒有阻礙容家女進入東宮,但衝散了不多的那點喜氣,東宮再次大婚這天,柳貞吉又進了宮,見到了高堂上的皇帝皇后。

他們成親那天,別論高堂在上,連他們的一句話也沒得,來參加他們喜事的賓客,比太子這個沒絲毫喜氣的婚禮的一小半還不如。

所以,想讓他不去恨,不去在意,何其難?

他們從沒給過他應得的東西,而他現在得的,都是他自己拿命去拼的,西北幾年到京中的每件案子,都是他頂著別的皇子拒絕去承擔的壓力去做的,他幹著最累的活,而皇帝拿那當是對他的器重,而為了懲罰他娶她,說拒絕給他正式的官位就拒絕給,說讓他去行宮就去行宮,江南沒人了,想讓他去,就讓他回了——她家獅王是拿這些當是機會,可若不是,皇帝所下的每一個旨令,都能壓死他。

高堂上的這兩個人,一個覺得對他已經不薄,一個覺得已夠誠心懺悔彌補,然後再在他的舊傷上不斷地補刀,大把大把地撒鹽…

如若不是承受不來了,柳貞吉知道他不會跟皇帝皇后這麼撕破臉,讓王府與皇宮的關係,降至冰點。

拜過堂後,皇帝皇后就都走了。

萬皇后走之前,讓人叫來了柳貞吉,朝她點了個頭,這才跟了周文帝上了龍輦離開。

他們走後,皇家的一些女眷朝受鳳寵的柳貞吉圍了上來,因顧忌著此時宮中的氣氛,大家臉上都沒什麼喜氣,連說話的時候也很輕,她們相邀柳貞吉去房看新太子妃,柳貞吉淺淺笑著答應了下來,被她們以中心簇擁著去了房。

到了房,幾個王妃自持矜持,過去請過安問過好,就站一邊不說話了,倒是幾個關係遠點的皇堂嬸,與新太子妃說了幾句話。

周文帝一共有六兄弟,兩個在爭儲當中死了,一個謀反下獄死了,還有兩個,死在了戰場上,周文帝當上皇帝后,他的兄弟就沒一個活的,他們留下的子嗣也不過三個人,一男兩女。

大周的江山在周文帝的手中穩如鐵桶,而他得的兒子數目,翻開宮載細細一查,也是自開國帝王至今最多的一個…

這個皇帝,自一開始就做了不會輕易把他的江山給他的一個皇子的準備,若不然,他不會不惜與皇后決裂,也要寵幸一個一個的女人,生下這麼多的皇子。

太子之位,當年皇后爭得辛苦,甚至不惜犧牲她的小兒子,而坐在太子之位上的人,一直也坐得辛苦——柳貞吉也不難理解太子的錙銖必較,有一個心思不怎麼放在他身上的皇帝,太子能高枕無憂才怪。

只是,在周文帝向鳳後示好的這兩年裡,太子的風頭太勁了,他到處劃勢力範圍,排擠別的皇子,連親兄弟也沒放過,末了,家事混亂,寵妾滅,還有持無恐不怕責難。

他太把周文帝對皇后的恩寵當回事了,就好像除了他,就不會有人再繼承他父皇的江山。

可週文帝可以為了皇后對寵愛多年的麗妃毫不留情,但誰見過他為了皇后,對朝臣那麼肆無忌憚?

便是李相,麗妃李氏在冷宮都快要死了,李相也好好地在朝廷中當著他的丞相。

柳貞吉也疑惑,這些她一介女子都看得明白的,為何在宮中步步都在籌謀的太子為何看不明白?

顧氏的事,他做得太過了,過得就像在找死,可偏偏他還是做了。

容家選擇了對他們最有益的方式,再填進了一個女兒,而太子為了保全顧氏,竟然答應了容家的要求,真的敢娶容家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