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门内,是令她顿然的景像。

棋盘、笔墨在地,散落一地的棋子、书堆中,男子枕手闭目。

陶知行停顿了良久、良久,方才被魏师爷吓出的一身冷汗已烟消云散。

她没见过如此的大人,似是累得睡着了,也像闲得睡着了…她该转身出去,免得惊动了他,可脚却不听话地已向他走去。

陶知行对眼前之人自是充好奇的。

他小上大哥几岁,约莫是三哥的年纪,时常带笑,可说起话来却不留余地。审案重捡验、重理据,录案重细节,更会反复思量,与她所见过的官分明不同。然她也见过他与其他大人相处,说话应对十分老练,官场角力他也能大打太极,想必是能投其所好,也能同合污。

总听人说他是三年前被贬至福平,是因何被贬?

她不该对一个活人起了好奇,不该对他身边的事物、对他的过去好奇;甚至在廊下撞见魏师爷那时,她还想着该如何应对,会不会了不该的,会不会一个错误的回答便累了他?她对大人的理解,仅仅来自于案帐。

这么…也够了,不是?要不,还能如何呢?

极轻的步伐来到棋盘边,陶知行蹲下身,将案帐置于堆迭的棋谱上。

起身前,还是忍不住瞄向了那睡之人。

一身靛青长衫,衬得那本就白净的肤更加…死白。

陶知行咬咬,又靠近了些。

他呼极浅,前几乎没有起伏,应是浅眠之人。真的,从来没见过有人可以睡得如此安详…

如死尸。

看那白到些许泛青的两颊,许是因肌肤细薄所致;没什么血的薄下那整齐的贝齿她见过,咬得极深,格应是有些抑,且事事上心,怕是肝火易旺…鼻梁而高,应是有些傲气,不轻易向人低头,不轻易妥协;再瞧他眼下两抹黑,真是太惊人了,竟黑得如此,这不该是一、两能造成的。

啧。陶知行拧眉摇摇头,若是能切开一探究竟,首先该看看他的肝——想着,她觑向了他喉下襟处,口水,伸出左手抓住伸出的右手,咬牙别开面,怎知竟对上了一对打量的眸子。

江兰舟睡得浅,打从陶知行进来时已然转醒。他们书写案帐谈了数月,总在对方不在时于书房留下书册便离去,今他偷闲于此,两人才有机会见面。

望进那双瞠大的灵眸,眸极清,却渐渐失了光采,明显可惜又失落。江兰舟蹙眉,难不成他真盼自己长睡不起?

失笑。江兰舟移了移手,想撑起身子,那时,陶知行已退开见礼。

“往后私下不用多礼。”江兰舟说着,起身后,来到门边,拉开了半掩的门,譲光透进。

陶知行应了声明白,见大人回身开始收拾地上杂的笔砚、棋具,也上前帮忙。

“三年来没这么不得闲过,临县的几位大人没几便捎帖子来,我应邀离府时常不在府里,”江兰舟搬起沉甸甸的棋盘,放回案上,才问道:“总没机会问你,福平生活,还惯吗?”

“谢大人关心。小的不十岁便跟着三哥赴泉州任仵作,几年间也去过了不少地方,最远到过岳州,因此离家生活很快就惯了。眼下手里有大人给的令牌,进出府里自由;与胡厨子聊得上几句话,得他特别关照,吃得也好,”两人虽少面对面谈,但换案帐一段时候,觉彼此识,也就多说了些。停了停,陶知行照实说着:“夜能读大人的案帐,很是充实。”江兰舟但笑不语。很多时候为了生存,人便转了心;他遇过的仵作是不少的,多数巧言令,就算没有恶意,也本能地讨好他人,以求站稳一席之地。老友知方虽不至刻意巴结,说话仍是圆润无角,前后顾得周到。

眼前陶知行的有话直说,坦得没有防备…是他的三哥将他护得太好,他无需与人打道,所以想什么便说什么,抑或是本如此?还是真的全副心力摆在死物,旁的事便由它去?

抿抿,江兰舟道:“本想你我一同讨论研究,耗上两年应当能将那几口箱子清空,怎知为了避人耳目,只能用如此缓慢的方式。”他真后悔立了两年之约,还信誓旦旦扬言期绝不再烦陶家。

果然是为避人耳目…陶知行口问道:“是为了避何人耳目?”没料到他会有此一问,片刻,江兰舟笑回:“自是临县的几位大人。”陶知行这么问,表示知道府里有人看着?其实这府内哪还有什么秘密?谁盯着谁的一举一动、谁又能做出什么反抗?能避的、能防的,只是对事情一知半解的外来之人。

贾立不可能没告诉过大人,魏师爷是来监视他的吧?陶知行沉着。

在她看来,贾立并非绝顶聪明,她总以为是大人先察觉了内,再嘱咐身边护卫小心以对。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