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再加上直面基层,更容易管理,可以提高一定的效率,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996就在所难免。
第五百五十八章磨合关于996什么的就不说了,这个东西若展开来说,那就是一篇社会学论文,所以李旭能做的,就是在大环境下稍微保持良心,毕竟……他不是太祖。
回到正题上来,在开场白之后,李旭很快再次说起了对未来的规划,比如动画特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又或者会从好莱坞那边接业务,让公司先在国际上打响名气,除此之外还要打预防针。
“国内虽然大制作不少,但是对于特效的认知几乎还停留在80年代末。”李旭很不客气地抨击着电影圈,“大概就比90年的《封神榜》要好那么一点点。”会议室里当即响起了低笑声。
“再加上我们的电影产业,在很多方面跟好莱坞都是不同的,这就会造成一个问题,剧组不会花太多钱在特效上面,尤其是启用了知名演员的情况下。”李旭继续说道,“所以,如何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将特效做得比别的公司稍微好一点,就是你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不是吧?”有人发出惊叹。
然而李旭只是耸了耸肩,继续说了下去:“除此之外,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在未来的五六年,以不亏损为最高目标……”这其实都已经是往好的方面在说了,要知道,另一个时空中《仙剑1》的特效很一般,可到了《仙剑3》的时候,特效居然都没有明显的进步!
甚至连《4S》电视剧版的特效都不能算有进步——看起来的确要比《仙剑1》更绚丽、更华丽,但那是完全托技术进步的福,在真实度上面,就算不是原地踏步,也走得很缓慢。
这绝对不是国内这些特效从业人员的锅,毕竟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是经常给好莱坞做外包了,而《小破球》也证明了国内的特效只要钱给够了,绝对是一水准。
所以,说到底还是互联网资本进入娱乐圈搅局,外加量明星的问题。
李旭自己的电影自然是可以充分地将他们利用起来,但别人就很难说,没准出现看了特效公司的报价后脸大变的情节,“你们怎么要价如此高,别人才多少”云云。
所以在李旭心中,未来几年的实际底线是,不要亏损得太狠——当然,直接这么说肯定是不行的,通常这种情况下都要将标准定高一点。
这样絮絮叨叨讨论了好片刻,眼见孙翔、刘凯延跟聂宇峰他们讨论得很不错,李旭才算在心里略松口气。
其实今天过来的最主要的目的,并非是跟技术主管们讨论未来规划,而是创造机会,让他从好莱坞带回来的两个年轻人融入到天工重彩的特效团队当中。
之前曾说过,李旭向另一个时空的中影学习,利用目前在好莱坞的关系,送了不少人过去学习,孙翔和刘凯延在特效这上面就是佼佼者。
所以这次去美国的时候,确定他们两个成绩最好,基本上可以独当一面了,就干脆召了回来,要给成立不久的天工重彩添加些新鲜血。
毕竟,好莱坞的特效才是最强的,韩国人不过跟在后面亦步亦趋,既然可以跟老师学,为什么要跟徒弟呢?
不过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圈子,孙翔他们在特效制作方面大概也算得上是“海”,会怎么看聂宇峰他们这些在国内成长起来的特效人,而聂宇峰这些人又怎么看他们,如果处理不好的话,闹出什么尖锐矛盾来,那就失了李旭的本意。
所以李旭亲自领着他们过来,又充分地在会议上表现了一番,就是希望他们能和睦相处,共同进步,而非相互拆台。
“我觉得他们会相处得很好,毕竟都是年轻人。”天工重彩的负责人陈进雷,了个空地跟自家老板这么说道。
“但愿如此。”李旭叹了口气。
不过他对陈进雷的判断还是抱以乐观的,毕竟这家伙四十出头,依然能跟聂宇峰这种小年轻打成一片,说明他们不难相处。
然后,就像前面提到过的那样,大家都是年轻人,梦想还没有被金钱和利益腐蚀,一旦找到了共同的语言,接受起对方也就更容易了。
不提这个,等会议室的讨论完了之后,李旭才去看了看《源代码》的后期特效——基本没什么问题,这是大老板重点关注的项目,而且特效公司上上下下也铆足了劲,想要让老板看看自己的实力。
但另外两个项目就多多少少有些瑕疵,一个就是《诛仙》的动作设计,李旭需要的是远距离作战,而非一般武侠剧那种近身搏斗,更不能成对波,所以做起来很麻烦。
按理说这应该是动作指导的活计,但他们最擅长的还是功夫片、武侠片那种动作设计,对仙侠片基本不了解。
李旭也是觉得,做特效的都是年轻人,谁没看过几部动作片,天津饭能自己上阵指导《哪吒》的动作戏,没道理他们不能啊。
而且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这段时间将徐克两部《蜀山》翻来覆去地看得都快吐了,还画了不少结构图,但用建模设计的动作依然有些不协调。
