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大行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大行(下)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四,夜。

戎马一生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京郊马场回后,再次病倒昏

太医院的太医们紧急救治,犹未将其救醒。

朱元璋浑身高烧不退,昏中无意识的说着胡话。

太孙朱允炆悲痛无以复加,进京诸藩王虽说早有心理准备,此刻却也不住慌了神,诸王于东外请命,求见朱元璋最后一面,朱允炆即允。

萧凡担心诸王于内有变,暗命锦衣卫严密监视,诸王于朱元璋龙榻前三丈拜见,不得靠近朱元璋身体,不得与内宦官有任何接触。

好在诸王深知身处皇大内,此时又是紧要关头,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依次在昏的朱元璋龙榻三丈外磕头哭拜,倾诉一番父子情深,儿臣不孝之类的话后,诸王皆大哭离,其中未发生任何事情。

萧凡由衷松了口气。

从古至今,皇帝临终前,王爷假传圣旨,矫诏篡位的事例实在太多,他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在朱允炆身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间绝对不能出一丝差错,朱允炆失败不起,萧凡身负重任,有朋友有家庭,更失败不起。

夜间的京师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雨如豆大,一如注,给凝重沉闷的京师气氛更增添了许多抑。

朱元璋回之后便再次昏,萧凡随即命锦衣千户袁忠率京师镇抚司麾下锦衣校尉配合五军都督府和应天卫军士封锁九门,任何人不得进出。又命曹毅领麾下校尉增补入,加强戒备。

朝中大臣被允许入,于武英殿前的广场上静侯消息。以黄子澄为首的清派,还有以萧凡为首的派泾渭分明的分成两部分,其后有那些摇摆不定的墙头草,不偏不倚的中立派,还有站得离殿门最近的功勋公侯,以及二十余位入京朝见的藩王等等,百余人各成派系,隐隐分成好几部分,朝中势力分布一眼便瞧得分明。

广场四周,气死风灯高高挂起,灯内火光闪烁摇摆,一排排的灯火将广场照得通亮,照映出大臣们一张张灰暗沉郁的脸。

天空倾着大雨,大臣们冒着风雨,站立殿外,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殿内来往穿梭不停忙碌的太医和宦官们,雨水透了他们的全身,他们却毫无所觉。

人人心头如同了一块重铅似的,空气仿佛被空,众人皆到一阵又一阵的窒息。

朱允炆立于殿门外,哭得像个孩子一般悲伤绝。

萧凡站在他身边,默然无言的拍了拍他的肩,朱允炆回头,通红的眼睛望着他,哽咽道:“萧侍读,皇祖父怕是…怕是…”

“太孙殿下,人的生死有命,皆是注定,陛下若真的醒不来,殿下也不可悲伤过度,你是我大明王朝的下一任君王,是天地一人,唯我独尊的大明皇帝若不能强忍悲伤,朝堂的大臣,天下的子民将如何看你?”萧凡语气沉痛道。

朱允炆深深看着萧凡,良久,他朝萧凡用力点了点头。

二人相视一笑,笑容虽苦涩,但充了真诚。

呆立雨中静然不动的黄子澄远远看见二人亲密的神态,黄子澄浓眉一挑,目光中沉之,一丝挥之不去的影,渐渐笼罩上他的心头。

不知过了多久,殿内忙碌的一名太医头大汗的跑了出来。

众臣皆惊,不由自主往前走了几步。

朱允炆忘形的一把抓住太医的手,急声问道:“皇祖父怎样了?可曾醒转?”太医抬头看着朱允炆焦急的神,浑身不自觉的哆嗦了一下,面苍白的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太孙殿下恕罪,臣等无能,陛下天年已尽,怕是…怕是熬不过今晚了…臣等万死”众臣远远听到太医对天子的宣判,不由大惊失,面面相觑间,各种难言的情怀涌上众臣的心头。

朱允炆眼泪唰的一下了下来,他抬脚将太医踹得打了几个滚,嘶吼哭叫道:“你们这群废物朝廷白养你们了皇祖父延寿万年,怎么可能会死?定是你们医治时没有用心我…我要杀了你们”太医大惊,忙不迭不停磕头求饶。

萧凡见朱允炆情绪失控,当下一把按住朱允炆的肩膀,沉声喝道:“太孙殿下你醒醒冷静一点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赶紧进去看看陛下,…送他最后一程吧”朱允炆挣扎了几下,转头看着萧凡沉静的面容,朱允炆渐渐平静下来。

“皇祖父可曾醒转?”朱允炆哽咽问太医。

“陛下醒转了,殿下若探视,请抓紧时间,晚了怕是…”太医惶然颤栗道。

朱允炆回过头扫视殿外广场上站着的大臣,然后恨恨跺了跺脚,抹了把眼泪,独自冲进了武英殿。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