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五元宵吃了汤团,年便算过了。
出了正月,盛知豫通知盛乐胥,请他告知林管事要的东西已经做好,约了时间见面。
盛知豫不得不说梅天骄给的那两颗夜明珠帮上了大忙,这才让她有办法夜赶工,不致伤了眼睛又能提前
差。
“小姐,芽陪你去送货。”见自家小姐
夜不分的赶工,她心疼极了,偏生刺绣这活儿她一点忙也帮不上。
谁叫小时候小姐被老夫人拘在屋子里的时候,她正在屋外的门坎上打瞌睡口水呢。
“有婢子看着你,路上小姐也可以安心睡上一会觉。”
“那就走吧!”她想赶紧了差,可以回来补个好觉。
石伯套了驴子把主仆俩送到盛乐胥的小店,那位从未谋面的林管事已经等在那里。
盛知豫让芽留在她三哥的店里,而她坐上林管事的车,前往那贵妇的宅子。
小半个时辰后,马车停在一处人家的后门,盛知豫下车一看,她站的地方竟是县衙后门。
看门的人是认得这位管事的,不用牌子便让他领着盛知豫进了内院,谁知道他并不往后院里走,而是绕过月瓶门和垂花廊,游廊中挂着好几只鸟笼,天气依然冷着,鸟笼里的鸟也显得有些无打采,正当盛知豫觉得自己快被绕昏头了,就看见一间十分气派的小厅。
这位县官好大手笔,居然把县衙门的后院往后推,推出一幢富丽堂皇的屋舍。
林管事瞧她不四处打量,认着路,跟着他的脚步,觉上是微小谨慎的,但细细一看又不尽然。
这位林管事也是个活泛的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谈不上亲热,却也不让人觉得生疏,关系不远不近,拿捏得恰恰好。
他把她带进小厅,里面十分暖和,穿着一服装的婢女很快上了热茶,她又等了片刻,县令夫人才在丫头的簇拥中款步从小卑门走了出来。
盛知豫起身屈膝福了福。
这位县令夫人把官家派头做得很足,发上珠翠环绕,衣着讲究鲜,可以见得县老爷的油水还
肥的。
据她所知,县令相当于地方上的小皇帝,品级不高,却什么都要管,因此,除了俸银和禄米,还有其它收入,冰敬、炭敬,其中就数别敬的收入为多,印结银、乡贤祠外官捐银、学院束修,名目多着。
相公的进项多了,当家的主妇手头自然宽松,这位县令夫人之前给银子给得这么快,其来有自。
“小熬人给夫人请安。”
“听说你把我要的东西送来了?”
“是。”盛知豫摊开包袱,里面有荷包、帕子、鞋子、衣服、襦裙、带,全是一整套的。
“想不到你的手艺这么好,害得我直想把这些东西自己留下来了。”县令夫人也不做作,将盛知豫带来的绣品翻了一遍,绣工娴,绣面
彩绚丽,绣线配
鲜
,针法
细,用
典雅,竟隐隐有京绣的影子,那绒线劈得比发丝还细,平光齐韵和顺细密,她摸了又摸,
不释手。
“小熬人想说既然是京里的夫人,应该喜这类大气的绣法。”她掏出一个小靠枕绣品,“这是要送给夫人的一点小意思,希望夫人笑纳。”那绣枕是地道的苏绣手法,线条明快,图案秀丽,绣在上头的牡丹,浓淡晕染效果生动,人倚在那上头就像倚在一小丛的牡丹花堆里,美不胜收。
“这绣品,老实说,我喜。”她挥手让人把盛知豫的东西收下去,又让人重新沏了新茶上来,抬手接过另外一个婢女拿来的荷包,放到盛知豫面前。
她指挥若定,纹丝不。
盛知豫起身称谢,准备告辞。
“你不点点里面的银子吗?”
“夫人是一城县的官夫人,哪有讴我们这小民的道理?”何况那荷包分量看起来就不轻。
听盛知豫不咸不淡的拍了马,她很受用,“那些多的,算是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