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躁症來時,她會非常亢奮,力無窮,覺得世界美好,一切值得歌頌。但憂鬱症侵蝕時,她無可奈何地變得多疑,缺乏自信,無法正常地走路説話,易怒、偏執,無法相處,常常想死,嚴重時各種幻象出現了,覺得自己一輩子不會好。她多次想靠意志力克服,拒絕服用鋰鹽。結果只證明了,意志力沒有物藥能抑制這種劇烈的情緒變化。
有朋友説,這本書寫得不好看。我也認為,她的寫法使得故事並不生動,描寫也不人肺腑,但赤
地描述了她自身對罹病的
覺。這本書還是給我一個正面的啓示:我很幸運,過去在青少年時,一度以為自己得了憂鬱症,看了這本書後才發現,我再憂鬱,也沒有她所謂的“憂鬱症”只能稱之為“情緒差了點”情緒差了點,可以靠改變想法而改變;
神出問題時,非意志力所能逞強。
心理諮詢專家孫明明曾説:“現代人躁鬱現象非常普遍,嚴重影響愉快人生,但是許多人身在其中卻無法察覺其害。”有些情緒不佳,確實不是心理問題,是生理上的“不可抗力”問題。憂鬱症患者有百分之十五以上會因自殺身亡,如果沒有醫學治療的話。想自殺是此症的必然傾向。
如果你長期處在沮喪狀況振乏力,需先判別,是心理還是生理影響心理的問題。如果你的伴侶長期變得不可理喻,也是一樣的。意志力、愛、理
有時幫不上忙。
我認識一個女人,她在婚姻中被當靶子,忍了十八年才離婚。我問她,為何從新婚之夜就知道遇到狼人,還忍了這麼久?她説,絕大部分是因為觀念傳統,覺得離婚會被親族恥笑。
“為什麼還生了三個孩子?”她説:“我以為愛可以改變一切,有了孩子,責任可以使他改變一切…”結果,什麼都沒有改變。據醫生診斷,她的先生有嚴重的人格偏差,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如果病情已深,情啊愛啊理啊,都抵不過物藥治療。
有一位家族中的長輩,本來就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五十多歲時,忽然陷入沮喪,每天打電話給自己的子女,盡説一些她活不下去的話;參加任何的佛教慈善團體,也只能換得三天平安;任誰怎麼安她“想開一點”都沒用。我看了一位醫生的文章後,給她建議:不如問婦科醫生,看是否要補充荷爾蒙?結果,她的狀況好轉了。
如果不是身體在左右心理,我們可以靠改變觀念來改變自己,靠愛和耐心來改變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如果是身體因素,不如對症下藥。
我們需先察覺,碰到的問題是哪一種。
現代人的躁鬱現象,未必像傑米森博士先天的躁鬱症那麼嚴重,有時是後天的。因為長久沒有察覺,神已負荷不了,讓自己長久處於令自己窒息的環境中,沒有讓自己有機會
息而引發的
神症狀,後來變成心理影響身體,又由身體影響
神狀況。
和自己的身體對話吧。現在的環境哪裏讓你不適?你的意志力可以改變嗎?如果不行,是不是神上已有問題?
只有你能察覺自己。
怎樣才能有自信?
想要擁有自信的人很多。
知道要做自己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是,不知道怎樣有自信、找不到自己所以沒法做自己的人更多。
我曾接到過不少大學生的來信,或者他們在演講後問我:怎樣才能像你這樣有自信?
“我真的有自信嗎?”每次我都會自我反省一下。
“為什麼你會覺得我有自信?”我問。
“…你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好像…也覺得自己的人生過得很有意義。面對着那麼多人説話,你一點也不害怕…告訴我,我應該怎麼做才可以這樣?”有一次,一位女大學生不太有自信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她講得很有道理,也使我反省到什麼是自信的問題。
我也曾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也曾經覺得人生很沒意義。
也曾經害怕面對很多人説話,不,甚至只是對一小撮人説話,我就會臉紅心跳,不知所措且語無倫次。
有些成就無助於自信為什麼我會有了自信?會讓別人
覺我有自信?
建築自信心像在蓋一棟堅固的房子,你得有耐心先打地基,打樑柱,紮紮實實把房子蓋起來才行。
也就是説,自信心要靠一些材料“墊”出來。
材料不實,房子容易垮,大家會看清楚,你只是“愛臭”的自大狂。;房子裝修得美輪美奐,裏頭卻寒寒傖傖,這是“世紀末的華麗病”光粉飾外表你也不會有自信,充其量只能當個以為別人都在注意你的自戀狂。自信的背後要很有實在的東西。姑且叫它“成就
”成就
靠的是努力和願意成長。對我來説,那是明白我在做什麼,還有持續地閲讀、
收知識的習慣和願意挑戰挫折、願意接受新事物與新觀念的考驗,以及願意改變。
當然,做很多事都會有成就。
可是有些成就無助於自信。
做想做的事就有自信如果你的成就來自於和三站六婆傳遞八卦消息,你會有成就
,但不會有自信。
如果你努力與他人競爭,除了想贏之外搞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你贏了,就像打麻將贏錢一樣,會有成就,但不會累積自信。
如果你努力經營塑造的是別人(比如望夫成器,望子成龍),而自己並無長進,他們成功了,你會有成就,但反而失去自信。
如果你努力的目標除了金錢之外,並沒有神的收穫,你會有成就
,但終究會覺得好空虛。
如果你收知識的目的只是用以向他人炫耀。博取他人注意。抬高自己和高談闊論,沒有拿知識來反省自我,你會有成就
,但不會有自信。
如果你所做的一切只為得到他人讚美,是的,你也會有成就,但永遠沒有自信。
自信是不待他人肯定,你已自我肯定。對你存在的世界説:不管有沒有人注意我,我在這裏,我理直氣壯地活着,做我想做的事。
踩地雷遊戲每一個人耳邊或多或少都埋着一些地雷。也就是説,平常情緒好好的,但如果有人不慎踩到那些地雷,可能會引爆他的情緒。
我的身邊也有一些地雷。
也有少數人很幸運,並沒有任何地雷,他們像人人歡的觀光勝地。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地雷設在哪裏,或者,明明知道,卻為了某些理由視而不見,於是他們的地雷常被引爆。
有一個朋友的父親很愛打麻將,但每三次打輸了牌,就有一次會六親不認地翻桌子,得大家不歡而散,過了,又哀求朋友陪他打牌。幾十年如一
,幾乎演成一種定律,換的只是牌友而已。在家打牌,家人聽到他連嘆幾聲氣、説了幾聲“背”、開始抓頭髮之後,就知道會有地雷快要引爆了。
這時如果有人歡喜地大叫“自摸”引信保證點燃。
你的地雷在哪裏?
