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兵臨城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五十八章兵臨城下永昌府的這一個晚上,註定是不能平靜的,留守將領密密麻麻的聚集在一起,所談論的只是一件事,就是楊珅敗了,趙布泰敗了,兩萬多大軍全軍覆沒,這其中還有讓人聞之變的真滿洲兵。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實力,騰越什麼時候聚集起如此的力量。難道晉王李定國和鞏昌王白文選都悄悄的潛伏到了騰越嗎?

不過,從他們掌握的消息來説,這是不可能的,李定國現在還在孟艮一帶鎮壓土司,本就沒有實力北上。

同時,隨着馮雙禮被活捉,明軍的主力部隊能夠移動到這裏的僅僅只有白文選。但是,打死他們都不相信,僅僅憑着白文選現在的實力,能夠全殲楊珅的兩萬多人。

難道真的僅僅只是那個在騰越突然崛起的鄉紳民團幹出來的嗎。他們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

如今的他們本就不敢打開城門,只是放下一個個的吊籃,把那些潰兵拉了上來。因為在月光的映照下,他們隱隱約約的看見一些散亂的騎兵,同時他們更從那些潰兵的口中瞭解到,騰越城究竟是怎麼失陷的。

聽到潰兵們驚魂未定的話語,這些留守的清兵將領越發的不敢打開城門。誰知道黑暗之中究竟躲藏着多少騎兵,他們可不想再重蹈騰越城的覆轍。

可是,僅僅憑着吊籃一個個的拉上城牆,能救得了幾個清軍敗兵,那些哨騎們眼見沒法乘亂搶城,對着那些潰兵再不客氣。雖然只是區區的幾十騎,卻是在永昌城下橫衝直撞,遇到不肯投降的清兵,便一刀砍了。

那些永昌城的守軍,早就被嘈雜的聲音驚醒,然後看見一個個的敵軍騎兵,在城下肆橫行,將比他們人數多上幾倍的清兵像驅趕綿羊一般的驅趕着。而城中,清兵的數量只要拿出一個零頭出來,就會比外面敵軍的哨騎要多,可是面對那些瘋狂嘲笑着他們的敵人,城內的清兵連打開城門,放自己人進來的勇氣都沒有。

就算有個別莽撞的清兵叫嚷着要去打開城門,可是,那些已經瞭解到情況的清兵將領那裏會讓他們如此做,毫不猶豫的制止,誰能保證城下的那一片黑暗中,真的只有這麼幾十騎呢。

如此一來,雖然清兵保住了城池,不至於遭遇騰越城一般的悲劇,但是士氣卻是越發的低了。那些潰逃回來的士兵把敵軍的實力無限誇大,再加上黑夜之中,局勢混亂,這種言飛快的在城中傳播,連那些安穩的在城中睡覺的民户,也沒法再睡得安穩,全部都在傳着一句話“清兵敗了,而且敗得極慘。”頓時,人們就歡喜起來,悄悄的從窗户外看着那些慌亂的清兵士卒,雖然敵人還沒有來,但他們的緊張程度,完全不亞於大軍壓境。

就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之中,天漸明,那些沒頭沒腦撞到城邊的潰兵都被收攏了起來。雖然只是幾十名騎兵看押着他們,卻沒有人敢做出什麼不軌的舉動,誰也不知道這些人的後面還有幾千還是幾萬的軍隊。

何況,一些清兵俘虜還聽説過這樣的言,那些打着“孫”字旗號的人,絕對不能容忍俘虜逃跑,只要是逃跑的俘虜,逮住之後,就是一刀。

可是,隨着天漸明,那些站在城頭的清兵也將城下看了個分明,真的只是幾十名哨騎,真的就這麼點人。頓時,他們就變得擾動不安起來,一些膽大的叫嚷着要出城戰。

一些清兵將領不置可否,一些清兵將領卻是聽着心動,忍不住看向留守城中的主將,洪承疇標下的總兵張國柱。

實際上,此時張國柱心中也是矛盾不已,雖然知道城下不過是幾十名騎兵,但是昨天傳過來的消息太過駭人,兩萬多人遭到伏擊,如今跑回來的就這麼點點人,誰知道那幾十個騎兵後面,還有多少增援部隊,若是一個不留神,讓他們搶進城來…

想到這裏,張國柱就覺得不寒而慄,不過看到部下眼中都是殷勤,顯然是躍躍試,若還是不允,實在太打擊士氣,於是下定決心,對着他們點點頭。

看見主將表態,其餘的將領都是臉上大喜,叫嚷着要去搶這份功勞,這時聽見張國柱説道“下去之後,小心一點,看見情況不對,立刻回來。”

“是!”兩名將領朗聲答道,帶着人馬從城門衝刺而出。

不過,這個時候,城門口已經沒有需要他們接應的潰兵。於是,他們直接朝着那幾十名哨騎所在的位置,兇猛的衝了過去,嗷嗷叫着,看起來竟是如此的悍勇。

看着那一路捲起的煙塵,那幾十名哨騎也是毫不畏懼,面對兩百多清兵騎兵,還在那裏大笑着對俘虜們説道“你們這些韃子聽着,我們現在先去收拾了那些雜碎,再來管你們。記得可不要跑了,否則你們就不用再來這裏當俘虜了。”説完,幾十名哨騎就着兩百清兵直直的衝了過去,然後環繞開來,將一波箭雨傾瀉到他們頭上。

