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涯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汪虹的大姑中国名字叫汪如珍,50年代的北大高才生。那是一个清澈的时代,新生活刚刚开始,人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虽然去哪儿不知道,但都确信我们走在大路上。就像当时免费的苏联歌曲唱的那样:谁要是能够为胜利而奋斗,就让他同我们一起来歌唱;谁要寻找,就能得到。
我们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快60岁了。但她神采奕奕,充活力。尤其是走起路来,真正是健步如飞,我们都跟不上。从她现在的模样,不难想象当年是如何的
绝惊人。她
格
朗,快人快语,由于在欧洲呆久了,让中国人
到有点傻。她十分关
同胞,到处扶危济困,在布拉格华人社会大名鼎鼎,颇有一柱擎天的气势。她不止一次地对我回忆起50年代,虽然物是人非,但眷恋依然。那时,她和几乎所有的青年人一样,穿布拉吉和列宁装,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没有**就没有新中国”积极要求进步,因此,她也是共青团员。但是,由于校里校外来找她的男同学特别多,而且她似乎跟谁都情意绵绵,也经常要在团员大会上深刻检讨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就在这时,她的白马王子出现了。
白马王子名叫瓦哈洛,为了便于中国人称呼,他起了个谐音的中国名字“吴和”他是中苏月时期从社会主义捷克斯洛伐克派来的留学生之一,专修古代汉语。据说吴和的家族在捷克历史上就以研究语言而著称,薪火相传到这一代。
吴和将近两米的个头儿,浓眉大眼高鼻梁,英俊得一塌糊涂。用当今的时尚语来形容,那真是既“帅呆了”又“酷毙了”我没有问汪如珍她是如何与吴和相识的。也许是在周末的舞会上,也许是在黄昏的未名湖畔…这都不重要。以汪如珍的绝惊人和吴和的英俊高大,两人都在各自的第一时间发现了对方,迅速堕入
河,很快便开始谈婚论嫁。
彼时不同于此时,中国姑娘嫁老外的少极了,真如凤麟角一般稀罕。哪儿像如今,各
老外不论穷富黑白老少,只要有意,来中国转一圈儿就能挎个美人儿归。而且,就像一位音乐家说的那样,50年代的免费歌曲都要比如今的免费歌曲高不止一个档次。同样,彼时的嫁老外也比此时的嫁老外高不止一个档次。彼时嫁老外只有一条:
情。此时的嫁老外有许多许多条…洋房、汽车、财产、国籍…
只少一条:情。
而且汪如珍并没有觉得是嫁老外…夫君姓吴名和,说一口地道的汉语,唐诗宋词张口就来。除了眼睛和头发的颜以外,简直比中国人还中国人呢。
她也不觉得远渡重洋是去异国他乡…不,只是转移了阵地而已。斗争的目标、革命的任务都没有变。每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开始曲都在吼着光未然先生那气壮山河的歌…红出山临大海,照亮了人类解放的新时代。看旧世界正在土崩瓦解,穷苦人出头之
已经到来已经到来!帝国主义反动派妖魔鬼怪,怎
得革命怒
排山倒海?别看它纸老虎张牙舞爪,戳穿它敲碎它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山连着山,海连着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联合起来!
汪如珍先和吴和联合起来。
她随同夫君乘国际列车来到了风光旎的布拉格,加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国籍,随夫姓更名为瓦哈洛娃,在捷克著名的查理大学教授中文。领一份既不菲薄也不丰厚的薪水,过着平凡宁静的
子。
很快到来的中苏恶虽然致使社会主义阵营发生了严重分裂,却丝毫没有影响这对异国夫
的安定生活──
情远比政治坚强。他们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瓦哈洛娃兢兢业业地教书授课,夫君则一本接一本地翻译《诗经》《史记》。
生活并不很宽裕,但安静祥和,波澜不惊。
我为瓦哈洛娃庆幸,庆幸她在50年代中期便离开了祖国。她因此而幸运地躲过了随即便纷至沓来的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政治运动…反右派、反右倾、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以至人间浩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以她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她漫的生活方式,以她的言谈举止特立独行以及美貌,任何一次政治运动都不会放过她。有一次我们闲聊,我对她说,如果你在国内,你至少会拥有以下几顶帽子:“右派分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分子”、“修正主义分子”以及“破鞋”她不懂为什么要称为“帽子”我解释说这是你离开祖国后汉语里的许多新词汇之一,也可以当“荣誉称号”讲。你若连这个词儿都不懂,那你就更无法理解后来的“火烧”和“油炸”了。
她慨地说汉语发展得真快。
我骄傲地说当然。
我细细地为她讲解这些“荣誉称号”的含义,她认真地听。待我讲解完最后一个“荣誉称号”后,她竟开怀大笑,然后说:“可惜我不在国内。”好像当个“破鞋”是多有意思的一件事。
她问我:“假如我在国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我说:“如果你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你彻底抛弃了人格和自尊,就是说你不要脸了,你有可能活下来。这时,有两种生活方式在等着你。
“一种是没完没了的政治运动一点一点地把你心底的良知泯灭,因为你见过了太多太多朋友之间、同志之间甚至夫之间的出卖、陷害、诬告和落井下石。你会觉得人与人的关系实际上还不如狼与狼的关系。你会变得
、警觉、冷酷和残忍。你有可能向上级揭发平素与你
往密切的一位同事漫不经心的一句反动言论,也有可能用一个小本子把全办公室的人的言谈话语都记下来,包括时间、地点和证人。因为你同样见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人被称为‘好同志’‘好
