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襄五年盡九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疏]注“公及”至“告廟”o正義曰:凡諸侯會而盟者,皆先會而後盟,非先盟而後會。既及其會,知非後盟。《釋例》曰:“盟於鄧,盟於犖,盟於戚,公既在會而不書其盟者,以理推之,會在盟前,知非後盟也。蓋公還告會而不告盟也。”穆叔以屬鄫為不利,使鄫大夫聽命於會。鄫近魯竟,故以為屬國。既而與莒有忿,魯不能救,恐致譴責,故復乞還之。傳言鄫人所以見於戚會。o近,附近之近,下文“陳近”同。竟音境。譴,棄戰反。復,扶又反。見,賢遍反。

楚子囊為令尹,公子傳。o囊,乃郎反。範宣子曰:“我喪陳矣,楚人討貳而立子囊,必改行,改子辛所行。o喪,息反。行如字,徐下孟反。而疾討陳。疾,急也。陳近於楚,民朝夕急,能無往乎?有陳,非吾事也。無之而後可。”言晉力不能及陳,故七年陳侯逃歸。o朝夕如字。冬,諸侯戍陳。備楚。子囊伐陳。十一月,甲午,會於城棣以救之。公及救陳而不及會,故不書城棣。城棣,鄭地,陳留酸棗縣西南有棣城。o棣,力計反,一音徒妹反。

[疏]注“公及”至“棣城”o正義曰: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衞侯陳侯於袲,伐鄭。既會而伐,並會書之。計此亦當書會,故解之,公及救陳而不及其會,故不書會。

季文子卒,大夫入斂,公在位。在阼階西鄉。o斂,力豔反。鄉,許亮反。

[疏]注“在阼階西鄉”o正義曰:《喪大記》雲:“大夫之喪,將大斂,既鋪絞、紷、衾、衣,君至,主人,先入門右。巫止於門外。君釋菜。祝先入,升堂。君即位於序端。”《士喪禮》:“君若有賜焉,則視斂。既布衣,君至,君升自阼階,西鄉。”以君臨士喪西鄉,知臨大夫之喪,即位於序端者,亦西鄉也。鄭玄《士冠禮》注云:“阼猶酢也。東階,所以答酢賓客也。堂東西牆謂之序。”劉炫又引《記》雲:“君既即位於序端,卿、大夫即位於堂廣楹西,北面東上,主人房外南面,主婦屍西東面,遷屍,卒斂,宰告。主人降,北面於堂下,君撫之。主人拜稽顙。君降,升主人馮之,命主婦馮之。士之喪,將大斂,君不在,其餘禮猶大夫也。”宰庀家器為葬備,庀,具也。o庀,匹婢反。無衣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器備,謂珍寶甲兵之物。o衣,於既反。無食如字,又音嗣。重如字,又直龍反。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o相,息亮反。積,子賜反。

[疏]“相三君矣”o正義曰:季孫行父以文六年見經,則為卿久矣。宣公之初,襄仲執政,宣八年仲遂卒,後始文子得政,故至今為相三君也。

【經】六年,,王三月,壬午,杞伯姑容卒。

夏,宋華弱來奔。華椒孫。。

秋,葬杞桓公。無傳。

滕子來朝。

莒人滅鄫。

冬,叔孫豹如邾。

季孫宿如晉。行父之子。

十有二月齊侯滅萊。書十二月,從告。

【傳】六年,,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杞入《秋》,未嘗書名。桓公三與成同盟,故赴以名。)[疏]注“杞入”至“以名”o正義曰:杞入《秋》以來,唯僖二十三年杞成公卒,用夷禮,書“杞子卒”未嘗書杞君之名也。《世本》,杞桓公是成公之弟。成公卒而桓公立。至此七十一年,唯成五年盟於蟲牢,七年於馬陵,九年於蒲,魯、杞俱在,未嘗與襄同盟。嫌其不合以名赴,故傳發之。《釋例》曰:“杞伯姑容,未與襄同盟,而事逮其父,用同盟之禮,蓋斷好之義也。”嫌於赴非所盟之君,故傳曰“始赴以名,同盟故也”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長相優,又相謗也。狎,親習也。優,調戲也。o少,詩照反。狎,屍甲反。長,丁丈反。調,徒吊反。

[疏]注“狎親”至“戲也”o正義曰:《論語》雲:“雖狎必變。”《曲禮》雲:“賢者狎而敬之。”狎是相褻慢、相貫習之名也。二十八年傳稱慶氏之徒,觀優至於魚裏。是優為戲名也。《晉語》有優施,《史記·滑稽傳》有優孟、優旃,皆善為優,遂以優著名。是優為調戲也。

