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祭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時暮煙四起,瞑蒼茫,掛出了一盤明月,清光四,而一點紅光在南麓緩緩移動。

葉青揹着書筐,扶着山間岩石青松,時停時歇沿着山道前行。

夜間甚寒,而山間所謂的道路,雖有明月,又藉助火把映照,同是坑坑窪窪的崎嶇難行。

山前三十里,大半是平路,唯有眼下這五里山路難行。

爬上一處高高山岩時,已是月上中天,頂上冒着陣陣熱氣,汗珠溢出,不得不稍事休息。

葉青喝了點水,回望了葉府方向一眼。

夜幕中,山下隱隱還能見到一片燈火,其中一個最顯眼,這或許就是樓外樓,葉府的權力中心!

回想起下午時,惡僕盛氣凌迫的嘴臉,芊芊擔憂果化作真實。

葉青前世順從了葉子凡的意思,自地球轉世而來,就是有氣運,因此沒有受到這些恥辱,現在無語之餘,心中只是冷笑。

三位道君和這世界的大道相合,高高在上,道就是規律,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混亂不堪的世界,或者説,至少對這個世界來説,是這樣。

萬物有序,運轉不休,這樣才能使本在世界顛峯的它們,還有着進一步的餘地。

三位道君伊始,曾有過三國爭伐的時代,各有道脈,各掌大教,各爭氣運,這不但使大地生靈塗炭,還使大道受損。

大道反噬下,五帝中最強的青帝和黃帝應運而生。

三位道君都是明智之人,審時度勢,立刻停止了對抗,轉而聯合起來,制定秩序,這些實行下去,大道漸漸平穩,應運而生的青帝和黃帝再也無法崛起,不得不納入天庭體制。

以後百萬年,五帝漸漸補全,當然這些知識,現在只有王朝最高層才知道,民間本無所聞,只有大劫來臨,秩序破碎,才有這些密事傳下去。

這話不説,隨着天庭確立,生靈繁衍,靈秀長,秩序更深入到人道方方面面,萬物有生有死,才能週轉,長生不滅的仙人,並不需要太多,故仙門選擇越來越嚴酷。

實際上童子試,不但考文采,更是各人氣運命數間的競爭,慧心、氣運,資質是三大標準,除非文章驚天地泣鬼神,要是氣運不旺,也是被擠壓出局的下場!

家族就是拿定了這一點,憑着把持族內氣運分配,才能對子弟予取予奪,進行資源換與分配。

這在平時不至於太不公平,畢竟都是族內血親,而且各縣各郡世家林立,一個不能保證基本公平的家族,自然凝聚力崩潰,往往幾代就淪落。

不過,葉青目前僅僅是要求避讓一屆,還在族內合理範圍內,在平時也罷了,無非讓三年,但不遠,大劫來臨,一切舊秩序都岌岌可危,難道要他用這寶貴的時間和機會,換不知所謂的家族保護麼?

讓自己想想,樓外樓在烈火中焚燬是在哪一年?

葉青再不看那柱狀燈火,繼續走路。…不多時,葉青就看見一處平地上,一顆大樹上懸掛着一大口鐘。

心裏就想:“按照傳聞,果是就要到了!”再舉着火把看着,卻的確是一處荒蕪山廟,見此,葉青不由鬆了口氣!

此世界是道法顯聖之世界,陽氣昭於世,相應陰氣也重,人煙繁華之地,陽氣衝城而出,又有着土地,城隍等守護,並無多少鬼怪。

而荒無人煙之地鬼魅橫行,無人敢行,一些百年戰場尤其如是,北邙山自古就是百戰之地,號稱亡靈之地並不奇怪,當然這裏遠不是北邙山,只能説是北邙山的外圍。

就算這樣,趁夜出行,其實是迫不得已而走險招,這可自芊芊臨行前,她眼中的擔憂可以看得出來。

葉青到了此地,山廟立在一處深隧山谷前,廟前有平龜馱碑,字刻如劍。

火把熊熊烈光湊近了看,碑上勒石為記:“古魏戰場”這字體古老的很,顯隔了好幾個朝代,與書中所知的前幾朝歷史相應。

傳説魏時有名將忠心為國,卻蒙冤難辨,全軍戰死於此,千古悠悠,現在卻成了小有名氣的古蹟。

谷裏面沒有透出陰風,可越是風平靜,越叫葉青不敢再深入,只是看了看正門上有一塊破匾,寫着“鎮谷廟”三個大字。

大家正在读