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浮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年轻僧人一招得手,在空中打个盘旋,又借势凌空击下,左掌斜划如刀,右掌重如山岳,都击向那人背后要害,那人无暇转身,猛地头下脚上立了起来,两腿瞬间施出勾、挂、连、带数式腿法,好似两条手臂一般,将那年轻僧人掌上后招一一化去,跟着双臂一撑,翻出数尺,轻飘飘站起身来。
那年轻僧人占尽先机,仍伤敌不得,脸大变,飞身向西纵去。显长老见状,忙抢步
上,挥掌奔他肩头劈落。那年轻僧人左手一
,刁住显长老手腕,
用力一抖,一股脆快之力传至手上,将显长老带得脚步踉跄,几难站稳。
周四见这年轻僧人身手不在天刚之下,暗暗称奇:“我少林后辈弟子,不想还有此等人物!”正身而出,助其一臂之力,忽见东面林中飘出二人,好似两道轻烟,倏然而至,将那年轻僧人围在当中。只听其中一人尖声道:“我说老三一个人对付不了这两个秃驴,大哥怎还不信?”另一人望向那年轻僧人道:“这小和尚能有此等手段,可见少林派也并非
得虚名。三弟,我料你五招之内,未必能将他擒下。”先时那人中了一掌,伤得不轻,听二人奚落,气恼道:“当年少林空寂也赢我不得,这小秃驴又算什么东西!”迈步上前,骈指向那年轻僧人肋下搠去,一副漫不经心之态。
周四见他两指似实而虚,肘尖敛劲下沉,便知这一指必是要点向那年轻僧人咽喉。果不其然,那人手腕一扬,两指顺势向那年轻僧人咽喉搠来。那年轻僧人右手上格,左掌呼地拍出,使的是“大悲掌”中的一式“翻掌降魔”那人眼见掌来,却不理会,两指忽伸长两寸,直抵对方咽喉。那年轻僧人退后半步,避开来指,左掌虽已按在对方口,却已是强弩之末,无可施为。
那人一招便占先机,右手顺势向对方左臂搭去,其撤臂闪身。那年轻僧人知撤臂之下,左半身必
空隙,但自己左臂力道已尽,若被对方搭上,险恶更甚,只得曲臂回缩,肘尖暗指对方右肘,以备不测。那人见状,右手忽
入对方腋下,也不知用了什么古怪招式,只见他中
踏上一步,那年轻僧人已霍地飞出,倒地不动。
周四见他出手几招,招招料敌机先,不拘一格,俨然自成一家,心下暗暗惊悚:“我若与他单打独斗,他未必是我对手,但看后来这二人言谈举止,武功似不在这人之下。他三人任意二人与我相斗,我都必败无疑,若是三人齐上,我哪还有命在?”想到适才若贸然现身,此时怕已暴尸荒野,头上渗出冷汗。
只听一人尖声道:“三弟这几下虽是取巧,看着倒也舒服。嘿嘿,这么多年,少林派也没什么长进。”走到天刚面前,伸手探入其怀,摸了起来。俄顷,忽“咦”了一声道:“书信怎不在这秃驴身上?”另几人闻言,神俱是一变,忙上前道:“在他全身搜一搜。”几人俯身在天刚周身找了半天,始终一无所获,均不免焦急。一人抓住天刚衣襟道:“书信现在何处?快快从实讲来!你是后辈,我兄弟几人也不便难为你。”天刚冷笑道:“几位施主当年来我少林滋事,若无空问方丈一念之慈,怕早已化骨扬灰,何以仍不思悔改,助纣为
?”那人放
天刚,
恻恻道:“你既已猜出我兄弟身份,还敢如此嘴硬?”天刚傲然道:“当年魔教如此势力,周应扬如此渠魁,仍不能撼动我千年宝刹。他武…”那人不待天刚说完,伸手扼住其颈道:“我家主人智勇通神,岂周应扬那厮可比?你若不
