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未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皇帝、、四個哥哥,都被龍鳳胎逗的捧腹。

小深深,小謝謝,你倆才五歲,懂什麼呀——芃姐兒出閣之後,章太后便催著皇帝和“快把阿慕召進宮。”皇帝不緊不慢“母后,我還沒有問過舅舅和靖國公的意思,您等我問上一聲,可好?”要召章家的阿慕進宮,總要知會阿慕的祖父、外祖父一聲。

不慌不忙“阿慕才十歲,這個年紀的孩子過來照顧您,太難為她了。母后,您不想換個大些的孩子麼?章家也有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把章太后氣的。我要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做什麼?她們比正陽還大呢,能嫁給誰?再說了,我們章家的姑娘也不稀罕嫁皇子,我不過是要替徽音出口氣!

章太后板起臉“個十五六歲的姑娘進來,過不了兩年便要出嫁了,你們是純心折騰我!”章太后這話倒也有理,皇帝和唯唯“依您,依您。”確實,如果章太后壽命還很長,十五六歲的姑娘陪不了她多久又要出嫁了,是折騰人的。

章太后見皇帝和這樣,微微笑了笑。

皇帝在乾清宮召見金鄉伯、靖國公“…太后是這麼個意思,舅舅,曹卿,你們以為如何?”金鄉伯是太后的親哥哥,卻一直沒有得到封賞,心裡是很不滿的。可是他一則是不敢在皇帝面前多說多話,二則其實也很願意,便唯唯諾諾的答應“全聽太后的旨意。”靖國公是功臣宿將,可不像金鄉伯似的想的這麼簡單,他先是滿臉陪笑的表明,阿慕是章家的姑娘,自己這做外祖父的不便深管。然後話鋒一轉,赧顏提出“太后娘娘多福多壽,定會長命百歲。阿慕今年十歲,在宮中陪伴太后娘娘五年,到她及笄之時,求陛下許她出宮回金鄉伯府,自行聘嫁。”靖國公這是在撇清:您看,我的外孫女,沒有要攀附皇子的心思。

金鄉伯不滿的看了靖國公一眼。這小舅子平時一向是明的,今天怎麼傻了?什麼及笄時候出宮,自行聘嫁,要是還打算讓阿慕出宮,咱們巴巴的送進去做什麼?

金鄉伯心裡憋氣,但是要反駁靖國公吧,他又沒有合適的話,便待著一張臉,一言不發。

皇帝微微笑了笑“如此,阿慕豈不是辛苦了。”靖國公陪笑“陛下賞罰分明,若阿慕服侍的好,將來賞她個縣主的名號,便是陛下的隆恩了。”皇帝笑了笑“阿慕若能讓太后笑口常開,朕定有重賞。”代替小謝謝陪伴母后的女孩兒,若沒有野心,安分守己,封號、賞賜,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金鄉伯和靖國公從乾清宮出來,還在宮城之中,金鄉伯便和靖國公吵起來了“你這是什麼意思,不想讓阿慕飛上枝頭?你這時候便提什麼自行聘嫁,陛下到時候真讓阿慕出宮,章家竹籃打水一場空!”

“怎麼會。”靖國公按住他,笑著說道:“會有封號,還會有豐厚的賞賜。”阿慕是我的外孫女,可她還是你家庶房的女孩兒,長大後能嫁給誰?這會兒不是好的嘛,進宮服侍章太后幾年,然後得個縣主的封號,出宮後風風光光的嫁人。這是讓我喜出望外的事,你有什麼好不滿意的。

“嫁到宮裡,豈不是更好?”金鄉伯被小舅子死死的按住,也不敢高聲說話,低聲抱怨道。

不拘哪個皇子都是皇帝皇后的心肝寶貝,嫁了都不吃虧。若是能嫁給皇太子,那當然更好——便是不能做太子妃,做次妃也是好的。

靖國公臉變了變“陛下若有這個意思,做臣子的自然不敢推辭。陛下若無此意,咱們能硬是湊上去麼?只會讓人懷疑是否居心叵測!

“靖國公也算是明強幹了,曹徽音的婚事,是他一生中難以言說的傷痛。如果當年不聽任夫人胡鬧,硬著徽音嫁給九皇子,她也不至於淪落到這個地步啊,跟了章家那沒出息的庶子!

金鄉伯還在不服氣呢“阿慕是我孫女,輪不著你管!”我是祖父,你是外祖父,輪不著你當家,一邊兒歇著去。

靖國公冷笑“好,我便不管!”你當我願意管呢?當年若不是情形特殊,別無良策,我能把徽音嫁到你家麼。這會兒你說大話,不要我管,好,往後有事你別來求我!

兩人忿忿的分了手。

靖國公回府之後尋思良久,命人送了封信給曹徽音“…女兒,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莫讓阿慕重蹈覆轍。”金鄉伯府,一位看著有三十多歲年紀的女子接到這封書信,淒涼的笑了笑“爹,女兒知道了。”莫讓阿慕重蹈覆轍。爹,在您心目中,我是完完全全的失敗了吧。

“我這輩子,早就完了。”她把信又看了一遍,心中苦澀“阿慕,看你的了。”一個穿著綠衣服、三十多歲的男子進了院子,笑著走了進來“娘子,咱家阿慕要進宮了,快給她收拾收拾,打扮打扮。”這男子眼神渾濁,步子輕飄無力,一看就是個被出息的。這會兒他很有些得意的模樣,大概是想著女兒要出人頭地了,他也能沾沾光。

曹徽音強忍著心頭的厭惡,淡淡笑道:“相公放心,我會的。”——如果皇后大度些,肯讓自己進宮,哪怕是在宮室之中最偏僻的地方,偶爾能看到皇上一眼,也比面對這樣的男人要強多了吧?曹徽音絕望的想道。

曹徽音卻不想想,如果當年她嫁了九皇子,或者她肯及時收了對十皇子的心思,都不至於淪落到這一步。以她爹的威望,以曹家的勢力,她完全可以嫁到門當戶對的人家。

章太后當年能挑中曹徽音,不是沒有道理的。她們兩個很有相似的地方,都是認定了什麼便很難改變,一條路走到頭。

章家的阿慕小姑娘,揹負著祖父、父親沉甸甸的希望,進了寧壽宮。

阿慕小姑娘相貌清清秀秀的,不甚活潑,異乎尋常的乖巧懂事。

“這不像個孩子。”見了她,惻然。

這又是一個父母不著調、靠不住,所以自己特別懂事早的孩子。

絲毫不出人意料的,小正正、小平平、阿若阿倚,全部不喜歡阿慕,不愛跟她一起玩。

“我喜歡小陶陶那樣的。”阿若神認真“她很快活,我一見到她便想笑。”

“太懂事的女孩兒,沒趣。”阿倚慢的“還是俏皮的可愛。”溫家的小溫馨和姑姑溫雅很有幾分相似,也是溫家的小霸王。她在幼兒園上學,阿倚下學之餘,常跑去看她。阿倚覺得吧,還是和溫馨一起玩比較好,阿慕,有些悶人。

小正正和小平平就更不用說了,他倆年紀大,眼界高,目前為止還沒有喜歡的小姑娘。

覺得自己是很民主很開明的家長,沒有偏見,不會過份注重出身,不過,她也必須承認:幸福家庭的孩子,和不幸福家庭的孩子,大概很難有共同語言。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mana23送的手榴彈,謝謝安之若素、安之若素為《》灌溉營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