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你也没有必要全要,分我一半吧,我也是特地早起找着稀罕玩意的。”刘长安继续商量道,如果对方反对,他也会安静地离开,谁让别人先开口呢只要对方有理有据不失礼貌,刘长安也不至于把鲫鱼一条条都她嘴里让她包圆。
年轻女子这才不耐烦地转头看了一眼刘长安,目光对上刘长安的眼眸,只觉得那双眼睛清澈犹如水洗的珍珠,在淡淡的晨光里,喧闹嘈杂的菜市场旁边,这个年轻男人竟然出尘如玉,尤其是那修长的脖颈旁边,那锁骨的痕迹竟然让人不由得想象他息时
人的律动。
“行……是行,但是我买的鲫鱼不够的话,我嫂子不够,我妈和我哥就烦躁,说不定会骂我,我心中委屈,总得找个人说说。”年轻女子脸颊微红,毕竟这番道理十分牵强。
谷牵强的道理也是道理,刘长安便拿出了手机,新时代的年轻男大学生,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哪能不懂这些女人们的套路,不就是想办法要他的微信吗?
互加了微信以后,年轻女子付了钱,分了刘长安一半,然后让刘长安在微信上给她发红包。
小鲫鱼是稀罕玩意,但就是六块钱一斤,总共二十块钱,刘长安出了十块钱,请问他买到了多少毫克的鲫鱼呢?这个题目一般人都要百度以后才会做。
刘长安想到这个题目,准备回去考一考周咚咚。
买完鲫鱼,刘长安在菜市场里转了一圈,买了莴苣和笋走出来,看到墙边有个女人摆了个摊,一个三十多岁的
壮男人,一脚把女人摆出来的一袋青椒给踢翻了。
“谁让你卖辣椒的?啊?谁让你卖的?”男人一边喊,一边对着一袋青椒又踩又踢。
“我……我……我是看现在本地辣椒上市卖的好,你你们没分给我辣椒,我就就自己进了一点……”女人抖抖索索地说道,伸手想去护住自己的那袋青椒,却刚好被男人一脚踩住手掌,顿时发出一声惨叫。
男人却没有松开手,反而用力踩住,周围的摊贩围了过来,神情各异,有人伸手搭了搭男人的手臂,却又没说什么地放开了。
“你们都看好了啊,不是我欺负她,是她坏了规矩!”男人哼了一声,松开女人的手掌,指了指周围,“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不知道啊?想死是吧!”
“超哥,算了吧,她家里难啊……”
“你没收了她这袋辣椒,她不知道你今天会过来,不然肯定不敢。”
“你消消气,恰口槟榔。”众人劝说着,那女人哀求地看着超哥,又左右看了看,希冀大家再帮她说说好话。
刘长安走了过去,这个女人半头白发,凌而随意地扎起来,身上还沾着不少菜叶,手掌消瘦如同
爪,整个人畏畏缩缩的
出怯弱不安的模样,她的实际年龄大概都不到四十,但现在外表看上去说五六十都差不多。
刘长安仿佛看到了没有遇见自己的周书玲。
超哥这种人就是所谓的“菜霸”,菜市场里能卖什么,不能卖什么,卖多卖少都由他们说的算。
他们的手段一般就是低价强收种植户的菜,高价出货给菜市场的摊贩,当有人反应种植户的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而在市场上买相应的菜又翻了几倍价格的时候,一般就是菜霸在里面作梗。
“没下次了啊,再坏了规矩,把你另一条腿也打断。”超哥提起那袋辣椒,也不方便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处理,等她下午收摊再收拾。
超哥提着辣椒离开,做事还是要讲点子智慧,当大家的面打人确实能够立威警告其他人不要坏了规矩,但容易出麻烦,不如事后让大家发现,坏规矩的人忽然没了,或者不明不白地缺胳膊断腿,更有威慑力。
“你以后可别干这事了!”刚刚还在劝说超哥的摊贩,没好气地对女人说道。
“是啊,超哥一恼火,你会连累我们的,到时候给我们差的菜,怎么卖啊?”
“你赶紧回去吧,等会儿超哥回来,说不定看着你还得发火,多久没人敢不按分配私自卖菜了?”众人七言八语后便散了,女人愣愣地坐在原地,按着腿半蹲,擦了擦脸抬起头来,又出了笑容,对还站在旁边的刘长安说道,“买菜啊,看看吧,都新鲜着呢。”刘长安又买了一些西红柿和豌豆,付钱后,朝着那超哥离开的方向慢慢走去。
“起了吗?给我送几个陶罐过来。”刘长安给李洪芳打了个电话。
第266章陶罐里绽放的善之花超哥的名字叫于超,如果他知道刘长安认为他是菜霸,那是一定不愿意承认的。
于超认为自己是生意人,经营着一家蔬菜公司。
菜市场的经营户都是蔬菜公司的股东,于超和他的兄弟们则是占了干股。
蔬菜公司每年的利润,于超等人提取百分之四十作为管理费,在扣除常开支等等,剩下的利润再分给经营户,这很合理吧?
