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重塑風水福澤一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黃山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於徽州黃山一帶,又稱為徽茶。由於新制的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峯芒,且鮮葉採自黃山高峯,所以將該茶取名為黃山峯。

據説貢品黃山峯,會在每年清明穀雨時期,選摘初展肥壯芽,手工炒制之後,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綠中泛黃,銀毫顯,且帶有金黃魚葉,所以有黃金片的美稱。

這種黃金片,入杯沖泡霧氣結頂,湯清碧微黃,葉底黃綠有活力,最重要的是茶湯滋味醇甘,香氣如蘭,韻味深長,自然是茶中名品。

當然,朱羅經沖泡的黃山峯,肯定不可能是貢品,而是最普通的等級。但是再普通的茶葉,只要滋味出來了,也能夠消暑解渴,讓方元到十分滿意。

泡了茶,朱羅經也坐了下來,探問道:“小兄弟,怎麼稱呼?”

“方,方圓的方,單一名元字,元帥的元。”此時,屋外有樹蔭遮擋,廳堂氣息十分清涼,又喝着滋味不錯的茶水,方元覺到一陣悠然愜意,心中的火氣也慢慢地斂去了,心平氣和,有問必答。

“好名字。”朱羅經讚許起來:“沒有想到你年紀輕輕的,居然也對羅經之術有研究。”

“略懂,略懂。”方元笑道:“偶爾讀了幾本書,知道一些理論罷了。”

“不錯了。”朱羅經嘆道:“十里八村,也有一些羅經師。但是我和他們聊天,他們壓不知道什麼叫做引水補基。唉,連你都不如。半吊子的水平,就敢替人擇吉卜兇。羅經師的名聲,就是被他們給敗壞了。”

“咳…”方元安道:“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各行各業,都是差不多的情況,魚龍混雜啊。”

“我知道,但是不甘心啊。”朱羅經忍不住訴苦道:“剛才你也看到了。他們寧願舉行浩大的求雨活動,也不相信我的話。”

“真是在求雨呀?”方元錯愕道:“我還以為在宣揚風俗文化呢。”

“什麼風俗,那是在白費力氣。”朱羅經悻悻道:“他們有這閒工夫。不如跟我上山挖地,搜尋泉眼…”

“泉眼?”方元一怔:“什麼泉眼?”

“一個能夠灌溉四方,形成河的泉眼。”朱羅經表情一正,認真道:“據我研究。在我們村子後頭的山上。肯定有一個大泉眼。只要找到泉眼挖開,肯定能夠解決村子的旱情。”方元一聽,臉上自然出幾分懷疑之

“不相信?”朱羅經急忙道:“我有證據的。”

“什麼證據?”方元有些好奇。

“你等着,我馬上去拿。”朱羅經興沖沖而去,不久之後就捧着幾本裝線書回來。可能是憋得很久了,難得有人聆聽他的看法,他也很想傾訴一番。

“你看看,這是我收集的資料。”這個時候。朱羅經翻開一本書冊,示意道:“建村。就是我們村子,山環水繞之地也;兩山對峙,澗水環匝村境;獅象把門,園林鎖口…”朱羅經一本書冊一本書冊的翻開,每一頁他都細心折頁標記出來,很容易找到他需要的內容。而且每一句內容,都表明這村子原先水源充足,有河經過。

當然,這也不代表什麼,畢竟原先有江河,後來枯竭斷的情況,也不在少數,並不能説明這江河,一定與泉眼有關係吧?

“朱師傅,這些江河水,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方元問道,小心翼翼提醒:“而且這又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河與泉眼有關聯呀。”

“不急,你再看看這個。”適時,朱羅經拿起最後一本書,示意道:“你這這句,建村有山,山中泉水甘冽,以烹黃山野茶,滋味甚醇!”

“我找人問過了,這是明代徽州的文人筆記,當時的黃山茶,還沒有形成峯這個品牌,所以稱為野茶。最重要的是,現在我們村子山上,本沒有什麼泉水。”説話之間,朱羅經確信道:“所以我肯定,原來山上肯定有泉水,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泉水斷了。只要重新找回泉眼,再引水下來,一定可以恢復之前村子山環水繞,澗水環匝村境的盛況。”

“咳,朱師傅好想法。”方元違心稱讚道,卻覺朱羅經列舉的證據,有些牽強了。

好吧,就算村子的山上,真的曾經有泉水。但是泉水斷了就斷了,也不能説明在山上另外還有一個泉眼啊。儘管有這個可能,但是從邏輯上卻不怎麼説得過去。

“我知道,你還是有疑慮。”朱羅經彷彿能夠察人心似的,忽然起身道:“你跟我來,我還有其他證據。”

“嗯?”方元一怔,不過有求於人,他也不好推託,只能跟着朱羅經走了出去。

朱羅經一邊引路,一邊説道:“我們村子,總共有九口井。村外有五口,那是用來澆灌田地的,村裏有四口,其中有三口用來洗衣洗菜做飯,剩下一口用來飲用!”

