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温苑離開後,就剩下林雲渙和温恭兩個人了,林雲渙頓時覺有點尷尬。雖然兩人剛互相表明了心意,但是之前二人一直以兄弟相稱,彼此是再悉不過的。這忽然成為了戀人,林雲渙反倒不知該如何與温恭相處了。

温恭看出了林雲渙此時心中小小的窘困與無措,也沒有直接挑明,而是與林雲渙説起了另一件事情:“玉卿,我有一些事情想要與你説。”林雲渙忙道:“啊,好,你説吧。”温恭抬手指了指不遠處了小庭院:“邊走邊説吧。”林雲渙便和他一起往那兒走。

二人緩緩走着,温恭道:“玉卿,過幾天我就要上京了。”在謝氏王朝,考生無論是考中科舉還是武舉,都是不會直接在京城做官的,基本都是要從地方上的官員做起,任期滿四年後,方才有晉升京官的機會。不過這是針對一般的中舉者來説的,如果是前三名的中舉者,那就可以一步登天,直接留在京都做官。温恭這次考的是武狀元,自然是留在了京都。

林雲渙沒有想到温恭這麼快就要離開了,他心中除了不捨,更多的還是茫然。温恭就要去京都了。那他呢?他的手與廢了無異,也不可能去參加武舉了,將來也許只能留在平城,學着打理家裏的生意了吧。

那他和温恭又該怎麼辦呢?一個在京都,一個在平城,中間隔的是千山萬水。即使他真的不在乎朝朝暮暮,但是温恭此一去,便不知歸期,他熬的過那麼濃烈的相思嗎?

林雲渙想到這,心中苦笑一聲,覺得自己和温恭倒是和古人寫的那些個閨怨詩有幾分相像。温恭是即將遠行的丈夫,他是被留在家中整以淚洗面的小子。

林雲渙此刻心情複雜,實在不知道該如何答温恭的話。他的情誼已經挑明,再也不能像數月前,在柳堤邊折下一節柳枝,贈予温恭後再瀟灑地祝他“此去一路順風”了。

温恭見林雲渙低着頭不説話,又道:“玉卿,先前我説的要替你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情,並不是虛言。我此番去京都,一旦找到時機,便會上書陛下,請兵征伐西契,收回峪谷。”林雲渙這回開口了,雖然温恭為了他選了武舉讓他很動,但這件事一直都是他心中的一個刺:“翰寧,征戰沙場並不適合你。你有你自己的抱負,我知道的。”温恭微微搖頭:“幼時老師教導我,願為天下正道赴死者,方為聖人。老師當時説,他教了這麼多學生,唯獨我才有幾分聖賢風範。他説不求我做到聖人那般,甘為天下正道赴死。只要我以後在朝中,能以天下蒼生為先,做一個好官就足夠了。”温恭嘆了口氣:“可是,老師卻是看錯了人。我不止做不了聖人,就是連當一個好官都做不到。因為在我心中,為先的不是天下蒼生,而是你。沒有喜歡你之前,我甘願為天下正道赴死。可是現在,我只願為你一人赴死。玉卿,不用為我惋惜,我是心甘情願的,因為我的萬千抱負,皆不及你。”第17章温恭毫不遮掩的向林雲渙表達他的滿腔愛意。林雲渙聽完,臉上是呆住了,不知該作何表情,但心中卻是驚濤駭,翻湧不已。他想起多年前温恭的那句:“若有一,我位列朝堂之上,亦會做與顧柏舟相同之舉。”想起了剛剛温苑説的:“去了,跪了兩天呢。”他是平城裏人人稱道的温家大公子,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謙遜君子,是讓老夫子嘆:“須得千年,方遇此人物”的人。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人,卻為了林雲渙背棄老師的教導,背棄父母多年期盼,也放棄了自己的抱負。

不,温恭不應該為了自己放棄那麼多。他為自己做了這麼多,自己也應該為他做些什麼的。林雲渙急切地想:他能為温恭做些什麼呢?

忽然,一個之前從未有過的念頭浮現在了林雲渙的腦海裏。他有些忐忑又有些動地對着温恭道:“翰寧,我要去考科舉,我還要和你一起去京都!”去他孃的以淚洗面的小子,去他孃的不能考武舉的廢人。武舉這條路走不通,不是還有科舉嗎?他林雲渙就不是個輕易認命的人。而且若他考中了科舉,不是就能幫温恭實現他的抱負了嗎?豈不是一舉兩得?

温恭面上訝然,但他是何等的聰明,很快就想明白了林雲渙為何會有此等念頭。他搖搖頭,頗為不贊同:“玉卿,我説了,我是心甘情願的。你不必為了我,做如此之舉。”林雲渙料到了温恭會不同意,他故意撇撇嘴:“我才沒有為了你呢,我只是不喜歡打理家中的生意罷了。而且就不能是我忽然喜歡讀書了嗎?依我看,讀書比打理生意有意思多了。”温恭還是有些猶豫,但又實在耐不住林雲渙的纏磨,最終還是鬆了口。

“不過玉卿,下一次科舉是在明年,你不必現在就隨我一起去京都。”林雲渙道:“你方才説,還要尋個時機給陛下遞出兵的摺子。你心中可有個大概的時?”温恭嘆氣:“我朝太平的年月太長了,朝中避戰之人並非一二,出兵阻力很大。恐此一年內,絕無機會。”林雲渙吐吐道:“那,那反正你暫時也要久留在京城。我雖然想考科舉,但實在讀書讀的不怎麼樣。你的學識是極好的,不如我就和你,和你一起去京都,你教我讀書,不是正好?”温恭卻道:“京都路遙,你倒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