员’‘好干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当然也没有人信赖你。你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一生。”
“太恐怖了!”她说。
“不是还有第二种生活方式吗?说说看。”
“第二种生活方式是专门为老实人设计的,你是老实人吗?”她想了想“应该是。”
“那好。在经过千百次的批判斗争之后,由于你是个老实人,你在灵魂深处便爆发了革命。这样,你就从内心认识到了你的问题的严重。比如你
吃细粮不
吃
粮──你懂得什么是细粮什么是
粮吗?我知道你也不懂。革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细粮就是大米白面,
粮就是玉米面、高粱面、红薯面以及其它一些姑且可以称做面的东西。过去你认为是小事,不就嘴有点馋嘛?现在你明白了,细粮是资产阶级的食物,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接班人的
饵。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
据苏联发生的经验,也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
的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你要做修正主义分子,好,吃细粮吧,这是蜕化变质的第一步。而你要革命,就必须吃
粮。只有永远吃
粮,才会成为一个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你以前认为大粪是臭的,只要有掏粪车驶过你就捂着鼻子跑。现在你明白了,说大粪臭是资产阶级在混淆是非、在颠倒黑白、在指鹿为马、在睁着眼睛说胡话。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认识真理,因为真理是有阶级的。无产阶级认为大粪真香呵!现在每当有掏粪车驶过你就跟着跑,一边跑一边张大嘴拼命呼
,恨不能把一车大粪所产生的芳香之气全部
到你的肺里。
“你的皮肤又白又,吹弹得破。过去你以为这是美,一到夏天就尽量把胳膊
出来、把脖子
出来、把小腿
出来,招摇过市。现在你明白了,皮肤白
不但不是美,而且是丑。女工人、女农民、女干部、女军人有这样的皮肤吗?没有,
本没有!你从此不再抹两
钱一盒的万紫千红牌雪花膏,冬天你不戴口罩,夏天你不用遮
伞,你从心里希望皮肤快点
糙起来…那该多美呀!
“你的**十分离群众,也不合国情…过大过
。可你以前竟以此来傲视群伦,以为这才是女
美。现在你明白了,**不属于工人阶级!只有那些穷奢极
的资本家才会去欣赏女人的**;也只有甘愿充当资本家玩物的女人才会有一对又高又
的**。再看银幕上、舞台上那些引领着一代风
的女烈士、女英雄、女模范…江姐、赵一曼、方海珍、江水英,她们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
前不也只是两粒扁平疣吗?于是你用绷带一层一层的把
脯裹紧,虽然憋的连呼
都困难,但你心里是快乐的。
“你会背诵**诗词,经常抑扬顿挫的高‘不须放
’!你会背诵**语录,‘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干半稀’。你经常去农村‘三同’,‘三同’你更不懂了…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惹了一身虱子…一种养在人身上的可
小生物,老一代革命家称它为‘光荣虫’。你认真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你做了这样多的努力,但
组织和革命群众认为你还差得很远。为了彻底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你索
把自己嫁给了一个五大三
的工人或者是一个终身没有洗过澡的贫农做老婆。闻着他们身上丰富的汗臭,你会幸福地认为自己又朝着**迈进了一步。你认真学习‘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到处宣讲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你兴奋地站在50万人的队伍里
阿尔巴尼亚战友的到来,高呼‘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你为‘九大’确立**为**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
呼雀跃,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了。你为‘十大’宣布**为头号坏蛋和卖国贼
呼雀跃,说幸亏老人家明察秋毫粉碎了帝修反的罪恶
谋。你为宣布**为叛徒、内
、工贼并永远开除出
呼雀跃,说排除了**身边的定时炸弹。你为宣布为**平反昭雪的决定
呼雀跃,说**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丰功伟绩。你老了,蜷缩在蜗居。你不愿上街,
街的小女人不再
足于
脖子、
胳膊、
小腿,她们肆无忌惮地
着背、
着脐、
着大腿。到处是美容院,为你美白皮肤、为你漂红
晕、为你紧缩**甚至为你再造处*女膜。你不想读报,离经叛道的文章
版皆是,而角落和中
又全部是广告,宣布可以五分钟隆
和一针治愈
病。你不敢看电视,冷不防就会有一个娇媚的女子抱着一个美男出现在煽情电视剧的
隙里,坦
地说‘汇仁肾宝他好我也好’。你心跳有时快有时慢,血
有时高有时低,你形容枯槁,你
眼茫然。”
“这是个没有思想的傻瓜,我不同,我是有思想的。有思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呢?”她问。
“你原来要有思想的生活,早说呀!我给你举两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做例子。他们是一男一女,男的叫遇罗克,北京人;女的叫张志新,东北人。张志新可真漂亮,东方美人。他们读书
思考,结果…”我讲述了这两位思想家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