我的朋友也曾過那種平常是好好先生,但曾經在下雨天雨傘和別人相撞了一下,就憤而打斷人家鼻樑的暴力男友。這一拳,也擊垮了女人對愛情的安全
。還有人一開車上路遇到堵車,地雷的引信就開始發出嘶嘶着了火的聲音。
每個人埋地雷的地方不一樣。我們對為什麼得罪別人常到匪夷所思,但在自己的地雷被踩到的那一剎那,卻想把對方送上斷頭台。
有些地雷是先天的,有些是在原來的家庭中埋下的,有些是因為一朝被咬而不自覺安置的。有些人知道自己的地雷在哪裏,會在年歲漸長或在思索之後,清除掉一些自己覺得不該有的地雷。我想我的情緒中仍有一些地雷。比如,不經邀請而侵入我生活軌道或隱私權的人非常容易怒我;對於想控制我做這做那的人不太友善;對於不斷向我“討愛”(動不動就用反話説,你呀就是不關心我——索求情緒上無微不至的關切)的人極為厭煩;對情緒上歇斯底里的人很
冒。
不過,套一句某位先知的話説:你總是會招來你內心所恐懼的東西——我常常遇到上述的人。
可是他們偏來踩我的地雷!有一次,我下定決心擺一位讓我
神壓力很大的朋友,因為不管對她付出再多關心,她都有怨尤,而且到處向我的其他朋友哭訴我不夠關心她。
對我來説,這是我的地雷,我害怕糾纏!害怕別人在我身上強加讓我到窒息的任何
情枷鎖!雖然她對我很好,但我覺得為了和她相處,常要侍候她的陰晴不定。她總是東猜西想,一不小心就會得罪她,讓我
到整個人快被她拖人
沙裏了。
當我終於發現生活中痛苦的源在於已呈病態的友誼,我決心保持一點距離,讓我能呼
,她也有空間過
子,不要把喜怒完全寄託在我身上。但不久其他朋友們又來抱怨:看,每次你和她不合,她不敢來找你發脾氣,我們的耳朵就倒黴了,你不知道她是怎樣對我們哭訴你“拋棄”她的!
引爆自己的情緒於事無補有個晚上我打電話給我媽媽,叨叨訴説我的地雷被踩到的覺。我説:“我快
神崩潰啦!”我媽本來是個比我更
的人。從小至大,我幾乎是報喜不報憂的。當旁觀者總是比較客觀,沒想到這一次我媽説:“可是,從我們旁觀的人看起來。聽起來,這件事沒那麼嚴重嘛!你為何氣成這樣?時間可以解決的,她能投訴得了多久?”我愣了一下。是啊,好像…沒那麼嚴重嘛。我平心靜氣地想了想,也許只是因為她剛好踩到我的地雷,所以我引爆了自己的情緒。氣個半死,於事何補?再繼續向人投訴我的憤怒與她的情緒化做法又有何不同?雖然我不可能向她表達我的善意,但我不必繼續讓我的生活和情緒被這個地雷炸成灰燼!我可以不再抓狂下去,讓自己惱火到完全受這件事左右吧。
三分壓力,想象力會把它擴張成七分;有人點燃了引信,我為何要繼續往地雷引爆處加汽油呢?當然,壓抑情緒絕非解決之道。這時我想起一本書中説的:“你可以全心投入這些情緒,讓自己沒入其中,就會完全體驗到它,惟有這樣你才能説,我認出了這個情緒,現在我需要從其中身!”其實,我媽説得對,沒那麼嚴重。我需要從其中
身,我已經體驗過自己的憤怒了,我得對自己好一點。只有我知道她踩到我的地雷,但踩到我地雷的人渾然不覺自己有錯,因為她沒有在同樣的地方安好地雷啊!
其實沒那麼嚴重嘛,我對自己説。火慢慢熄了。不然,我可能還會把因焦慮而失眠繼續算在對方賬上…其實,她會如此情緒化,也是因為我也踩到她的地雷了,她的地雷安在“只要我對你好,你就應該對我負責”或“朋友就應該完完全全地心與負擔彼此情緒”的假設上…如果她不再往自己的地雷上加汽油,我們不會變得這麼嚴重!一會兒從朋友變仇人似的,只因大家往自己火上加油,場面變得越來越難收抬。
有多少大損失的發生,是因為地雷爆發後,我們又不斷地加了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