雖然清兵數倍於這些哨騎,不過,只要不是把背後讓給對方去砍,要想滅了這些哨騎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何況,這些哨騎之中,有些本來就是明軍之中的鋭,馬戰技巧也是極其湛,而那些從馬廊之中傳送出來的克隆人,更是悍勇,雙方頓時殺了個難分難解。

無論是城頭的清兵還是那些畫地為牢的俘虜,都是怔怔的看着雙方的戰。雖然戰的人數不多,但慘烈之處,一點也不比大戰來得低,讓人瞠目結舌,就連一些動着心思要逃跑的俘虜,也不敢跑了。

所以,雖然沒了人看押,逃跑的俘虜也是不多。

張國柱到了此時,也算是明白,為什麼楊珅和趙布泰兩萬多人會敗得這麼慘,就僅僅是雙方哨騎的對戰,就足夠清兵喝上一壺了。何況還是中了對方的埋伏。

那兩名請戰出來的清兵將領卻是暗暗叫苦,雙方的騎兵廝殺在一起,明明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就是不能儘快的結束戰鬥。

原以為,只要他們以泰山壓頂之勢衝過去,就能把這幾十名哨騎驅趕開來,然後救得那麼一圈俘虜。

卻沒想到,這幾十名哨騎不僅了上來,而且如此的能戰,很是富有技巧。他們或是拿着弓箭在那裏遊動着進行對,或是拿起馬刀面對面的廝殺,總之,怎麼樣對他們有利,就怎麼打。攪得整個城下都是煙塵滾滾,雖然只是幾百人的戰,卻佔據了極大的一塊地方。

隨着時間的越拖越久,那兩名清兵將領心就不斷的在往下沉。誰也不知道,敵人的援軍什麼時候就會到達,到時候,雷霆一擊,他們區區兩百騎兵,能頂得住多久。

此刻,他們只想早早的離這羣人,返回城內。因為,他們知道,城內肯定是不敢派出大股援軍出城的,他們只能依靠自己,早點打敗這些哨騎,然後撤回城內。

同時,心中更是祈禱着,讓敵人的援兵晚一點到來。

可惜,人倒黴的時候,吃飯都能夠噎死,就在雙方ji戰正酣的時刻,奔騰的火槍騎兵漸漸出現在清兵的視線下。

那兩名清兵將領的心陡然涼了下去,只見那些火槍騎兵飛快的結成陣勢,然後黑壓壓的一片朝着ji戰的清軍騎兵殺了過去。

這個時候的清軍騎兵早就被那些哨騎攪動得疲憊不堪,更被拖散了陣型,面對成羣結隊的騎兵,那裏還抵擋得住,立刻就面臨着被各個擊破的結局。

一些清軍騎兵見勢不妙,調轉馬頭,也不管身邊還在不斷朝他們箭的哨騎,直接就衝着永昌城跑去。

不過,這個時候,張國柱那裏還敢打開城門。騰越城就是因為一時手軟才會淪陷,所以,儘管在城下的都是自己極為看重的兩名部下,儘管剛才曾經説過,讓他們見機不對就跑回來,可還是狠心把城門緊緊的關閉,任他們如何的敲打,都不肯打開。

追趕的騎兵一路殺到城下,朝着那些敲打城門的清兵放了幾輪排槍,這才遠遠的離開。同時,一些哨騎四散分開,追上剛才逃跑的那些俘虜,拉開弓弦,就了過去。

看着軍中同僚一個個的倒下,那些守城的清兵只覺得心中冰涼,自從進入雲南以來,很久沒有經歷過這種場景。

那幾百騎兵,就這樣在他們城下肆意嘲笑,可再沒有人敢請戰要同他們打一仗。

他們那裏知道,那些火槍騎兵們其實也是在苦苦支撐,滿眼都是血絲,不知有多少個晝夜沒有睡覺。不過他們依然盡職的環繞着這個城池,看押着那些俘虜,同時,將那些山林中漏過來的清兵圈進俘虜堆裏。直到孫一帶着大軍逶迤而來,浩浩蕩蕩的漫山遍野都是,黑壓壓的一片近永昌府。

一千多的武裝農夫,近五千的民兵,每人都拿了一面旗幟,然後在山崗上,只見得“孫”字的旗號,在風中不斷的飛舞,遠遠的看着,就讓人望而生畏。

那些清兵將領估算着旗幟,喃喃的説道“估計足有三萬多人吧,怪不得,怪不得派出偏師攻打其他州府之後,還能打敗咱們兩萬多鋭啊。”這時,一騎快馬飛馳而來,上面的騎士意氣飛揚,搭上弓箭,就朝着城樓上一箭。箭上綁着一封信,大大的寫着“招降”二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