书信,只怕生不如死!”手指微一用力,扼得天刚面呈青紫。
天刚口鼻歪斜,犹自笑道:“天…天心方丈早…早料到路上…会有变故,故使个障眼法,那…那封书信…现下怕…已由人…送到梁帮主手中…”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二人已箭打一般分向东西两面纵去,身法之快,连隐在暗处的周四也自愧弗如。
约过了一盏茶光景,那二人各自奔回。一人负手踱到天刚面前,笑道:“这秃驴好不老实,竟敢拿这话骗人?”伸手将天刚拎起,单臂在空中舞两下,又将其重重地掼在地上。
显长老眼珠转了几转,忽走到那年轻僧人身前道:“看来那封书信,是在小师傅身上了?”那年轻僧人面上肌跳了两下,说道:“你既认准,何不来搜?”显长老
笑一声,动手找了起来,及见这僧人身上空空无物,遂握住其足,
下僧鞋看个究竟。
那年轻僧人神大变,怒骂道:“狡贼做绝,武林将
了!”说话间,显长老已自他鞋中取出漆封的书信,谄笑着送到一人手中。
那人撕破信封,出书信,看了半晌,点头道:“少林天心倒真是个人物,所料全然不错,难怪主人对他心怀忌惮。此信若落入丐帮之手,那可要坏大事。”说着将信递到另一人手上。
另一人捧信看了一遍,皱眉道:“他信中说数年来留周应扬不杀,是为了以这厮威慑咱家主人,又说合寺僧众,绝无一人习过魔经,这分明是欺人之谈。主人几年前去过嵩山,归来后曾道周应扬那厮魔功犹胜往昔。主人一惊而返,此后一直忧心忡忡,隐居不出。何以这信中反说周魔重创难愈,苟延残云云?我看这里面大有文章。”说到这里,身旁一人已不耐道:“无论有无文章,总之周应扬已死,天下再无人与主人争锋。少林便有小计,三五年间也必为我所灭。”显长老忙附和道:“尊驾说得是。少林虽有残势,必难久延,这个…”一人打断他话语道:“丐帮蚁聚一处,想是等得不耐烦了。”随手拍出一掌,击在天刚头顶,声音极是轻微。天刚哼也不哼,竟一头栽入雪中,颅裂而亡。
那年轻僧人惊怒急,正
喊叫,额上已中了这人一记弹指。指力隔颅入脑,外面不
丝毫痕迹,突然数道血雾自七窍中
出,那僧人已怦然倒地。
这人杀了二僧,跟着道:“老二,咱哥俩换上和尚的衣服,到花子那闹上一闹。”一人尖声笑道:“一会儿动起手来,也不知能不能使好少林派的鸟拳。”二人说话间,已各自从尸体上扒下僧衣、僧鞋,穿在身上。
显长老见二人换好僧服,头上发髻格外显眼,忙道:“二位头上怕会出破绽吧?”二人哈哈一笑,同时伸掌在头上
了几下,发丝立时应手而落。工夫不大,两颗脑袋已然毫发不存。
一人望向地下两具尸体道:“先将这两人埋了,大伙再商量商量如何行事。”提起一具尸身,向东面密林中走去。另几人也随了这人,隐没在密林深处。
周四静伏于地,见几人确已离去,心道:“这几人杀了寺里的僧人,一会儿又要去丐帮滋事。他几个武功都是极高,若出手杀了丐帮的人物,少林与丐帮必要结下深仇。”他虽不知这谋由何人主使,却知一旦得逞,必会给少林带来无穷祸患。他自被逐出山门,对少林虽有小怨,但身当此时,也不由
起护旧之心,暗想:“我只须告知丐帮个中
谋,然后转身便走,也算对得起王三哥和少林的养育之恩。”当下站起身来,发足向西面奔去。
