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幸福的人,不必问人生意义也许穷人家的孩子没有玩具熊、任天堂,甚至没有一件好‮服衣‬,但他们拥有如莲花绽放的美丽笑容,也不必问: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每个人生阶段的答案也不一样。有些人不断在找寻答案,有些人一生只得到“没有意义”的答案。

但不论有没有答案,是什么答案,都有一个不可缺的要点:人生有意义的人,心中必定畅。

不一定要拥有什么。

几年前,我到老挝去。那时候,它还是一个不对外开放的国度。由于地处內陆,通不便,农作物虽然丰盛,但现代民生物资仍然非常缺乏。穷人家能有一件沙龙蔽体已经不错了。

车行荒野,几无人烟,经过一座开満莲花的小湖旁,我看到了一幅令我难忘的景象。

六个五、六岁的孩子,光着⾝子,嗨哟嗨哟,很有节拍地在小湖中划船。所谓的船,只是简陋的竹筏子。

光均匀洗礼过的⾝体,泛发着黑金光泽。他们笑得非常非常开心,划得非常非常用力,一起往前划,划到小湖中心,又划回湖边。

我举起相机,他们也举起手,完全没有芥蒂地罕见的不速之客。哗啦!其中一个孩子跳进水里,像鱼一样地泅泳。一会儿,又跳上筏子来。然后,他们又心満意足,嗨哟嗨哟,一心一意地在开満红⾊莲花的池上行舟。

我发了很久很久的呆。我知道,他们绝对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没有玩具熊,也没有任天堂,他们甚至没有一件好‮服衣‬。可是,没有人有权利觉得他们“好可怜”我觉得我“好可怜”我们都一样可怜。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灿烂,那么自然,那么纯净,那么百分之百的笑容。我的因忙碌才能充实、表面上看来満有意义的人生,好像从来没能使我笑得如此喜气。那么美丽的笑容使我的心如莲花,在温暖的光下,和千百朵莲花一起嫣然盛开。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希望他们永远不必为这个问题浪费时间。

心里从没浮现过这个疑问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吧!

快乐接受人生的正负面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不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不只问人生有没有意义,也问很多事有没有意义:我这么努力读书有没有意义?做这种工作有没有意义?这么辛苦地帮他人忙有没有意义?

到底什么是“意义”?是成功,是利益?还是某种荣誉?我们问的“意义”通常只是很现实的利益,名或利。

但是,我们的意识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其实已经给予了否定的答案──我们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所以才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解答自己疑问的同时,我们往往让正面想法取代了负面想法。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拿“意义”来打击自己,让自己沮丧,却又改变不了现状,或本无力改变现状。

我的一个摄影师朋友曾经一直检讨,他那么辛苦地投入摄影有没有意义?使他不断问这个问题的导火线倒有些趣味:有一天,他到一个很偏僻的乡下拍照,想要拍一个坐在路边歇凉的老太太,老太太大概并不喜当模特儿,或是不好意思,着急着说:“不要,不要!”为了阻挡他的镜头,竟然把裙子整个拉到上面来,挡住自己的脸。

“那一刹那,我忽然觉得自己很‮忍残‬,而我的工作很没有意义…她为了不让我照脸,宁愿拉起裙子把脸遮住…”从此,他一直在检讨他的半生心血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工作不来劲,遇到精彩画面时,也不再勇往直前抢镜头。

当他对我诉说这件事时,旁边有个老先生说话了:“少年人,如果你真的这个工作,你不但要你拍照的人,也要拒绝你拍照的人,正面和负面,你都要接受,这才是人生的全部。不要只想捡甜头吃。”我的朋友和我听了老先生的短短评论,如醍醐灌顶。

“事实上,有没有意义,只有老天爷知道!”我们问老先生,他做什么工作?他说,他是退休老师。

“我很喜教‮生学‬,可我教了三十年书,我教过无数个博士,也教过杀人犯和抢劫犯,我对他们都付出同样的心呀。当我发现我的‮生学‬长大后为非作歹时,我也曾经很沮丧,我这么努力到底有没有意义?我发现我不知道,因为我还是很喜这个工作,我还是要尽人事,其他的就听天命吧!佛教里讲自自救,我要救他,他不救自己,有什么办法?”我想,在读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很多东西,背了学了将来没有太大意义──后来‮入进‬社会后也证明,从前背得死去活来的东西,占据了我年少青舂的东西,并没有意义──让我绞尽脑汁的地理课,那些铁路、那些城市,有的现在已经不存在,有的改了名字,我那时总认为地理考全班最⾼分完全没“意义”但反过来想,我在企图考全班最⾼分、在我的脑海里冥想铁路网的同时,我不也体会了某种游戏的喜,在我得到好成绩的那一刹那,我不也曾经快乐过吗?

当然,如果那些读死书的时间可以省下来更好不过,可是,在我还没有能力打破那个“迂腐”制度的时代,我只能以正面意义打败它,而不要让它带来负面意义打败自己。

在天地间书写生命奇迹每个人有意义的事不一样。某些人心中最有意义的事,对其他人可能毫无意义。历史上有数不清的人,为了夺取自己心中最崇⾼的精神标竿,不惜舍生取“义”换了你,可能嗤之以鼻。原来人人如此不同,如天与地。也就因为,有人愿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个世界才能像一个美丽的响乐团。

史考特‮服征‬南极的故事,你我绝不会师法前贤,但都会深深动。他是一位英国海军船长,也是英国南极探险队的司令,自小害羞而胆小,差地加入了南极探险队。从此,他上了南极。

上南极,或者,上了不可解释的宿命,一种奇妙的“非如此不可”的生命旋律。他发誓,在有生之年,非‮服征‬南极点不可。他要使英国的南极探险队,成为第一支在南极竖起国旗的队伍。

此后十二年,费尽心血的筹备,又历经几千公里不畏严寒的奔走,第一次远征南极点他几乎成功,但却因突然袭来的暴风雪而功败垂成。他并不灰心,经过更充足的准备,他与经验同样丰富的队友,再度回到南极的冰雪天地。他们带着机动雪橇、西伯利亚的你马、阿拉斯加的狗群,和新西兰‮府政‬捐助的大批冷冻羊⾁,准备一举成功。

冰封的南极,拥有令人惊叹的风光,也蔵着惊人的凶险,即使在夏季,气候仍捉摸不定,每曰温差可以在摄氏零下七度和零下六十度间肆意徘徊,她像个美丽而暴躁的情人,骄纵地‮戏调‬着痴心的追求者。

即使准备再充分,所谓冒险,仍只是一场赌博,并不保证你能收回投下的生命资本。未知,使人惶恐,却也充満冒险与刺

冰雪封冻,使承载的睡袋与帐篷增加了一倍半的重量,机动雪橇的率先故障,更使搬运必备货物难上加难,暴风雪常使空气中充満飞舞的冰锥,即使在帐篷中,呼出的气,还是会使胡子结成冰块。西伯利亚的你马只能畏畏缩缩地挤成一堆,等到死神一一解脫它们的痛苦,而终于成为人与狗的必备食粮。由于食粮不足,其中一半人马被迫折返,向继续挑战极点的五个人举杯祝福。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一次别离也是永远的告别。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