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八面埋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话声入耳,人影连闪,已有几十个灰衣僧人,由大智禅师领头,朝无尘围了上来。
原来无尘、本空二位尊者突然在场中现身,隐身在庄院中的少林大智禅师和武当清华子自然看到了,他们就是为了要对付巴颜喀喇山三尊者,才隐身庄院中的,这就吩咐门下弟子,悄悄行出庄院,悄悄的围了上去。
因为折花门的人此时全神贯注在两位最高护法身上,是以并未注意在场中突然多了许多僧道,只当围上去的是看热闹的人。
大智禅师因本空虽是少林逐徒,究是他的师叔,才和清华子暗自计议,由武当“太极剑阵”去对付本空,少林“罗汉阵”对付无尘。
在无尘和杨文华说话之时,少林、武当弟子业已暗暗的布成了两座阵势。
万开山忙道:“杨少兄,你只管退下去。”杨文华依言退后了几步,突然以剑支地,一个人摇摇倒!
原来他方才在闭目运功之时,听到无尘沉喝着要万开山等人退开,他自然知道在场之人,只怕没有一个是这两个老魔头的对手,一旦说僵了,动起手来,定然有人非死即伤,好在江大哥说过他会及时赶来,那么只有自己勉强答话,拖延一回时光,江大哥也许会赶到了。
他方才这一剑,原是因为自己用力过猛,才给无尘剑势—.,震伤内腑,但他练的“纯
玄功”稍微提气,便可使脸
红润,旁人不易看得出来,这才强
住伤势,从地上站起,和无尘答话,等到少林、武当两派的人围了上来,万开山要他退下,这一移动,伤势就再也
不住了,以剑支地,张了张口,又
出—口血来。
万开山、向寒松急忙伸手把他扶住,在众人族拥之中,缓缓退下。
这一瞬间大智禅师率同三十六名罗汉堂弟子,两人一岗,列下了双岗“罗汉阵”团团围住了无尘尊者。
武当清华子也率同三十六名蓝袍弟子,长剑竖,神情肃穆的在本容尊者四周列下了“太极阵”无尘尊者发出洪钟般一声大笑道:“这大概是少林寺闻名天下的‘罗汉阵’了?”大智禅师手拄禅杖,单掌打了个讯,说道:“尊者说的极是,折花门三位最高护法,来自巴颜喀喇山,乃是密宗高僧,神功盖世,若论单打独斗,只怕无人能敌,因此贫僧和清华道兄不得不列下两座阵势,向二位尊者讨教…”
“哈哈!”本空尊者发出一声破锣似的大笑,说道:“无尘师兄,这样很好,你试试少林寺的‘罗汉阵’,我也试试他们‘武当剑阵’,看看这领袖中原武林的少林、武当两派,名震江湖的阵势,是不是围得住佛爷?”无尘尊者冷冷地看了大智禅师一眼,说道:“很好,你们可以发动了!”大智禅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说道:“贫僧那就有僭了。”右手禅杖向空一挥,口中念道:“南无喝罗怛那哆罗夜耶!”他这一念起梵语经咒,顿时神庄严,那支禅杖向空发出奔雷般的风声!
站在无尘四周三十六名罗汉堂弟子同时响起梵唱,他们这次列的是双岗小“罗汉阵”少林“罗汉阵”共大小之分,大“罗汉阵”有—百单八人,威力最强,自少林开派以来,据说还没有人能破。
小“罗汉阵”由十八人组成,威力自然不能和“大罗汉阵”相比;但也是武林中威力最强的联手合击阵势了。
此次大智禅师奉命率领三十六名罗汉堂弟子,前来支援各大门派,对抗折花门,自然经过挑选而来,也是少林罗汉堂的锐,这回列出来的虽是小“罗汉阵”但和十八人的小“罗汉阵”又有不同,因为这是“双岗”双岗就是说同一位置上有两个人。
罗汉阵是联手合搏的阵势,一经发动,各人就联手出击;但不论任何阵势,既然分配好了位置,此后任你如何变化,如何动,各人有各人的步法、招式,但既定的位置,是丝毫不变的,这才能收群策群力、相辅相成之功,如果中间有一个被击倒了,阵势纵然厉害,也会留出一角空隙,予敌人以可乘之机。
现在三十六名罗汉堂弟子随着大智禅师的梵唱,人影倏然分开,就列成了双岗。
站在里面一层的十八个人手持镔铁禅杖,身形一蹲,双手起禅杖,展开的少林“伏虎伏法”起手式。
站在外在一层的十八个人同时发出“笃”的一声大响,禅杖朝身侧地上一柱,他们久经训练,十八个人—下把禅杖植入地面,功力火候,完全一样,看去就像四周打下了十八铁柱一般,十分整齐。
同时又“呛”的一声大响,从间
出了寒光闪闪的十八柄戒刀,十八个人
出刀来:都快慢一致,姿势如一,所以呛然刀鸣,也只有一声。
这一情形,很显然里面十八人个人用杖,外面十八人用刀了。
大智禅师只是站在阵势的外面,并未加入行列。
梵唱初起,少林南派俗家掌门一掌开天罗起岳,手持长剑,迅速地站到了大智禅师的对面。
所谓对面,就是中间隔着一个阵势,面向大智禅师而立。
大智禅师面向南首,他面向北首,遥遥相对。
那是因为被围在阵中央的敌人无尘尊者武功太高了,双岗“小罗汉阵”未必围得住他,万一三十六名弟子中,有人伤亡,大智禅师和罗起岳立时可以递补上去。
左边武当派清华子也在此时长剑列出了“太极剑阵”围成一个圆圈,把本空围在中央。
他们和少林寺唯一不同之外,大智禅师负责指挥,站在阵外,清华子却在长剑划圈之后,足踏斗步,走入阵中。
这时另一名蓝袍弟子也仗剑从人丛中走出,和清华子斜斜相对。
“太极剑阵”自然要像太极图一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