如果亏本了,那当然是菜市场的经营户们负责,不是他们不好好卖菜,能亏损吗?
最近于超倒是收到风声,有人让他低调点,说时代不同了,万一事情闹到网上,舆论一发酵,像他这样的行当,很容易引起上面的关注,然后一锅端了。
于超却不以为然,菜市场这地方离民生太近,离网络却有点远……毕竟那些整天在网上哔哔的人,大多数都是点外卖吃,一年到头都来不了一两次菜市场。
他倒是知道,五年前……不,过完年了,那是六年前的事了,20……2012年,马王堆那边的菜霸团伙有41个人被抓,于超当时也低调了一阵子,但他深知那伙人活该,太嚣张太不给其他人活路了。
于超就很有智慧,看他今天的行事虽然张扬,却有分寸,他又没有当众把那女人的爪子骨踩碎,老实人都这样,只要还给她一点点生路,没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基本就不会闹出啥事来。
于超走了一段路,随手把那袋子辣椒丢到了垃圾桶里,一个收废品的老头瞧着了,急忙过去翻捡,瞧着是好的辣椒,顿时乐开了花。
看到这一幕,于超笑了笑,他想起了自己刚刚离开老家,来到郡沙时的情景。
老家到处都是爬不完的山,穷乡僻壤,第一次来到大城市的于超,被眼前的繁华惊呆了,当时他就下定决心,就算是捡垃圾也要留在郡沙。
如今他当然能够留在郡沙,却也不需要捡垃圾,还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于超继续往前走,志得意地看着路过的一家复印店。
复印店的老板对他出了笑容,隔着过道点了点头,在很多人眼里,于超还是个“能人”,尤其是他的老乡们。
巅峰时期,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复印店都是于超的老乡们开的,即便是现在这个占比依然很高。
他们都来自湘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城——旧化。
名不见经传是放在全国范围内说的,毕竟国家这么大,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特,名胜,产地优势等等。
像刘长安这样的人,对旧化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那里的熏腊制品,还有做菜喜放山胡椒油。
当地山多气重,食物保存不易,就非常需要山胡椒油这种气味浓重,并且火气旺盛的调料,驱赶寒气和掩盖食物中容易滋生的异味。
于超当年离开旧化,就是老乡带出来准备在复印店这一行业干活的。
当年内地哪哪都穷,外出打工几乎是青壮年谋生的首选,现在那批四五十岁的生意人,很多都是在沿海打工,学了手艺或者积累了资本,再自己闯出来的。
这些早年外出打工的人,和现在在穷士康等地方进厂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早年打工的这些人,学到了东西,有了一点基础或者门路,往往都会从老家带人出来,一起闯和发展。
整个旧化在国内复印店的垄断地位,就是这么老乡带老乡发展起来的,便是最朴素的“先富带动后富”的典型现象。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理解“老乡”的重要,多半只是因为当年的那批老乡,已经在外地扎
了,能带出去的都带出去了,再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要么是不愿意那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学徒零工做起,要么就是断了联系。
于超原本也应该开复印店的,只是他心思野,不愿意窝在那小小的店面里挨着,想赚快钱,大钱,容易钱。
总之,现在于超人到中年,已经当起了大哥,也从老家带了人进蔬菜公司,有的人不愿意干回老家传扬了于超的恶名,倒是让更多人觉得于超在郡沙有个人物了。
目前的于超,志得意,哼着湘南花鼓戏名曲《刘海砍樵》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他在楼市起来前“低价”
“买”下了这栋原来的农贸市场大楼,现在这地方值多少钱?足够于超退出蔬菜公司以后成为亿万富翁。
蔬菜公司的很多业务,都在这栋四层楼的农贸市场大楼底下进行,为了方便行事,于超止周围的其他商户和个人安装摄像头,只准蔬菜公司的“保安”部门在关键位置安装监控。
刘长安跟着于超,看到了“富裕蔬菜公司”的招牌,招牌只是简单的塑料布上印着几个字,还有几个破可以看到里面的灯管,整栋楼只有这一个公司充分说明了它的实力,这招牌却也体现了公司管理层务实的风格,让人生出信任和想要合作干事的积极
。
楼下停着几辆厢式货车,还有几辆似乎是摊贩的车子从冷藏库里驶出来,来来回回走动,穿着保安制服的几个人,似乎还兼职入库出库的管理检查。
于超从那里走过去,遇到他的人无不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超哥”,看到一个陪着笑脸的瘸腿摊贩,于超把嘴里咬着的牙签吐掉,笑道:“瘸子,你也一把年纪,该享福了,我听说你儿子准备接你去京城享福……要不这样,你就别干了,我找人接你的摊子。”瘸腿摊贩闻言大惊失,连忙拱手恳求,“超哥,超爷,你可千万别……我儿子还在读研究生,哪能接我去享福啊,这摊子可是我全家的命
子。”
“命子?”于超哈哈大笑,踢了瘸子的
裆一下,“你命
子不在这里吗?怎么,拿去换摊子了啊……我听说你这摊子是接手那李姑婆的,原来你是卖身换的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