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祝雁停的面龐映在火光中,這麼多來第一次有了平靜之

腳步聲在身後響起,祝雁停沒有回頭,他知道是誰,這個時候會來這裏的,只有蕭莨。

似乎他的腳步聲都比從前要沉重一些,祝雁停心下一嘆,直到那雙黑長靴停在他身側。

蕭莨的嗓音沉冷:“你在燒什麼?”

“孝經,”祝雁停輕吐出一口氣,與之解釋道,“我這些子一直在抄的。”

“孝經?”蕭莨冷嗤,“人都被你殺了,燒幾頁孝經你以為就能恕罪?”祝雁停微微搖頭,淡道:“我知道恕不了罪,我也沒想過還能恕罪,這麼做,……我至少心安一些。”

“你可當真是個‘孝子’,現在做這些不覺得晚了?你這麼顧念着所謂親情,莫不是也給你那千刀萬剮不得好死的兄長燒了什麼好東西?”蕭莨的譏諷讓祝雁停心中不好受,但未表出來,他抬眼望向蕭莨,問他:“我能不能去給老國公和世子上炷香?”蕭莨的眸一沉,在火光映照中翻湧起怒意:“上香?你有什麼資格去我蕭家祖墳給他們上香?他們當年下葬之時你做什麼去了?如今你與我説你要去與他們上香?”祝雁停趕忙改口:“不行就算了,你別生氣……,你這麼晚還未歇下,是睡不着麼?”蕭莨不答,只冷眼看着他。

祝雁停取出藏在懷中的一冊書,遞到蕭莨面前:“這是我給你抄的佛經,能靜心的,你夜裏若是睡不着,可以看看這個,或許能緩解一些頭疼。”蕭莨將之接過,面無表情地翻了幾頁,祝雁停的字跡雋秀乾淨,抄下這冊經書想必花足了工夫,他卻越看心裏的怒火越甚。

這算什麼?討好他還是可憐他?

“誰告訴的你,我會頭疼?”蕭莨的語氣冰冷,不帶絲毫起伏,祝雁停啞然,沒想到蕭莨的反應會這般大,一時猶豫着沒有説出口,怕他會遷怒了柳如許。

“你以為你不説我就查不到?”

“……他也只是好心而已。”

“什麼好心?需要他來嚼舌多管閒事!還有你!”蕭莨拔高聲音,警告祝雁停,“別再耍這些小心思,做這種自以為是的事情!”蕭莨説罷,直接將經書扔進了火盆中。

祝雁停一愣,撲上去不顧火苗燙手,慌忙將經書搶了出來。

蕭莨已經離開,祝雁停的手背燙得通紅,經書的幾個角都已發黑捲起,祝雁停顫抖着手將之拿起,沉默半晌,無聲一嘆。

第74章不許靠近七月中,衞氏、楊氏帶着兩個孩子,並蕭家其他族人,一齊被接回京中。

蕭莨雖已封王,但未另外開府,依舊住在國公府中,平接見官員處理政事也在這裏。

坐在闊別四年之久的國公府裏,衞氏淚水漣漣,這幾年她身子越發不好,眼見着也沒幾年好活了,只希望子孫能平平安安,自己能落葉歸,不用死在外頭,回到京中心裏總歸要踏實許多。

“就只是你父親和大哥還埋在秦州,後再想見上一面,就難了……”衞氏輕聲嘆道,沒了外人才與蕭莨説起這些心裏話。

蕭莨安她:“母親不必多想,待過段時,再太平一些,我會叫人去給父親和兄長遷墳,將他們真正遷回京中祖墳裏。”衞氏聞言略意外,擔憂道:“這樣可以麼?蕭家的祖訓一直都是死在哪便埋在哪,祖墳裏只設衣冠冢,你父親和兄長也不好太特殊,更何況你才剛封了王,就這麼興師動眾為父兄從秦州遷墳過來,只怕會落人話柄……”

“無妨,母親信兒子的便是,不必理會外人怎麼説。”蕭莨的神沉定,衞氏見之一時不知當説什麼好,這幾年他們雖都在西北,但見面的時候其實少之又少,饒是如此,蕭莨的變化她這個做母親的依舊都看在眼中,她心裏焦慮擔憂卻又沒法説,她已經沒了丈夫沒了大兒子,唯恐蕭莨後也會不得善終。

“你如今管着這麼多的事情,萬要小心,不能因為如今地位高了,就掉以輕心,眼下世道這麼不太平,咱們家也不求多大富大貴,只要你們都平平安安的……”

“我知道,母親不必多慮。”見蕭莨這般堅定,衞氏心中愈發難受,可她也不能再勸什麼,只得將那些擔憂都回肚子裏,想了想,又問蕭莨:“我聽人説,雁停也在府中?他……”

“他的事情,母親便不要心了,”蕭莨沉聲打斷衞氏,“我自會處置。”

“他與那個懷王畢竟是親兄弟,我是怕他會拖累了你名聲。”衞氏言語間有些猶豫,她雖不知祝雁停具體做過什麼,但光是這幾年對珩兒不聞不問,就已經夠叫人寒心了,倒也不想多過問他的事情,唯一擔心的只是蕭莨放不下,會因為祝雁停被人詬病。

“只是虛名罷了,不必在意。”名聲不過是添頭,好與壞都只是那樣,在這亂世之中,只有絕對的武力,才是最大的倚仗。

這幾年蕭莨的子已越來越強勢,他要做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置喙,衞氏心知哪怕是自己這個母親,説多了也只是惹他厭煩,一時間神疲憊,也懶得再説了,只提醒他:“你嫂子的病一直沒好過,虞醫士也拿她沒法,我會叫人盯着她,你也提醒着些這府裏頭上上下下的人,別叫人不小心衝撞了她。”

“我明白。”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