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艱難的索賠之路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貓貓看書】:WWW.MAOMAOKS.COM

在台灣總統官邸--草山行館,蔣介石像往常一樣,身着中國傳統式長袍馬褂,站在官邸玫瑰園的一畦玫瑰花圃前專心的看着的一株梅花,每當工作到疲倦或心慌意亂之時,他都會到花園中觀梅賞蘭以放送自己的心情,平靜自己的情緒。一向拘謹僵持的蔣介石酷愛梅花和台灣的蝴蝶蘭,被趕到這和小島上以後從中國權力巔峯墜入低谷,常懷“奮勵自強”、“光復大陸”之心。所以對於梅花的酷愛更多了幾分賞物明志的慨。雖説退居台灣孤島,但他還自比梅蘭花之於幽谷叢林,雖與野艾莠草同生,卻仍不失謙謙君子之風、高潔雅士清高之氣。

蔣經國一反常態地快步走了過來,在蔣介石的身後叫了一聲:“父親”蔣介石也許是觀賞梅花太投入被蔣經國這一聲嚇了一跳,他眉頭皺了皺説:"大喊大叫的,什麼事?"“父親,本人河田烈做為本特使來了。要求見您。想就中關係和你您談談。蔣經國不由的放低了聲音輕聲的説道。

“噢"蔣介石應了一聲,停了好一會才説:"為什麼現在本突然來談中關係?"

"河田烈話裏有話的説好象是**主動的找他們本政府要談和約問題,他來台灣和我們通報一下情況"小蔣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嗯"蔣介石右手不自覺的在自己的禿頭上摸來摸去。許久他放下了右手説:"我不見。讓陳誠先和他談,摸清他們真實目地"。

"是,我馬上通知陳誠"蔣經國説完剛想轉身離開。又被蔣介石叫住。

“經國,朝鮮半島有什麼消息嗎?"蔣介石關切的問道。

“沒有。目前**和聯合**都沒有什麼大的動作,美軍都在三七線以南進行補充休整。**打完那仗以後,只是相互的調動了一下,也沒有在向前推進。南北韓在三八線一帶小打小鬧的打個不。我已經通知我國駐南朝鮮大使,要他有什麼新的情報馬上彙報。"蔣經國回答。

蔣介石從花圃收回了目光,慢慢轉身又問道:"對面的情況怎麼樣?"

"他們在福建,廣東,上海,青島一帶擴建機場,據我們在那邊的情報人員反映,那邊以韓戰之名從蘇聯買了一些米格十五的先進飛機。但我想短期之內不會對我造成太大大威脅,因為培訓一個噴氣機飛行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想形成戰鬥力,我看沒一年時間是不行的。除飛他們使用蘇聯人。"蔣介石搖了搖禿頭説:這種可能不大的,現在蘇聯在歐洲都忙不過來,那有能力再幫**呢。"説完若有所思的慢慢地向自己的書房走去。

深夜10點,陳誠拿着一份當天和本特使河田烈會談記要,呈給了蔣介石。

陳誠向蔣介石彙報了今天一天整個談判過程中,河田烈説:**方面現在想和他們籤中和約,這次過來向我們通報一下,想聽一聽我們的意見。我説了,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正統的政府,領導了八年抗戰,你們怎麼能和**籤中和約呢。就是簽了國際上也把會承認條約的合法。可這個河田烈説,台灣現在只能算是地方政府非中央政府,中之間不能籤傋和協議,雖然我們之間有着深厚的情。但我們不得不考慮對面大陸4億7千萬人的情緒。如果**肯發棄索賠,他們就不得不同**簽約。"