他心中焦急,深恐那几人尾随而至,自己来不及向丐帮人众说明原委,故此奔行如飞,不敢稍停。急行数十里,已望见不远处一圈破旧的红墙之内,影影绰绰立了几个凉亭。他知丐帮首要人物都在其内,不敢贸然走近,四下观望片刻,眼见墙外无人寻哨,这才蹑足前行,缓缓来在墙边。这红墙虽是破败,却有数尺之高。
他驻足其外,里面究竟如何,一时哪得看清?他心急如焚,绕墙游走。行不多远,见面一株古树高达数丈,少半枝干自墙外漫伸入内,心中一喜,忙俯身攥起一个雪团,运劲向空中打去。雪团出手,直飞到数丈高处,才发出呼啸之声,蓦地里中崩外溃,化做数点雪屑,缓缓飘落。
墙内众人听有异声时,那雪团已升在空中。众人不知此物发自何处,尽皆仰头上望,面疑
。便在这时,周四已趁机跃起,轻飘飘向古树贴去,衣袂收束兜转,将树上带落的雪片尽数收入袖中。这一下大是行险,但一来众人目视空中,心神已分,二来这古树枝条茂密,极易隐身,周四飘身上树,墙内竟无人发觉。
只听一人朗声道:“何方朋友,好绝的手劲!丐帮梁九恭台驾。”这人声音虽不甚高,语中自有一股夺人之气。周四闻言,紧紧贴在树上,不敢稍动。
那人连问几声,见无人回答,便不再问,说道:“今众兄弟聚在一块,既然异口同声要对付鞑子,可见我丐帮的兄弟都是心有家国、慷慨仗义的血
汉子。梁某忝居帮主之位,也以众兄弟为荣。”微一停顿,又道:“适才传动长老和辛长老出的主意不错。鞑子们劳师远来,粮饷无续,我帮弟子遍布各处,只要一遇到鞑子,便设法焚其粮草军械。如此虽不能算痛痛快快的与鞑子干上一场,可也能搅得他寝食不安、弃甲丢盔。”话音未落,便有数十人大声附和。
周四隐在树上,偷眼望去,只见红墙内一方空地之上,黑早坐了有三四百人。正对面一个凉亭中站了数人,当中一人身着
布青衫,体魄略显清瘦,双目却炯炯有神,颇具威势。周四一望之下,心中微
:“我在泰山和昆明两遇此人,看情形他便是丐帮的什么帮主。这人几次携众
置我于死地,这一遭我贸然前来,可不知有无麻烦?”眼见这人身侧几人个个立如松柏,气度沉雄,显见武功大是不弱,一颗心怦怦
跳,惊怯难决。
忽听人群中一人道:“杀鞑子的事,大伙义无反顾,均听帮主吩咐。可前些那小魔头在鞑子营中杀了岑长老,这件事兄弟们都盼着帮主能有个示下。”一语刚罢,又有数人愤然而起,怒骂道:“这小魔头
率群魔与正派为敌,那也只是江湖上的是非。但他投靠鞑子,昧祖卖国,那可成了汉人的公敌。这小魔头毫无廉
,卑鄙下
,一旦让他占了形势,恐怕为祸较周应扬远甚!”与此同时,西边数人也嚷道:“兄弟们说得不错,当年周应扬虽血腥武林,行事却不卑鄙龌龊。这小魔头他***也不知是什么卵蛋生的,做事太他娘的肆无忌惮,胆大妄为!”东首一人尖声道:“赵兄弟说周应扬行为不卑鄙龌龊,可是亲眼所见?嘿嘿,我看魔教做事,无一不是丧心病狂,如禽似兽。这小魔头也算继往开来,禀承先辈之无
,弘扬魔教之遗志…”这人尚未说完,周遭已或叫或骂,愤声不断。
周四听众人言语刻毒,对己怨恨极深,寒意陡生:“我在军营中舍死相救他帮中人物,却招致如此忌怨,可见善心无报,徒添是非。今我来此一遭,那是多余了。”正待纵身下树,一走了之,忽听梁九高声道:“那小魔头认贼作父,确是当诛。只是他原为少林弟子,既做出这等下作之事,终归有损少林脸面。”众人闻言,均想:“少林二十多年来与周应扬暧昧不清,后又放出这小魔头在江湖上游