“分得這麼細。”方元有些驚訝。

“因為九口井中,有八口井的水質不怎麼好,略有些渾濁。”朱羅經沉聲道:“只有飲用的那口大井,水質非常的清澈,甚至有點兒甘甜。”方元一聽,立時有些明悟:“朱師傅覺得,那口井與山上的泉水有淵源?”

“沒錯。”朱羅經點頭道:“我仔細研究過了,那口甘甜水井,常年不斷不枯不少,哪怕是現在這種乾旱的情況,井水還十分充足。相比之下,另外八口井的井水,不僅量少了大半,水質更加濁黃了。這足夠説明,那口井與另外八口井,不是同一個水源。”

“有道理。”方元比較認同,這個理由,多少有些靠譜了。

“我研究了十幾年的結果,絕對不會錯。”朱羅經信心十足。

“從井水的水質分析,就知道水源的不同。”與此同時,方元好奇道:“這是淺顯的道理,村民也應該懂得判斷吧,他們為什麼不支持你搜尋新水源?”

“呃…”朱羅經表情忽然一僵,然後臉上有幾分尷尬之,連忙轉移話題道:“你看,那就是我説的甜水井,也是一口古井,起碼有幾百年歷史了。”方元順勢看去,只見在幾棵古柳的旁邊,的確有一口井。井台很大,但是井口卻被密封起來了,用水泥封死,再在上面延伸一鐵管和水龍頭。

顯然,古老的水井,在益現代化的今天,也享受了高科技帶來的好好,離了原始的汲水設備,使用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水泵。

“安裝水泵之後,可以給每家每户供水。”朱羅經解説道:“天氣熱,井水消耗量很大,但是從來沒有供水不足的狀況。”

“説明井水資源豐富啊。”方元點頭道:“如果真如朱師傅所説,井水的水源就在山上的話,那麼的確應該搜尋泉眼,造福一方百姓。”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朱羅經深以為然:“引水補基,重塑風水,福澤一方,這才是我們羅經師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不論失敗多少次,我都不會放棄。”説這話的時候,朱羅經眼中透出堅毅之,有種百折不撓的神。

“失敗?多少次?”方元一愣,隱約之間,好像明白了什麼。

“咳咳。”朱羅經也意識到自己説漏嘴了,尷尬笑道:“開始的時候,聽了我的推測,村民倒是支持的,幫忙在山井挖了幾口井。可是那些井卻不出水,難免挫傷了他們的積極。”

“久而久之,他們就覺得我在撒謊。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朱羅經無奈搖頭道:“他們本不明白,一時的失敗,本不代表什麼。外國不是有個發明電燈的科學家,叫什麼愛因斯坦…”

“咳,愛迪生。”方元輕聲糾正。

“對了,就是他。”朱羅經嘆氣道:“人家發明電燈,不知道失敗了多少次,最終成功了,成為了偉大的人物。”

“是啊,很偉大。”方元贊同道:“電燈的發明,使人類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變為白晝,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贏得更多時間為社會創造財富。當然也促使了加班這種事情的誕生,讓愛迪生受到億萬上班族的詛咒…”

“啥?”最後一句,方元説得很輕微,朱羅經沒有聽清楚。

“沒什麼。”方元一笑,語氣昂的鼓勵道:“朱師傅,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吳。只要你堅持下去,一定能夠如願以償,找到泉眼的。”

“泉眼?”忽然,有人嗤笑道:“朱羅經,你還沒有放棄呀,又在忽悠人。你就不能消停一些嗎,再這樣下去,村子山頭都要被你挖空了。”方元回頭一看,發現打求雨活動好像已經結束了,一幫村民三三兩兩的散開,各自扶着老人,帶着孩子回家。

其間有幾個人走來,似乎和朱羅經的關係不怎麼樣,紛紛開口嘲笑。

“朱羅經,你以為上了電視,其他人就相信你那一套嗎?”

“你那一套是信,本不管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