"這些該死的本人,完全是趁火打劫"蔣介石輕輕的敲了一下桌子有些氣憤的説:"真是豈有此理。中華民國政府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長期以來我們對本一直以德報怨,寬大為懷,他們這是得寸進尺。想在兩岸矛盾爭得更大的好處。"陳誠急忙説:"校長英明,學生以為這也正是河田烈此行的目地"蔣介石緊鎖着眉頭,思忖了許久,深深的嘆了口氣説:"我們面臨的**軍事威脅和友邦遺棄,承認匪偽政權的外危機,韓戰戰局現在撲朔離,看不出來美國和**下一步想幹什麼。難啊!”"是,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他們和**簽約,我們的處境將更加困難。"陳誠説道。

"我們放棄不放棄對戰爭賠償在經濟意義不大,可酌情核減或全部放棄"蔣介石用右手摸了摸自己光滑的腦袋説:"與本媾和在國際關係上我們就佔了主動。有利於在國際上孤立**。辭修你去談吧,在政治和外局面上不要輸給**,把握這個原則就行"河田烈這個戰敗國的特使,在台灣的二個多月把蔣介石玩得團團轉。最後使蔣介石不得不按本人的步走下去。人言道無私者無畏,蔣介石為了自己一黨之利,與本簽下了一份發棄了對戰爭的索賠。河田烈拿着這份比歷史上提前一年多的興高采烈的回到了本。

在北京東單附近的外部街有一條安寧而整潔的衚衕。衚衕中間。座落着一座有着悠久歷史的建築羣,莊嚴紅的大門,左右兩旁各有一個威武的石獅子。門口西側的中式平房是接待室。一座飛檐向上的中西合壁建築組成了主樓即東樓。這裏曾是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北洋政府的外部。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部所在地。在主樓樓下的東側洽談大廳中,坐着中兩國的代表就本戰爭賠償問題,雙方爭論十分烈已經舌槍戰兩天了。

李大為據中方起草的和約草案中索賠條款提出:中國政府要求本政府立即對中國進行1200億美元國家間的賠償,對中國人民進行1800億美元的國民賠償要求進行理賠。在此基礎上與本簽訂"中友好條約”雙方宣佈結束戰爭狀態,建立正式外關係。本先期以本鋼鐵企業如本鋼鐵公司、本鋼管公司、神户鋼鐵公司及川崎鋼鐵公司的全部設備,摺合50億整體搬遷到中國,上海,馬鞍山,唐山,太原;本造船企業如川齊,三菱重工,本橫濱的石川島播磨重工造船廠,川崎造船公司、三井造船公司,摺合50億美元整體搬遷到大連,廣洲,上海;拆出本裝備製造業車牀6000台,銑牀3000台,刨牀3000台,磨牀3000台,膛牀2000台。折2億美元。考慮這些企業工人的吃飯問題,中國政府決定高薪聘用這些工人及工程技術人員。每人100美元/月,這些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在賠償款中扣除。由政府支付。中國政府和人民充分的考慮到本的糧食不能自給,這些本勞務,在中國其間,中國政府負責包吃包住。為了鼓歷本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中國政府和企業據他們工作表現,每月將給予他們一定數額的獎金。

本談判的代表高島一郎堅持本對中國已進行了賠償,中國已經沒收了本在華的全部財產,並自1948年1月起至1949年9月止,中國先後共派22船次,運回賠償設備12504箱,計35912.76噸。

中國代表對本代表的這種説法予以駁斥:"本在華財產是本對中國掠奪的結果,本屬於中國政府和人民,不能算作本的財產。更不能算本索賠的一部份,就象一個強盜搶了你的東西,傷了你的人,被抓住以後,把搶去的東西還給了你,這能算強盜給你的賠償嗎;在1948年至1949年間運回的那35912.76噸賠償設備,才值2250萬美元。這2250萬美元能補償本對中國14年的侵略所造成的傷害嗎?就按當時國民黨行政院賠償委員會的估計,中國的戰時損失,按當時價格計算,不下620億美元,而中國得到賠償物資才值2250萬美元,只佔萬分之三。這能算賠償的全部嗎?

據中方起草的和約草案雙方觀點相差懸殊,談判多次陷入僵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