,其心何其叵测!何以帮主仍要顾全它合寺脸面?”一旁传功长老见众人均有疑
,开口道:“帮主的意思,是说这小魔头虽是该杀,但我帮与少林向来
厚,不可擅杀他门下弟子。待一
将那小魔头擒下,携其前往少林,只看天心方丈如何发落?”四下弟子听这话实有些不伦不类,心想:“便依你所说,但那小魔头武功极高,帮内人所共知,又有谁能将他轻易擒下?”众人对传功长老本来甚是畏服,闻听此言,却都暗笑他太过糊涂。
周四藏身树上,也是一般的想法,心道:“你丐帮人数虽众,若想擒我可也并非易事。这群人糊里糊涂,我又何必与他们纠?”正
飘身下树,忽见东首破门内奔入一人,走到梁九身前道:“显长老已将下书的僧人接来了。”梁九目光一亮,忙道:“快引来见我。”那人答应了一声,转身由破门奔出。帮中几位长老似乎早知来人是谁,都神
冷峻,齐齐望向东面破门。
片刻,只见由门外走入三人,显长老居首,后面跟着二人,正是适才在林中易服假冒的僧人。这二人乔装之后,故意显出少林派独有的身架,大步迈出,脚下轻快稳健,竟比数年苦修的高僧,更为宝相庄严。丐帮数位长老看在眼里,暗暗钦佩:“少林高僧,修为果是不凡!只此身形步法,已胜我等数筹。”梁九观二人面貌,虽觉陌生,但他久在江湖,知少林卧虎藏龙,能人甚多,面前这二人说不得更是寺内深居简出的空字辈僧人,当下紧走几步,抱拳道:“两位大师一路辛苦。梁九未曾远,怠慢!怠慢!”几位长老虽也不识二僧,却一齐拱手道:“大师辛苦!”那两人看了梁九一眼,又向四下人众瞥了一瞥,均
出轻视之意。一人尖声道:“老衲闭居多年,久不在江湖上走动,若非天心执意相请,今
可看不到丐帮的小朋友了。”说罢嗤嗤而笑,神情极是古怪。
梁九听他直言天心之名,心中一动:“原来这二僧果是少林耆宿!”转念又想:“少林天心已在六旬开外,何以这二人为其尊长,反较其年轻许多,难道二僧驻颜有术,古寿不显?”心下虽疑,口中却道:“小可后辈,不识尊颜。不知二位大师如何称呼?”一僧笑道:“老衲师兄弟乃寺中微末之人,说了各位也不认得。若贵帮年帮主在世,或可与老衲畅叙契阔。”众人听他提到“年帮主”心头俱是一震:“年帮主乃本帮最杰出的人物,论辈分比现任帮主尚长了两辈,昔年帮主纵横天下时,周应扬及少林四大神僧也还只是初出道的小角
。这二僧居然与年帮主
厚,必非等闲之辈。”梁九一愣之下,忙躬身道:“不知二位前辈与敝帮年帮主乃昔
契友,恕罪,恕罪!”他知天心传书,必是有极重要之事。连
来一直担心送书之人路上会有不测,这时听二僧表
身份,足见天心对此书极为重视,这才请出寺内资深老僧代为传书。他心思虽甚缜密,但推前想后,也不觉信了大半,说道:“前辈千里传书,不知天心方丈有何事赐告?”一僧探手入怀,取出一封信来,缓缓递到梁九手中。梁九手指刚触及信封,忽觉纸上一股
柔的力道传来,劲力冷凝深透,倏然已至其腕,半条臂膀登时软麻无力,垂了下来。
那僧人二指一勾,将书信握回手中道:“此信关系重大,望帮主看后,即刻赐还。”梁九适才与其指力相撞,已知他一身功力委实惊人,待见他脸凝重,煞有介事,忙道:“前辈之命,岂敢不遵?”那僧人微微点头,将信
与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