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8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變了第70章父親、爹爹、娘(1)陽三月,雪消草長,手輕腳快的姑娘,就好像生怕趕集會遲到一樣——隆冬的積雪剛剛變成水珠,被太陽公公重新回雲層裏,她就裹挾着一片生機的綠意來到了沈城。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寒冬,沈城的百姓們早就被這種“大雪及脛路難走,出門片刻臉凍紅”的寒冷天氣給憋壞了,現在終於能夠去身上厚厚的冬裝,換上輕便的裝,也終於不用再因為天冷整天被困在屋裏。

所以,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兒,都願意着陽光到街上去逛一逛,就算不為了買什麼,單是看着大街上那一張張認識的或不認識的喜笑顏開的臉,都覺得自己今天這子過的,實在是從裏到外的舒坦。

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一位中年壯漢正拉着他的黃包車全力地奔跑着,在他拉着的這輛車上,正做着兩大一小,俏生生的三口人。

如果你只是看了這一家三口人一眼,你也許只會發出一聲嘆:瞧這一家三口,大人孩子臉上都帶着比這三月的陽光更燦爛的笑容,而且一家三口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一模一樣的,好像是最近剛剛在年輕人當中興起的,叫什麼“親子裝”,這場景,不用問都知道,他們這一家人的子一定過得特別幸福。

可是,如果你時間還算充裕,或者你的興致足以支持着你趕在他們的黃包車還沒有離你的視線的時候,再盯着他們看上那麼兩眼,你一定就會發現這一家三口的與眾不同之處。那就是——車上的兩大一小,三口人,都是男的。

雖然在沈城這地界,甭管是富家少爺還是窮苦小子,看上個男孩兒,並且把他娶回家,早都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可是大家也都知道,男的是本就不可能生出孩子來的呀。

所以,多年來,在沈城的大街小巷,兩個男孩手牽着手,甚至是勾肩搭背的一起走,這樣的畫面很常見,但是兩個男的中間再加上一個孩子,那可就有點兒別出心裁了。

其實,倒也怪不得街上的老百姓少見多怪,在沈硯娶黎百草之前,沈城裏本就沒有哪户人家會給自己家的嫡長子娶一個男

而之前被人娶回家的那些男孩兒,無論是做了嫡長子的妾侍,還是次子的正,他名下有沒有孩子,就都沒有那麼重要了,反正,婆家又不需要他的孩子來作家裏的“頂樑柱”。

而且,那些嫁了人的男夫人們估計自己也不願意一個大男人去帶孩子——搞不好還是他們自己的相公跟別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沈城人這麼多年來,還沒有過把孩子過繼到男媳婦兒名下的先例。

我們的小黎大夫在這一點上,又一次並非本意的創造了一次歷史第一,沒辦法,誰讓他是沈城裏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嫡長子正房男呢。

不過,這一時刻坐在黃包車上的沈大少爺和沈大少,可是對周圍路人或驚訝或豔羨或探究的目光絲毫沒有察覺到,畢竟路人的目光再赤,也沒有他們的小順寶引眼球啊。

黎百草捻起系在他兒子脖子上的小圍嘴兒的一角,輕輕地擦掉了兒子下來的口水,猛然間不知道想起了什麼特別的事情,臉上的笑意明顯比剛才更深了。

從上了黃包車開始,眼光就一直在自己的寶貝媳婦兒和寶貝兒子之間轉的沈硯,當然不會錯過他媳婦兒這甜甜的一笑,連忙狗腿子的開口問道:“媳婦兒,有什麼高興的事兒啊,跟你相公我分享一下唄,讓我也跟你一起樂呵樂呵。”黎百草把懷裏小崽子的衣服理了理,温和的開口説:“其實也沒什麼事兒,就是想到剛才咱們出門之前,老張一聽説咱們今天要坐黃包車,不用他開車了之後,那一臉被人搶了媳婦兒一樣的表情,實在是太好笑了。”黎百草不説還好,一説笑的更歡了。

那沈硯呢?他其實出門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司機老張的臉,不過被他們家黎大夫這麼一説,腦子裏頓時有了畫面,不自覺的也跟着黎百草一起笑開了。

在家裏因為自己一直乾的活計被人給搶了而生悶氣也許本就不知道,他們家少爺少今天選擇坐黃包車,其實不過就是為了帶着兒子,趕一時的新鮮。

黃包車這種東西,雖然在北平、上海、廣州等這些大地方早已屢見不鮮,可是在沈硯他們生活的沈城,不管這裏再怎麼富饒,畢竟也只是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城,往回倒二十年,沈城頂多算一個比較富庶的小鎮而已。

地方小,人口自然也不會多,何況就在這座人口並不算多的小城裏,又存在着極大的貧富差距。

富人出門大都習慣了坐汽車,就是偶爾想要換換口味,家裏也有十幾輛馬車在那裏時刻等候着主人心血來的臨幸呢。

而窮人呢?囊中羞澀也早就已經迫使他們習慣了無論走多遠的路,都要依靠自己的兩條腿。

所以,沈城這地方,本就沒有多少留給黃包車去施展的市場空間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黃包車這種在別的地方隨處可見的共工通工具,一直沒有進入沈城人民的視野範圍。

而黃包車作為一種通工具,能夠在最近這一段時間迅速成為沈城裏的一種行風尚,還多虧了沈城富商階級的享樂成風。

也不知是那幾位有錢人家的老爺或是少爺,去了一趟北平上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