子蕩怒,以弓梏華弱於朝。子蕩,樂轡也。張弓以貫其頸,若械之在手,故曰梏。o梏,古毒反。貫,古亂反。

[疏]注“子蕩”至“曰梏”o正義曰:貫者,穿也。張弓以貫沓其頸,頸穿於弓之中,故曰“貫其頸”《周禮·掌囚》有梏桎,在手曰梏,在足曰桎,頸貫於弓,若手在梏,故云:“以弓梏”也。桎梏俱名為械,《釋名》雲:“械者,戒也,戒止人使不得遊行也。”平公見之,曰:“司武而梏於朝,難以勝矣。”司武,司馬。言其懦弱不足以勝敵。o懦,乃亂反,又乃卧反。遂逐之。

夏,宋華弱來奔。司城子罕曰:“同罪異罰,非刑也。專戮於朝,罪孰大焉。亦逐子蕩。”子蕩子罕之門曰:“幾而不我從?”言我女門,女亦當以不勝任見逐。o,食亦反,注同。幾,居豈反。女音汝。勝音升。子罕善之如初。言子罕雖見辱,不追忿,所以得安。

[疏]“司城”至“如初”o正義曰:子罕以華弱奔後而發此言,蓋以告諸大夫,非告君也。

“亦逐子蕩”一句,亦是子罕之語,説子蕩之罪,言亦宜逐子蕩也。子蕩恐即被逐,故子罕之門,宋亦不復逐之。子蕩作被逐之意,故云“幾而不我從”也。宋人不復更逐,故子罕善之如初,不恨其門也。或當實逐子蕩,故子蕩雲“幾而不我從”理亦通也。

o注“言子”至“得安”o正義曰:服虔雲:“言子罕不阿同族,亦逐樂轡以正國法,忠之至也。及樂轡其門,畏從華弱之罰,復善樂轡如初,是為茹柔吐剛,喪其志矣。傳故舉之,明《秋》之義,善惡俱見。”杜以《秋》之世,君弱臣強,莫不蓋失掩罪,以相忍為國。向戌蓋華臣,子罕不怨樂轡,皆忍忿求安之事,不足以為大尢。知傳載此言,是善其得安,非尢其從惡,故異於服也。

秋,滕成公來朝,始朝公也。

莒人滅鄫,鄫恃賂也。鄫有貢賦之賂在魯,恃之而慢莒,故滅之。

冬,穆叔如邾,聘,且脩平。平四年狐駘戰。

晉人以鄫故來討,曰:“何故亡鄫?”鄫屬魯,恃賂而慢莒。魯不致力輔助,無何以還晉,尋便見滅,故晉責魯。季武子如晉見,且聽命。始代父為卿見大國,且謝亡鄫,聽命受罪。o見,賢遍反,注同。

[疏]注“始代”至“受罪”o正義曰:昭二年,晉韓宣子來聘,傳曰“告為政而來見禮也”大國正卿尚來見小國。知此傳言見者,是始代父為政卿往見於大國也。

十一月,齊侯滅萊。萊恃謀也。賂夙沙衞之謀也。事在二年。於鄭子國之來聘也,四月,晏弱城東陽,而遂圍萊。子國聘在五年。二年晏弱城東陽,至五年四月,復託治城,因遂圍萊。o復,扶又反。甲寅,堙之環城,傅於堞。堞,女牆也。堙,土山也。周城為土山及女牆。o堙音因。環,户關反,又音患。傅音附。堞音牒,一名俾,亦謂之俾倪,徐養涉反。

[疏]注“堞女”至“女牆”o正義曰:兵書攻城有為堙之法。宣十五年《公羊傳》曰:“子反乘堙而窺宋城。”是堙為土山,使高與城等而攻之也。言環城,是環繞其城,知周匝其城為土山也。

及杞桓公卒之月,此年三月。乙未,王湫帥師及正輿子、棠人軍齊師。王湫,故齊人,成十八年奔萊。正輿子、萊大夫。棠,萊邑也,北海即墨縣有棠鄉。三人帥別邑兵來解圍。o湫,子小反,徐子鳥反。齊師大敗之。敗湫等。丁未,入萊。萊共公浮柔奔棠。正輿子、王湫奔莒,莒人殺之。四月,陳無宇獻萊宗器於襄宮。無宇,桓子,陳完玄孫。襄宮,齊襄公廟。o共音恭。晏弱圍棠,十一月,丙辰,而滅之,遷萊於郳。遷萊子於郳國。o“遷萊於郳”五兮反,本或作“遷於郳”萊衍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