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你知道她们吃了多少苦吗?”李旭笑着再问。
“我也可以吃苦!”杨幂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语气很是坚决。
“那好,回去之后我就找几本关于导演的书籍给你,你不仅要看完,还要勾勒出重点,”李旭笑眯眯地说道,“最后要独立完成一部短片的拍摄。”
“这……这样啊……”杨幂的脸蛋当即垮了下来,看书什么的最讨厌了。
“如果你能及格的话,”李旭悠然的又道,“那么我就在给你了荣誉之后,让你试着去当导演,如何?”听到这句话,杨幂的呼
顿时变得
重起来,尽管随着李旭的调教,还有一众小花们的影响,她对名利的执着已经没有另一个时空那么大,但依然是刺
她的不二门法。
尤其是李旭这番话里已经明确表示,肯定会在国外给她搞个荣誉,要是成了,即便还是比不了刘亦菲,也算是85后小花中的第一档了。
“我一定努力的,旭哥。”杨幂的语气更加坚决了,也将他的胳膊挽得更紧了,几乎要完全淹没在她的丰当中。
“很好,记住你的话。”李旭微微一笑。
虽说等到17年的时候,应该没几部合适的,给她用来刷导演资历的电影,不过……谁知道呢?
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审美李旭带着杨幂找到自己的座位,又打发了几批过来刷脸的家伙,并跟冯小刚聊了几句他的新电影,《绣刀》就差不多要开始了。
尽管这部武侠电影的首映规模不大,可奈何人的名树的影,现在谁不知道他李旭在圈内的地位,别说邀请了不来,就算没邀请也应该赶着来啊。
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的新电影并不是另一个时空的那部《一九四二》,也不是李旭给他指定的《我不是潘金莲》,更不是打算用来哄许晴的《老炮儿》,而是那部《私人订制》。
很简单,华谊的牌子虽然还在,但王氏兄弟已经出局,再加上李旭有心要拆点华谊这块牌子,自然没人给他投那部必然会赔的电影。
即便不甘心失败的王氏兄弟,已经又成立了一家影视公司,还跟冯小刚伸出过橄榄枝,然而先不说他们声势完全不如以前,而圈内人从来都是捧高踩低,就算冯小刚现在被拉拢过去了,他们也同样没那么多钱给他拿去挥霍。
更何况李旭是证明了自己在娱乐圈的统治力的。
如果他普通的影视公司老板的话,冯小刚可能还会指望着能忽悠几句,为《一九四二》这个项目再争取一把,毕竟在电影制作上面,大导演才是最有话语权的那个。
可惜无论票房还是荣誉,李旭都将冯小刚远远抛在身后,所以他如何敢将这个亏本可能很大的项目推销给他呢?
不过冯小刚什么人啊,看人下菜的本领那是一等一的,否则也不会在酒桌上说什么,“您什么人啊,看北京城这边说这边灯太多有点晃眼,这边的灯就都要立刻给灭了”之类的话。
所以啊,既然现在不行,那就暂时搁置,先拍一部商业片出来证明一下自己宝刀未老,这样无论是通过辉煌抱李旭的大腿,还是找别人投资,都会更加容易。
于是,哪怕他应下了《李雪莲告状》的改编差事,还是厚着脸皮去找王朔要个本子,将《私人订制》这个项目给提前了。
不仅如此,冯小刚还特意借今天参加首映式的机会,跟李旭“虚心讨教”:我这部电影的几个女角
挑不到合适的演员,李导能不能
空指点一二?
瞧,会说话不是?
虽然《私人订制》跟冯小刚在千禧年前后的那些电影比起来,口碑上要差许多,很多段子都属于老哏,但总体而言也算不错的商业片,倒是可以从后里挑几个需要刷资历的女人来试试。
不过,即便如此,李旭也不打算投资《一九四二》,无他,让人有些恶心,就不说李培基跟蒋鼎文的所作所为被掉了个个——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李培基留在大陆还进了政协,而蒋鼎文跟着常凯申滚去了台湾呢?
妈蛋,平时柜台办对岸
得
,什么事情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会儿拍电影了,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家伙就跳出来刷存在
了。
也不说从边边角角给常凯申洗了一番地,单是范殿元这个地主身份的男主角,就已经很扯淡了。
民国时期有有良心的地主吗?还是有的,毕竟单个的人,跟整个阶级还是不一样的,在相对比较和平的内陆地区,多少还有那么几个吃相比较好看的地主。
那么1942年的时候,逃难的难民们当中有地主吗?自然也是有的,苏北的地主面对种鸦片都要亏本的情况,都不得不给农民减租,更何况招了天灾的河南。
那么在1942年河南大旱的时候,有有良心的地主,因为救济灾民,然后被抢劫,最终变成难民的么?
原版电影看着似乎是,范殿元为了防止灾民暴走,才放他们进围子并安排吃食,同时又暗中安排人手去找附近的部队帮忙剿匪,是因为居心不良才倒了大霉,然而仔细琢磨的话,就会发现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这可是1942年啊,鬼子都打到中原腹地了,你一个有围子的地主,连几条都没有?连武装人员都没有?
甚至连个机灵的伙计都没有,以至于这个蠢货跑回来后大声嚷嚷,说什么有本人的部队在行军,导致他没能找到
国的部队,于是引发了灾民的暴动。
要不怎么说文人无德呢,站在范殿元这个地主的位置,稍微从正常人的角度思考一下就知道,即便要接济灾民,也绝对不能放人进围子,可剧情偏偏就这么写了,不就是暗的给地主们叫个冤么。
也是网络发达之后,民国地主们干的破事都被翻了出来,否则这剧情绝对能惑相当一批人,要不然教员当年也不会批《武训传》了。
再加上入的其他私活,常某人的惺惺作态,天主教的伟光正等等,让《一九四二》的毒
虽然没有《八佰》那么大,但也的确蒙蔽了许多人。
说到底,冯小刚通过《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尝到了甜头后,在利用民族伤口拍电影赚钱上面,那是有了不少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