“这样吧。”李旭在看过之后沉片刻,“过两天我找个动作指导来,你们跟他们商量着再试试。”天津饭能设计出《哪吒》的动作戏,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动画制作上面确实有天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观众对动画和真人的容忍度是有区别的。
有些情节用在真人电影上面那是万万不行,但用在动画电影上面却没有太大问题。
这个倒是不急,《诛仙》还在筹备当中,有时间进行调整,但是另一部电视剧的后期就必须要处理了。
这部电视剧就是景甜首次担纲主演的,由《杨梦言》那部微电影扩展出来的,带玄幻彩的《
喜侠侣》。
故事内容就是正派女弟子,喜好红衣的杨梦言下山入了六扇门,成为斩妖除魔的女捕快,然后跟同样下山救济百姓的正派男弟子,白衣公子冷月心成了喜冤家,并闹出了许多啼笑皆非的
情纠葛。
基本上,剧本已经改得连妈妈都不认识了,跟另一个时空的《新倩女幽魂online》半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在李旭的把关下,内容并不烂,紧凑不说,节奏也很好——就剧本而言,具体拍摄的内容还没看到,因为微电影里面那只讨人喜
的小萌宠,还没有被天工重彩制作出来。
第五百五十九章为什么《喜侠侣》的后期特效是
给天工重彩来做的,毕竟辉煌跟灿烂星空不分彼此。
只是,再不分彼此,依然是两家公司,在很多事情上面的认知并不一致,特效的预算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剧本跟另一个时空的游戏同人歌曲已经半点关系都没有,但奇幻设定还是继承了部分,比如冷月心还是狐娘之子,所以要做的特效还是有不少。
陆征他们虽然觉得,景甜的首部影视作品必须要制作得足够良,但特效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个无底
,尤其是萌宠和冷月心变身时的
发,那真是要人命。
如果要制作到出程度的话,花费只怕跟一部大制作电影没区别了,就算不在乎钱,那也不是这么
费的。
至少李旭不希望让景甜在被全网Diss后才醒悟,这么多人捧自己不是理所当然的,有些事情一旦做得太过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希望她能成为演员,他也相信她愿意成为演员,于是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通人的萌宠小狐狸顶多只能做到
良的水准。
能怎么办?
“就这样吧,权且当作是控制成本的一次试手。”李旭看过制作后,抓着脑袋如此说道。
这事说到底,要么加钱,要么将就,但加钱是不可能加钱的,李旭才说了不会太惯着景甜,没理由马上打自己的脸。
而且据看的其它特效,以及部分电视剧片段,在这个年代应该不错了。走的依然是古偶的路子,但是服装、
彩、打光都很讲究,至少不会比《天外飞仙》之类的差,所以等播出后的反馈吧。
卖出去应该没问题,央妈的8套不行,但北京台、东方卫视、浙江卫视肯定不会拒绝,所以就这么吧。
看过了这些之后也就差不多了,李旭再次到休息室,跟工作之余来这里小憩的职员们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说了不会在工作环境上亏待他们,那就肯定不会,所以公司内部的各种布置都跟谷歌、皮克斯看齐——当然,肯定是要缩水的,不然的话没有给他们奖励的空间。
只是,能保持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很简单,一旦特效公司做起来了,别的公司肯定会想着从天工重彩挖人,这里面会有真正的对手,也会有“特效花费怎么可能如此多,不如自己找人来做”的SB。
即便李旭再三强调内部要融洽,但难免会因为种种原因产生矛盾,再加上之前说过,未来好几年公司都可能处在亏损状态,没有利润也就没有福利,肯定会有人生出离开的念头,而且不乏核心人员。
所以如何建立并牢牢抓住一个最核心的团队,即使外层不断换人,依然能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就非常重要了。这样一看,田小鹏和天津饭应该尽快拉进来,前者正在跟国家科技馆合作4D动画,后者的处女作《打,打个大西瓜》已经推出,都可以下手了。
最重要的特效暂时告一段落,别的事务依然还有很多,比如《夜店》的宣传和上映,以及《新倩女幽魂》的各种扯皮。
“做得不错哦,茜茜,这个眼神很灵动哦。”在练功房看刘亦菲表演完了一小段《新倩女幽魂》之后,李旭拍着手称赞地说道。
作为他的女人,她跟曾黎早早就拿到了剧本,并开始揣摩角。
“这个很简单啦。”小姑娘抬着下巴颇为骄傲地说道。
尽管已经21岁半了,先有妈妈的保护,后有李旭的保护下,心理年龄依然不大,说她还是小姑娘一点错都没有。
虽然有时候会显得很幼稚,但总比另一个时空里,08、09年遭到冲击,于是格大变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