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进京城开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师傅,京城好热闹啊。”

“师傅,你看那边,有人在表演杂耍耶!”

“师傅,这糖糕卖得好贵,却没有师傅做的好吃。还是师傅的手艺好,做的每种点心都好吃。”

“师傅,城里有好多糕饼点心的铺子喔,大大小小的,到处都有。咱们真要到这里来开业吗?”

“师傅…”一路上,罗蕙心身旁的小湘嘴巴都没有停过,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小湘姓李,是罗蕙心在半年多前收的徒弟,当初她儿就没想过要收徒弟,只是听从了李大娘找个帮手的建议,然后没想到受托帮她找帮手的李大娘,竟会找来一个才九岁的小姑娘。

李大娘对她说,小湘家里有七个兄弟姊妹,孩子太多了父母养不起,所以才会将小湘卖了。适逢其会,又刚好知道这孩子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就直接将这孩子给要了过来,如果她不意的话,再让牙婆带走就行了。

她没有一下子就做决定,说了句“先试试看再说”之后,就一边试用,一边观察这孩子整整一个月,然后发现小姑娘真如李大娘所说的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又吃得了苦,最后不仅将她留了下来,还将颇有慧的她收做徒弟,教导她做点心的技艺。

想做的事靠自己一个人是不成的,一定得要有帮手才行。从现在开始教导培养小湘,将来这个徒弟定能帮她许多。

不过也幸好她的手艺和名声在这一年来不仅在镇上,也已经在附近的村庄都打开了,要不然自个儿都还算是个小丫头的她想收徒弟,肯定会让人给笑死。

总之,简单的举行了一个拜师礼之后,她便有了这么一个小她近六岁的徒弟。两人有师徒之名也有师徒之实,平相处上却像是一对姊妹,只有在灶房里做糕饼点心时她才变身成师傅。在灶房里她可是个一丝不苟、严厉又严格的师傅,这一点小湘的受最深。

京城,她上辈子在这里生活了十七年的地方。

但是生活了十七年,走过、看过、去过的地方却比不过今天在城里只花了半天所走过、看过、去过的地方多,觉不知为何有点淡淡的哀伤。

其实不只是今天这事,过去一年来她经常有这种觉,觉上辈子生长在富贵之家所得到的,远比不上平凡人家所拥有的。至少在亲情与自由这两点上,施玲兰对罗蕙心便是羡慕,而且求之不得的。

亲情啊…重生前,要她用她所有的财富与施家大小姐的身分换取罗家父亲对待女儿的那种亲情,她绝对是愿意的。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体验过其中差异的人才会知道,亲情是无价的。

在施家,只有祖父施郎能让她觉到亲情,但那种亲情与罗家父亲相比之后,就知道它带有太多的功利心在里头。如果她不聪慧,如果她没有生就一双巧手,祖父施郎还会待她这么好吗?这是绝不可能的。

但是罗父不同,他对女儿的好发自内心,完全没有掺杂任何杂质在里面,不管是在女儿生病躺在上时,又或是当女儿展巧手才华,为家里挣了许多银子,逐渐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之后,他对女儿的态度始终如一,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或不同,这便是最大的差异。

父亲始终自责自己没用,开口闭口总是要她多休息,别太辛苦,而脸上和眼中出来的则全是对女儿的疼与歉疚,让她不管每工作得有多么疲惫,也能受到温暖与幸福。

罗蕙心是幸福的。

她是幸福的。

“师傅你看,那就是京城最有名的施家糕饼铺!”耳边蓦然传来小湘特意低,却又藏不住敬畏的声响,令神游的她猛然回过神来。

施家糕饼铺?她怎么不记得西华街这边也有施家糕饼铺的铺子?是新开的分铺吗?

罗蕙心抬头看去,果然看到代表施家糕饼铺“施记”那两个字的招牌悬挂在铺子正门上方。这间店铺她真的没来过,因为没有任何印象,看样子可能真是新开的分铺才对。不过这里距离本店并不远,怎会在这里开分店呢?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她眉头轻蹙,百思不解。

“师傅,咱们去买来吃吃看好不好?”小湘一脸觊觎的问道“师傅说京城里最有名、最好吃的糕饼铺就是施家糕饼铺,小湘想知道它有多好吃。”罗蕙心也想去看看,便点了点头。师徒俩——在外人看来是姊妹俩,一起走向那间“施记”糕饼铺。

未进门便闻到一阵悉的糕饼香味,让罗蕙心不由自主的深了一口气,而身旁的小湘则是直接将受宣于口。

“好香喔。”

“施记”出产的糕饼有着独特的香味,那是因为施家掌握了一种可以提香的独家配方,除了施家家主与继承人和一位全家都签了死契的糕饼大师傅外,再没有第四个人知道。不过这在她重生为罗蕙心之后,就多一个人知道了。

“哇,好贵!”耳边传来小湘的低呼声,让她嘴角不由自主的扬了扬。

施家糕饼在京城里可是极受皇亲贵族和名门富户的喜,这些人不是身分尊贵就是家财万贯,哪会嫌“施记”的糕饼点心比别人卖的贵?相反的,如果卖得便宜,说不定还会被这些皇亲贵胄嫌弃呢。

“小姑娘真不懂事,没听过一分钱一分货吗?贵自然有贵的理由,你若是嫌贵就到别家去买便宜的吃,别到这里来嫌贵。”店里的伙计在听到小湘叫贵的话之后,看了小湘一眼,傲然的撇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